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黄豹 《法治研究》2009,(3):51-54
侦辩交易是不同于诉辩交易的一种形态,在国内外侦查实践中均存在,如美国的刑事免责以及污点证人制度、我国的坦白从宽制度。侦辩交易的主体虽然是侦查机关和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但侦查机关应当通过向公诉机关和审判机关提出建议来践行交易。  相似文献   

2.
受政治体制、法律制度和司法环境等综合因素影响,我国职务犯罪侦查模式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超职权性、口供至上性和相对独立性.审判中心主义视野下我国职务犯罪侦查模式转型需要认真审视和有效建立新型的“侦审关系”“侦诉关系”“侦辩关系”,更加严格侦查阶段的证据证明标准,更加注重全面收集各种证据以及更加重视应对刑事辩护问题.审判中心主义视野下我国职务犯罪侦查模式须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型,转型的实现路径主要包括:职务犯罪侦查制度的调整和创新以及刑事诉讼立法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讯问过程存在着有关侦查情况的信息向辩方流失的情况,职务犯罪侦查讯问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信息流失的存在及其后果,加强对信息流失的控制,才能在侦辩双方的信息较量中取得优势,为此后控辩双方的证据较量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确立了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辩护人地位,完善了会见、阅卷、法律帮助、表达意见等权利,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实现司法公正;但同时也对诉讼构造进行了调整设置,赋予了侦查机关特别是职务犯罪侦查机关一些特殊的手段和措施,达到了侦辩平衡.职务犯罪侦查和律师辩护只有在正视冲突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实现协作,保证实现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惩治腐败和保障人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修改后的律师法于2008年6月1日起施行。新律师法对律师会见、阅卷、调查取证等执业权利作出了一些新规定,为律师更好地履行职责提供了法律保障,但同时亦对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等工作带来系列冲击,必须从打击犯罪和防止律师执业权利异化的角度提出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应然性调整方向和方法,以此推动博弈双方在刑事诉讼中侦辩格局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杨建 《法制与社会》2012,(23):70-71
法律赋予了检察院侦查职务犯罪和对审查起诉的刑事案件自行侦查的权力,也赋予了自侦的职责.根据我国现行司法机关设置,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由检察院承担,检察院职侦局,专门负责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  相似文献   

7.
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首次赋予律师侦查阶段辩护人地位,侦辩关系这一新型的诉讼关系得以正式确立。新形势下,反贪部门有必要也有能力主导构建"协作型"侦辩关系,主动应对困难和挑战,保持侦辩博弈中的优势,保证反贪侦查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职务犯罪侦查活动中的狱侦狱控侦查方式,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逐渐开始在职务犯罪侦查活动中得到使用,但由于涉及侦查手段的秘密特性与敏感性,该侦查方式长期不为人所知,尤其是在特情的管理与使用事项上的经验未能及时得到总结,同时还存在使用上一定程度的随意性.本文通过在实践中对特情的选拔与管理、使用原则、步骤和方式以及工作方法的介绍,对狱侦狱控的侦查方式予以提炼和评价,以便更好的为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9.
转折与定位:侦查模式与中国侦查程序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万毅 《现代法学》2003,25(2):31-37
由于司法传统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 ,现代各国的侦查程序可以分为不同的模式。根据侦、辩双方在程序中的地位和关系 ,可以将其划分为对抗式侦查模式和职权式侦查模式 ;根据侦、辩、审三方的关系即侦查程序是否受法院即司法的控制 ,又可以将其区分为司法型侦查模式与行政型侦查模式。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我国现行的侦查程序采行的是职权式侦查模式 ,同时更是一种行政型侦查模式 ,侦查程序改革的关键就是要实现侦查模式的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10.
职务犯罪侦查机关一直积极探索如何使用刑事司法政策,如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变办案的阻力为办案的动力,构建侦查交易机制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本文通过对侦查交易存在的基础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设想侦查交易的具体构筑,利于侦查交易真正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将有限的侦查资源集中于要案和重大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办.  相似文献   

11.
卓烨烨 《法制与社会》2010,(35):175-175,183
职务犯罪案件批捕权上提一级的规定,对职务犯罪办案时效、质量、证据标准等多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检察机关可以通过转变侦查模式、加强侦查一体化建设和科技强侦等办法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职务犯罪侦查由供到侦的模式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也是现实条件的产物,具有较多弊端,必须加以改革建立自侦案件统一协调、指挥机制、情报信息管理机制、技术侦查和秘密侦查并用的机制,最终改革成为由侦到供的侦查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在查办职务犯罪的工作中,侦查、技术、侦监、公诉部门按照“侦、技、捕、诉”一体化工作机制的要求,认真总结其运行基础和经验教训,从而整合检察资源,形成合力,加大查办职务犯罪的力度。  相似文献   

