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次大战结束前后,远东的国际关系和国家间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日本侵略势力在远东的消失,英法等列强殖民势力在亚洲的削弱,远东成了战后迅速崛起的两个大国——美国和苏联激烈争夺的场所。象把欧洲分成西欧和东欧、分别成为美苏的势力范围一样,通过雅尔塔协定,美苏也划分了各自在中国的势力范围。然而,中国政治上的分裂状况使雅尔塔协定在中国的应用变得扑朔迷离起来。这时,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后,在东北亚地区,作为一向在国际社会中默默无闻的内陆国蒙古却突然身价倍增,成了美、日、俄等大国竞相争夺的重要对象。而蒙古在美日俄等国对其进行激烈争夺的过程中,如何推行其“多支点”外交政策,不仅关系到其未来的发展空间,而且也关系到整个东北亚国际战略格局是否失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开始重构与乌克兰的关系。随着俄对外战略的调整和美国全球战略的推行,俄美很快渡过了“蜜月期”,在独联体地区展开了势力范围的争夺。由于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乌克兰不可避免地成为美俄在后苏联地区争夺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4.
随着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沙俄的移民和侵略,清政府逐步解除了东北地区的封禁政策,开始招民垦荒,以图巩固边防。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也把侵略的触角伸向这一地区。尤其是在日俄战争结束后,沙俄和日本分别将"北满"、"南满"划为各自的势力范围,以铁路为依托,逐步实行殖民统治。沙俄和日本的入侵使得清政府感到自己在东北的统治受到严重的威胁,为维持在东北的统治,进一步把东北的荒地全体开放。总体来看,这一时期清政府在东北地区招民垦荒政策的实施与日俄长期争夺东北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5.
中美俄关系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二战结束后到苏联解体,其主要特征是苏美分割势力范围、相互争夺霸权。后来中苏发生分歧,中美接近,形成了中美苏大三角关系。但是国际大棋局中,主要的对手仍然是美国和苏联,只是中国人口多,地理位置重要,是重要砝码,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日俄、日苏关系是影响东亚地区国际关系格局的重要双边关系。在日本明治维新以前日俄关系具有西方殖民列强与亚洲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之间关系的特点,总体态势是“俄攻日守”。明治维新到十月革命前的日俄关系具有老牌的殖民主义列强与新兴殖民主义列强之间关系的特点,日俄在东亚既有争夺,又有合作,日本逐渐占了上风。十月革命后日苏关系既有社会主义国家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邻国关系的特点,又有较为浓厚的欧洲国家和亚洲国家之间关系的特点。这时期,两国之间始终未能建立真正的信赖关系,经历了“日攻苏守”到“苏攻日守”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末甲午战争爆发,日本借战胜之机向清政府要求辽东半岛领土,因遭到俄、法、德三国的干涉而未果,日本开始对俄怀恨在心。此后,俄国多次在日本传统势力范围内的挑畔,更加深了两国间的裂痕,并最终导致战争。战败后的俄政府内部反日势力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战后国际态势的变化开始为重新探讨两国关系提供了可能。就这样,日俄两国在媾和两年后重新开始接近,并最终实现了两国敌友身份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里海地区①在19世纪曾经是世界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的角斗场,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苏联解体和该地区前苏加盟共和国转变为独立的民族国家,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被勘探出来并即将大量开采,美欧西方势力纷纷插足其间,影响也不断扩大。预计在下世纪初,围绕...  相似文献   

9.
高加索地区自古是欧亚交汇之处,也是拜占庭、波斯、阿拉伯、俄罗斯和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之处。苏联解体后,美国、欧盟和俄罗斯等主要大国围绕势力范围争夺、能源获取和北约东扩等问题,在高加索地区展开大博弈。但是,大国在高加索除了利益竞争外,还存在利益契合点,在地区反恐、欧洲安全、能源市场等领域,仍维持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格局。  相似文献   

10.
关于冷战后美国与拉丁美洲关系的思考洪国起,王晓德冷战格局是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势力范围的产物。随着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的发展,这种阻碍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强权政治格局逐渐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它最终走向崩溃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归宿。1991年底苏联的解体标...  相似文献   

