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2 毫秒
1.
犯罪预防广义和狭义之区分,对构建科学的犯罪预防模式和提高犯罪预防效果有重大理论帮助;将个人自由之保护作为犯罪预防的核心价值,可以避免社会安全保障这张无形的灰网束缚人类自由的心灵,从而有效促进对人类自由与和平的保护;犯罪预防的基本原则,是犯罪预防过程中必须始终遵循和坚持的基本准则和基本要求,它支配着犯罪预防发展的正确方向;正确理解犯罪预防的可能性与局限性,既能够坚定人们预防犯罪的信心,又不至于盲目乐观,在犯罪预防实践中陷入急躁冒进的误区,从而使对犯罪预防的认识更加趋于理性。  相似文献   

2.
威胁政治安全、社会安定和人民幸福的黑恶势力犯罪非常猖獗。控制理论认为,黑恶势力犯罪可以归结为合法社会控制力量的削弱,尤其是非正式社会控制力量的弱化,以及罪犯在家庭教育缺失情况下导致的低自我控制能力。理性选择理论认为,黑恶势力犯罪是犯罪分子基于犯罪收益与犯罪成本对比关系的理性选择。控制理论对黑恶势力犯罪防治的启示是强化合法社会控制力量,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强化基础素质教育,矫正低自我控制能力。理性选择理论的启示则是加强"犯罪预防环境设计",提升黑恶势力犯罪成本和提高对黑恶势力犯罪的防范意识,构筑起心理栅栏。  相似文献   

3.
犯罪预防的目标是防患于未然,其哲学基础是人性的恶与善及人的理性与非理性。人性恶、人的非理性使犯罪预防具有必要性;人性善、人的理性使犯罪预防具有可能性。应注意犯罪预防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的界限。  相似文献   

4.
犯罪理性人假设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来解释人类犯罪行为 ,已经有不少学者做过尝试。我们应该重新重视这个理论 ,以及它对犯罪原因和犯罪控制的解释能力。这个角度的解释不仅具有理论意义 ,而且也将对犯罪预防的实践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书主要从犯罪学、社会学和学术史的角度,探讨了“犯罪预防”这一语焉不详的概念。在这本书中,作者对当前和历史上对犯罪预防,特别是与社会控制密切相关的争论与探讨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评价。在关于犯罪预防的理论探讨方面,本书的论述超越了传统的国界,在对历史进行了回顾与批判的基础上,拓展了犯罪预防研究的新领域,构建了令人振奋的犯罪预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情境犯罪预防的原理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情境预防的理论根基包括三个方面 :理性选择理论、日常活动理论、环境犯罪学理论。情境预防的基本措施包括五个方面 :提高犯罪难度、提高犯罪风险、降低犯罪回报、减少犯罪刺激、排除犯罪借口。借鉴这一理论与实践措施 ,对我国犯罪预防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犯罪的情境预防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情境预防的基本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理性选择理论、日常活动理论、环境犯罪学理论。情境预防的基本政策包括五个方面:提高犯罪难度、提高犯罪风险、降低犯罪回报、减少犯罪刺激、排除犯罪借口。借鉴这一政策的理论与实践措施,对我国犯罪预防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犯罪预防是犯罪学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预防目的之实现,必以预防观念能与时俱进为前提,因为预防观念的落后,必然导致预防对策的拟定与实施出现方向和路径上的根本错误。纵观人类犯罪预防观念的演进,基于预防实践的推动与理论反思,呈现出由广义预防观念向狭义预防观念转化的趋势,理性分析和评价这种演进趋势,是确立符合时代精神的当代犯罪预防政策的重要支点;同时,也只有明确了当代犯罪预防政策的基本内容,才能引导犯罪预防理论研究的深入,切实发挥预防政策对预防实践的引领与指导功能。  相似文献   

9.
犯罪预防与犯罪控制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预防,以犯罪原因的揭示为基础,针对犯罪形成机制,阻断犯罪原因因素.基于预防主体、对象、措施的不同视角,犯罪预防包括:官方组织预防与民间团体预防,个体犯罪预防与社会犯罪预防,思想观念预防、社会环境预防、制度规范预防等等.犯罪控制,以犯罪条件的揭示为基础,针对犯罪发生机制,阻断犯罪条件因素.犯罪控制的主体、对象、措施,同样具有全方位、综合性的特征.就措施而言,犯罪控制分为情境犯罪控制、管理制度控制、技术犯罪控制等等.犯罪预防与犯罪控制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不过两者在基础特征、阶段特征、目标特征等方面,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我国一些论著对于犯罪预防与犯罪控制不加区别,或者主张犯罪预防包容犯罪控制,这些见解的合理性均有待进一步地推敲.  相似文献   

