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松 《法制与社会》2010,(11):159-160
选举作为民主政治体现形式要科学完善,具体负责选举的选举组织机构的公正与独立是选举公平公正开展、公民选举权得以保障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法律对于选举方面的规定比较简单,实践中已暴露出我国选举组织机构存在着种种消极问题,亟待进一步规范。本文指出对于选举组织的改革与完善应在当前政治体制下,从现实出发,在各级人大常委会下设立具有较高独立性的常设选举组织机构,通过选举组织的改革,推进我国选举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人大代表的选举实际上是一种政治权利的委托代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法律层面更多关注的是程序的合法性,而忽略了契约层面的公开、公正、公平原则。这使得选民托付的政治权利在委托代理过程中可能出现被弱化、甚至流失问题。所以,完善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确保人民代表制度建立在称职的代表集合基础上,是健全人大制度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3.
陈宏亮 《法学家》2005,(5):137-141
村民民主选举制度是保证村民实现民主的基本步骤.在村民选举过程中,应当明确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村民选举中的法律地位,理顺和协调两者之间的法律关系.文章主要从选举过程和日常工作的两个阶段,分析了在实践中存在的两委关系无法理顺的现象及其存在的问题,对两委关系不程序的根源探究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正当法律程序原则已由一个抽象的宪法原则演变为一个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行为规范。在选举程序中适用正当法律程序原则能够消除选举过程中的任意性,预防非法程序和错误程序的出现,使选举行为沿着最初设定的目标运行。正当法律程序原则要求选举程序具备参与性、公平性、竞争性、公开性、自治性以及裁判的中立性。而这些要求对于解决我国选举制度中的扩大直接选举范围、推行竞争性选举、城乡按人口比例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以及选举诉讼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荣英 《行政与法》2009,(11):59-62
村民自治是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基础和重要保障。村委会选举制度是新农村建设中村民自治运行机制的基本制度,也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尽管村委会换届选举一届比一届成功,但在选举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尚待解决的法律问题。为此,必须完善与村委会选举有关的实体法律;修改和完善村委会选举制度的有关程序;建立和完善村委会选举的保障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6.
邬静 《法制与社会》2013,(28):28-29
选举制度是现代政治中的核心制度,当前我国与美国的选举制度存在差异。在选举机构,选举过程,选举规则以及选举经费来源等方面中关两国都呈现出了各自不同的特点。政治文明尤其是选举制度是可以相互借鉴的,当前我国选举制度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因素,通过对中美两国选举制度的对比来改进我国的选举制度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必然措施。本文将重点探讨当前中关两国选举制度,而后就如何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选举制度是宪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现代西方民主宪政理论中,选举被视为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之间最基本的联系途径,也是程序民主的基础。当前我国的选举制度及立法实践在选举的程序设计、法律调整的范围以及相关的配套制度方面存在较多漏洞,立法机关理应全面审查现行选举法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全面的修改。  相似文献   

8.
村民享有选举村委会成员的法定权利,但村委会选举实践中村民选举权利常常受到各种主体的非法侵害,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选举诉讼救济机制的缺位。我国现行法律对村民选举权利救济制度的规定极不完善,应尽快将诉讼机制引入到村委会选举中,加强对村民选举权利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9.
选举制度,是一国统治阶级通过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与方法等各项制度的总称。本文指出选举制度的经济结构直接影响着选举制度的运行,怎样减少成本提高收益,是我们分析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选举是实现国家机关政治统治合法性与正当性的制度基础。保证选举活动合法进行、依法解决选举争议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由议会自己来审查议员选举合法性问题的制度在法国被证明是失败的。从第五共和国开始,法国的宪法委员会承担了选举法院的角色,审理国会议员选举争议案件。法国议会选举争议裁决制度的发展过程、审查原则、处理程序对中国相关制度的完善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笔者认为,代表候选人辞去选举委员会的职务不仅需要补充任命,而且更需要完善补充任命选举委员会空缺职务的有关条款规定. 为何这样说?因为这符合依法选举的原则要求.我们知道,2010年修改选举法时增加了“选举机构”一章,将全国人大关于直接选举若干规定中有关选举委员会的产生和职责的规定,以及选举法总则中关于全国、省、市人大常委会主持本级人大代表选举的内容合为一章,而使之成为了选举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2.
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改革选举制度,扩大直接选举范围,差额选举国家机关正职领导人,实行以竞争为中心的公开公正的选举程序;改革代表制度,人大代表要与企业家身份脱离,政府官员不宜兼任人大代表;调整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功能,扩大常委会立法权,实行常委会的专职化;改革人代会的议事程序和议事方式,延长会期,由常委会全体会议审议法案;改革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的工作方式,为人大代表及常委会组成人员提供更全面有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13.
对完善我国选举诉讼体制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选举诉讼的确立和概念的简要论述,并就选举诉讼在法律上的性质进行分析,针对我国选举诉讼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选举诉讼制度的补充点,以期使选举诉讼制度成为整个选举活动合法化和程序化重要保障之一。  相似文献   