11.
日俄战争充分反映了国际资本势力向外扩张过程中的激烈争夺程度,战争双方均得到不同国家资本势力的支持和同情,从而使其具有强烈的国际色彩。日俄战前,两国仍处于资本阵营中的"二流地位"。因此,两国发生大型军事冲突时,仅仅依靠其本国的经济力量很难支撑长期的战争,这就为其他外国资本势力影响日俄战争提供了机会。在战争过程中及其和平谈判问题上,国际资本势力的运作都对日俄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Postcards are an important resource that has been largely overlooked in mainstream research on historical events, political attitudes, perceptions, propaganda, and communication. Accordingly, this article expands the relevance of the postcard from social artifact to historical document embodying social and political messages. In particular,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images and representations used in cartographic postcards during and after the Russo-Japanese War (1904–1905). Not only is this relevant to the study of political propaganda, but also for the study of historic media, popular consumption of political messaging, and as an additional tool with which to study the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communication. The political history leading up to the outbreak of the Russo-Japanese War is briefly covered. Images of cartographic postcards are examined in context of the conflict, with the goal of gaining a greater appreciation for postcards as a form of early “soft news” visual mass media. As such, this is a means by which imperial attitudes and public opinion were shaped.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to broaden the use of postcards as primary documents, especially as these cards are enjoying an online renaissance (e.g., collecting, displaying, discussing). They are valuable in augmenting a variety of research agendas and are fruitful for the study of early modern mass media, social history, public discourse, and political messaging with regard to soft news and public opinion.  相似文献   

13.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Russia and Japan could not reach a lasting compromise over Korea. Several rounds of diplomacy for Korean neutrality or spheres of influence did not result in any lasting agreement. Due to the mutual suspicion and opportunistic searches for expansion into Korea and Manchuria, they could not reach an enduring understanding on Korea. Korea also could not play a role as an independent buffer state due to its own weakness. In conjunction with Japan's consistent efforts to establish an exclusive control over the whole of Korea, war broke out in 1904 and Korea became a protectorate of Japan. The developments in the Far Eas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hold implications on current northeast Asian security as well.  相似文献   

14.
15.
由美国引发的经济危机已经席卷全球,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日本、欧盟,还是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中国,都已笼罩在全球经济衰退的阴影中。本文探讨作为正在崛起的亚洲大国——印度和中国,应采取怎样的措施遏制全球经济危机对本国经济造成更严重的伤害,以及印中两国如何借鉴对方在应对经济危机过程中采取的有效政策以尽快重新走上经济发展的正轨。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月11日,“2006年拉美国家大选及其政治走向”课题结项暨拉美大选的影响与左派发展问题研讨会在拉美所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民与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深刻分析了当前的世界格局和政治走向,拉美左派的发展对该地区形势的影响。现全文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17.
<古兰经>树立伊斯兰教与伊斯兰文化之根,塑立教义教法与教理学理之本,确立穆斯林伦理道德与行为纲常之据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因语言障碍没有得以全方位展现.于是,穆斯林学界基于<古兰经>和圣训的创制原理与基本精神,严格遵循<古兰经>注释学学理原则,展开了译注<古兰经>的长期学术工程.<古兰经>译注解读了伊斯兰教的基本知识,使<古兰经>真正成为人类共享的文化财富;丰富了伊斯兰文化,使之成为世界范围的一大文化系统;加速了伊斯兰教植根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步伐,使之顺应所在国的国情,并不同程度地实现本土化与学说化;增进了伊斯兰文明同其他文明之间的理解与包容,认同与交流,对于多元文化和谐相处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正处于国内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入调整、思想观念深度更新之中,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日益突显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来重新审视苏共亡党的原因对我国当前的党风廉政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从苏共亡党教训可知,党风廉政建设是立党之本。  相似文献   

19.
苏联的干部委任制始于列宁时期 ,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委任制作为俄国文化的积淀在苏联一定历史时期的存在 ,有其合理性。但是委任制毕竟要被现代社会所抛弃。斯大林非但未能及时进行改革 ,反使之登峰造极 ,最后给后代留下了遗患。  相似文献   

20.
1911年(农历辛亥年),在经过4月广州起义、10月武昌起义之后,爆发了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两个月内即有鄂、湘、陕、赣、晋、滇、黔、苏、浙、桂、皖、粤、闽、川等省宣布独立,清政府迅速垮台。12月,孙中山先生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清帝被迫宣告退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