10.
犯罪预防模式是国家控制犯罪的政策系统,反映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管理方式和公众态度等。由于犯罪预防模式的构建受到人们认识能力的制约,因而可能出现犯罪预防模式与本国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即表现为较长时期内刑事案件增加、犯罪率上升。现阶段我国可能面临类似的问题,因此,要积极探讨犯罪预防创新模式,提高政府控制犯罪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形势下,开展刑事侦察防范是加强刑侦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对于刑侦部门专业化建设,强化业务基础工作,建立刑事犯罪情报信息系统,增加发现犯罪、制止犯罪的方法手段,寻找更多的侦破案件途径,提高刑侦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有效地预防犯罪、减少侵害结果的发生和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刑嫌调控是刑事侦查的基础业务工作,这项基础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对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和社会治安的稳定。当前,刑侦部门刑嫌调控工作未能在刑事侦查中充分发挥作用,导致刑事侦查工作人力、物力上的更大投入,直接影响了破案的效率。加强刑嫌调控工作,从思想认识、工作机制、工作方法等方面加以探讨,从刑嫌调控现状与现实斗争需要方面进行对策研究,对加强刑侦实践工作,提高作战效力,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刑事诉讼法明确了秘密侦查措施的合法身份,这对侦查活动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经济犯罪案件的隐蔽性、复杂性特征决定了在其预防控制阶段及侦查过程中使用秘密侦查手段,均具有理论依据及合法性基础。在把秘密侦查手段具体应用于经济犯罪的预防与侦查过程中,要结合经济犯罪案件自身的特点,同时应当严格遵照法律的规制。  相似文献   

14.
涉众型经济犯罪是近年来较为突出的经济犯罪,具有广泛性、后果严重等特征。该类犯罪的生成机制主要源于我国社会转型期的诸多社会不和谐因素.如金融体制不够健全、社会资源分配不公、打击不到位、犯罪成本较低以及参与群众法制观念淡薄,盲从、投机心理严重等。对此,预防和应对涉众型经济犯罪需从构建和谐社会出发,消除社会冲突,发现、解决社会矛盾,不仅在金融政策上要“疏”、“堵”双管齐下,还要利用典型案例,做好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宣传和心理预防工作.加强预防和控制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情报信息工作,建立健全严格的事件倒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增强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力度,加大犯罪成本,把打击、防控涉众型经济犯罪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结合起来.构筑有效的涉众型经济犯罪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5.
刑事政策与刑法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义刑事政策并不限于直接以防止犯罪为目的的刑罚制度,还包括间接的与预防犯罪相关的各种社会政策,区分为刑事惩罚政策和社会预防政策两项基本内容.刑事政策有很强的实践性、具体性和精确性,表现为一种具体的公共决策;作为一个开放性的有机整体,刑事政策是一个预防和控制犯罪的系统,因此,应具备一体化思想.  相似文献   

16.
构建经侦协作机制是有效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加强和改进公安经侦工作的重要抓手。实现经侦部门业务向派出所的有效延伸,有助于提升经侦部门整体作战效能;实现派出所与经侦警力的有效衔接,有助于提升派出所服务辖区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实力。  相似文献   

17.
网络犯罪越来越危及到国家与社会的安全,在侦防模式上也要不断升级,由传统侦测模式向ISP协助模式、网络监听模式和国际合作模式转变,实现网络社会的和谐与安全。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社会治安是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保障。为了严密防控违法犯罪活动,有效应对并解决各种社会治安问题,必须充分整合各种社会防控力量,构建一套以违法犯罪为对象的防控体系。为确保这一体系的有效运行,其运行模式必须由多元主体来开展社会治安防控,做到长远目标与现实目标的有机结合,并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犯罪防控的关键是掌握犯罪征兆信息,并利用对征兆信息的超前预判来实现及时预警,以有效扼制犯罪和减少犯罪危害。防控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公安机关可以通过研究犯罪规律、挖掘犯罪原因、掌控犯罪重点和感知征兆信息来提高防控犯罪的效率,促进公安临战处置机制与现代警务发展模式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