14.
王希平 《法制与社会》2011,(33):219-220
目前村委会选举中存在部分贿选问题,严重影响村民自治,破坏了农村基层选举的民主本质,破坏了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造成贿选现象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上法律规定不足,打击不力的原因,因此要发挥党委、政府作用,保证选举在正常轨道进行。本文指出应坚决落实各项程序,以公正的程序保证相关规定的落实;加大查处违法犯罪力度,保障选举按法治轨道进行;规范村干部权力,从根本上消除贿选动因。  相似文献   

15.
《法治与社会》2010,(4):8-11
有权威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需要公正、合理和完善的选举制度来支撑。半个多世纪以来,《选举法》历经多次修改,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逐步得到发展,规范化程度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村委会选举是直接选举,实行的是村民自治。然而,这个被誉为最民主的基层选举制度在现实操作中却存在着各种问题,本文试图以一个实际接触到的村委会选举案例来分析其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10年至2015年期间, 匈牙利政府在议会享有三分之二(符合宪法的)多数席位。这方便了政府制定新宪法、重组公共领域和改写大部分的法律制度。具有相当实质性变化的领域是选举法。新元素尤其表现在减少议会席位,从386名降至199名;重组个人选区和选举官僚机构、扩展选举权至海外公民,或给予少数民族在特许条件下获得议会席位的机会。这些变化受到来自匈牙利国内以及国外的强烈批评。根据2014 年大选(即新法实施以后的第一次选举)的经验分析,新法律在创建独立的选举基金机构、创新投票方式等方面具有进步性,但同时也带来了选民个人信息泄漏风险增加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引言选举制度是现代民主国家政治制度中的关键一环,关系到国家权力的合宪性和权力产生的正当性问题。选举制度是对世袭制度、等级制度的否定和评判,与代议制度紧密相连,同时与政府制度、司法制度等都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宪政制度的发展,各国选举制度都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至今仍在过程之中。我国选举制度改革主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2011年2月乌坎村村委会选举出现的一些违法行为中可以看出,村委会选举监督制度以及村民选举权救济制度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为避免类似乌坎村村委会选举中出现的违法行为的再次发生,确保村委会选举的有序进行,有必要完善村委会选举监督制度,建立村委会选举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20.
《政法学刊》2019,(6):5-14
村民选举政治生态是农村政治生态的一部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微观系统,由作为选举主体的村民以及选举规则、风气、导向等基本要素构成。当前村民选举政治生态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村民参与村委会选举的态度呈现积极与消极的两极化现象,其负面影响超出选举本身,不利于基层民主制度的巩固和发展、社会政治信任的建立等。选举规则的缺陷和缺失致使选举公平公正的法治保障不力,追究违法行为存在操作难题。不良风气催生和加剧贿选、暗箱操作、暴力化等各种选举乱象,制约村民自治的发展。乡镇党政等上级组织在指导选举中导向偏失,削弱了选举规则的效力并恶化选举风气,挫伤村民选举的积极性。治理村民选举政治生态,需要放到推进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建设的总体进程中去考量。以法治思维为导向,培养和强化村民的主体意识,是治理选举政治生态的核心支撑;完善农村选举的法律制度,是治理选举政治生态的法治基础;加强执法执纪监督,扶正祛邪,是治理选举政治生态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