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强信息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信息素质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信息素质教育主要包括信息意识教育、信息能力教育、信息道德教育三方面内容.在我国当前的信息素质教育中,应着重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即政府部门加强人力、资金的投入;创造良好的社会信息环境;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孙瑞英  张璐 《世纪桥》2013,(3):138-139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实践活动正在发生深刻的、全方位的改变,人类社会正在迈入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泛在信息社会。泛在信息社会是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信息带给人类众多财富和幸福生活的同时也伴随着许多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信息文明社会与人的思维方式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 ,要受到一定社会环境的影响 ,因此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信息文明社会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 ,要求人们应该实现思维方式的变革 ,建立起开放性与收敛性有机结合的向后思维。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思想成果,是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理念和新形态.以往在理论研究中存在一种倾向,离开生态文明来研究人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唯物史观认为,生态环境既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前提.只有在生态文明中考察和思考人和社会的发展,才能在社会发展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人的发展中推进社会全面发展,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问题,真正实现人和社会的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产物 当今的社会,是个信息社会,网络社会.所谓网络社会,就是运用信息通讯、网络技术,把现实社会的结构、关系、状态和现实环境条件,进行"再塑"、"虚拟",用数字和符号表示出来,整合并创造出的一种新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林黎 《探索》2005,(4):107-108
信息社会经济学将人类社会划分为物质社会和信息社会两个阶段。在物质社会,经济活动遵循一成不变的模式;而在信息社会,经济活动处于不断的变化中。目前西方的主流经济学属于物质社会经济学的范畴。本文旨在说明继李嘉图和萨伊之后,边际效用学派是如何强化西方经济学的物质社会属性的。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宁夏生态移民新区凸现的主要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已严重影响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这一生态移民目标的实现.加强和创新生态移民新区社会管理的对策建议、研究成果和研究内容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的可持续推进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城市首当其冲。城市如何解决生态危机问题,以改善城市人口的居住环境,从而使人口、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从生态楼到生态城市建设是解决这一危机问题的具有极其深远意义的一次城市环境大革命。  相似文献   

9.
生态移民是嵌入在当下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之中的,应该充分认识到移民社会问题的既存性、累积性、长期性特征,从社会变迁的角度,以一个更为理性的心态和更为开放的视角来推进生态移民工作,为当前的生态移民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解释路径。  相似文献   

10.
当前,生态的重要性日益凸现,生态问题正在演变成为当代世界和人类社会的中心问题。加强生态建设,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正在成为当今世界的共识。通过加强生态建设构建生态文明,是当今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非传统模式的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发展道路的本质与核心。人类社会正在步入生态文明时代,构建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与基础,是当代社会的重要发展趋势。一、生态文明与生态中心论生态文明中的“生态”是人与自然之间高效和谐的生态关系的简称,是…  相似文献   

11.
人对自然态度的历史嬗变与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当今生态文明,人对自然的态度相应经历了敬畏自然、模仿自然、征服自然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转变。同时,人对自然的不同态度也产生了不同的生态环境。现在人类要想解决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就必须改变人对自然的态度,努力建立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寻求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三重维度的和谐,其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得以确立的前提,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赖于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确立。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不仅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使重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成为一项极其迫切的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3.
深层生态经济问题肇始的关键因素在于人类处理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时采取的“人类中心主义”认识态度.导致了工具理性的日益张扬和价值理性的丧失殆尽。深层生态经济理念的内质表现为有机整体论、万物生命论和内禀价值论;完善与深化深层生态经济理念,应当积极地从中国古代智慧中汲取“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的有益精髓即宇宙统一论、法则统一论和发展协调论。至关重要的是.在于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科技发展的生态化旨趣。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融入政治建设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就其实践层面而言,可在政治建设的基础、制度与价值三个层次分别设计具体融入机制,即基础融入——重构政治建设生态环境,制度融入——实现政治制度体系建设和制度执行的生态化,价值融入——实现政治建设价值理念的生态化。  相似文献   

15.
盖光 《理论学刊》2005,42(3):66-69
现实生存的人是在生态系统中从事着生命体验活动的人。人与对象世界关系的把握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同时也关系到生态系统的有效与合理的循环。当下,我们应在生态性视域中来思考人类在何种意义上建立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在这种定位中完善生命的体验和追求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论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问题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西部地区是国家的生态屏障,其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仅关系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作为"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方面使之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对实现科学发展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美丽中国强调生态与文化的多样性、整体性与和谐性,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追求的目标和更高境界。  相似文献   

18.
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耗尽或濒临枯竭的时候,生态系统就已遭到严重破坏,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如何改善生态软环境、建设文明的城市生态环境,就成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共同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态文明视野的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目前尚存在诸多不适应,尤其在党建工作意识、基层组织动力、党员教育管理、党内民主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方面亟待加强。生态文明视野下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历史责任来担当,从提高使命意识,创新发展理念着手,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优化教育管理,激发内生动力;创新实践载体,促进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