14.
当前,职务犯罪多发高发,隐蔽性、智能性、纠合性特点越来越突出,给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形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足用活各种侦查手段就非常必要,特别是在侦查工作大胆使用技术侦查也就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因此,要对当前开放、转型和动态社会环境下自侦案件技术侦查的现状与完善加以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一、主侦检察官制度的运行模式 所谓主侦检察官制度,是指以一名检察官为主,其他检察人员为辅,开展职务犯罪案件线索初查、侦查的一种内部办案制度。其核心,就是在检察长领导下的办案人负责制。其目的,在于明确办案责任,规范侦查行为,提高侦查效率,确保案件质量。 (一)主侦检察官的产生。 首先,主侦检察官不是常设职务和资格,而是实行随案  相似文献   

16.
由于没有遵循利害相关者不得参与和主导修法活动的原则,同时受现行政治体制、司法体制和社会治安形势的制约,新刑事诉讼法对侦查程序的修改具有明显的妥协性和阶段性特征。侦查与立案、审判之间的关系仍未理顺;侦查程序的行政化/准诉讼化构造基本没有改观;侦辩失衡,侦辩之间的实质关系依然是求情而非对抗;选择性不执法、刑讯逼供、超期羁押、律师辩护难等当下侦查实践中突出存在的问题亦未得到立法的有效解决。从人权、法治的视角分析,侦查程序的完善还有许多未竟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陈安杨 《法制与社会》2014,(13):130+134
新刑事诉讼法从引入程序性辩护、赋予调查取证权等方面加强了辩护权,随着侦查阶段辩护权的扩张,侦辩力量对比发生了显著变化,亦对侦查模式和辩护模式的变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侦审关系是一个具有自身特殊规律和内在机制的研究领域,侦审之间的权能结构关系决定了其对诉讼形态建构的特殊意义。侦审关系具有动态、转换性,在侦查阶段侦审关系的重心是司法对侦查的制约,在起诉阶段侦审关系的重心是审判与侦查的阻隔,在法庭审判阶段侦审关系的重心则是审判独立。根据侦审关系在侦查、起诉和审判三阶段的不同样式,侦审关系的应然样态可以表达为“独立而不失控、阻隔而不阻断、受制而不依附”。侦审关系研究的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司法制约侦查;二是法官预断排除。其中,前者的实质是侦查行为正当化的问题,后者则是裁判结论正当化的问题。从运行机制的维度审视,侦审关系的制度逻辑是过程控制与结果控制、直接控制与间接控制并举,审前阻隔与审中排除互补。主要制度组成包括侦查阶段的侦查令状制度、起诉阶段的侦审阻隔机制和审判阶段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和警察出庭作证制度。侦审关系是决定审判中心主义刑事诉讼模式的关键环节,也是控、辩、裁三方法律地位和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9.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既给检察机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是检察机关完成转型的一次重大机遇。新刑诉法扩大了职务犯罪侦查的证据来源;完善并拓展了侦查措施;延长传唤和拘传的期限;加强取保候审的监管;完善监视居住的执行和监控;延长自侦案件的拘留期限。同时,新刑诉法继续对职务犯罪侦查权力进行制约与规范,包括通过权力制约权力及通过权利制约权力。故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应该转变观念、树立信心、积极应对;加强"情报导侦"信息化;初查工作合理强化;侦查行为规范化和创新管理科学化;加快推进侦查信息化建设和装备现代化建设;提高侦查人员素质,实现侦查人才精英化。  相似文献   

20.
安英辉  张翔 《天津检察》2006,(3):15-17,14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职务犯罪呈现出涉案人员群体化、法律认定复杂化、作案过程交织化、作案手段智能化等时代特征,而检察机关原有办案机制固有的弊端和缺陷在新形势下也日益显现,建立一个信息畅通、力量整合、突破有力、运转高效的职务犯罪大侦查格局机制,已逐渐成为拿国检察机关的普遍共识和实践方向。笔者认为,职务犯罪大侦查格局机制,是指以检察机关为办案主体,上下级检察院一体化侦查、同一检察院侦捕诉等职能部门左右协同、与执法执纪等外部单位统一协调,从而保障高效地查办职务犯罪的大侦查态势和工作机制。笔者拟从如下几方面探讨职务犯罪大侦查格局的建立问题,不足之处请同行斧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