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8 毫秒
1.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但关于高考的话题却一直在延续。今年高考创了多项“第一”,考生人数第一次突破700万:农村考生人数第一次超过城市考生数;第一次要求参加高考的考生签署诚信协议;11个省、直辖市自行组织高考命题;自主选拔录取试点高校增至28所;高招网上咨询历时长,规模大,范围广……其中,有几个问题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时事资料手册》2000,(4):47-47
今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的政治试卷中,时事题的分量较重,用高中所学的政治课课本知识解释当前的时事问题也较多,显示了高考更加重视考生能力的测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成果。这些时事考题绝大多数在《时事资料手册》中的“时事测验百题”可以找到,个别在国内外大事记中提到。只要认真复习,并将高中政治课所学的知识用来分析一年来国内外所发生的大事,有关时事的考试是完全可以取得好成绩的。  相似文献   

3.
一、试卷整体评价 今年的全国高考“3+2”政治试题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作为一份选拔性考试的好试卷,为本阶段高考命题改革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对下一阶段综合科目考试命题改革的深化和发展也有新的启示。 1.试题自始至终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紧密结合一年来国内外的重大时事,联系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外交等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注重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了学科特有的意识形态功能和德育功能。 2.试题的内容和形式,稳中求新求活。首先,提供的…  相似文献   

4.
2001年“3+2”政治高考试卷,坚持了高考命题改革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命题原则和方法,在保持稳定的大前提下,实现了稳中求进、稳中求改、稳中求新的目标。 今年政治试卷注重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既考查了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点内容,要求考生扎扎实实地把握基础知识的内在联系,又考查了考生学会迁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考查了考生全面的文化素质,又考查了考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试题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和学生认知实际,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例如第34题,围绕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问题,要求考生简明…  相似文献   

5.
王顺燚  孙华 《人民论坛》2010,(10):164-165
高考分省自主命题,使高校、教育主管部门、考生优劣难辨,也不能降低考试风险;同时,对素质教育的实施不能起到推动作用,也缺乏对高校各专业的针对性,因此,必须设置更多高考科目供高校选择,对同一科目要出难度不同的试卷,统一高考命题机构。  相似文献   

6.
每年高考前。语文界内外都免不了对作文命题的种种猜测:会出什么题目?会在什么范围。顺应什么形势。以什么样式命题?考生需要准备哪类材料。选择哪种体裁?……其实。这些猜测多么无谓!难道我们只能停留在“应试”的层面。就不能把应试和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有机地结合起来吗?其实。作为选拔性考试。高考作文必须命题。但是。作文命题。无论是传统的“词语命题”。后来的“材料命题”,还是现行的“话题命题”。其实质都是不命题。  相似文献   

7.
杨荣生 《时事报告》2009,(11):72-72
《时事报告》今年第8期“本期话题”栏目,以《中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为题,刊发了6篇专家学者的文章。细细读来,感觉这是一组中肯、公正、全面看中国的好文章,其精彩之处表现为:  相似文献   

8.
每年的高考都牵系着考生、教师和家长的心,尤其是在最后冲刺阶段,如何在高考中脱颖而出是他们非常关心的话题。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本刊记者特地采访了几位高考成绩优异的北京大学学生,请他们介绍在高考最后阶段复习、应试的方法和经验,希望能够对今年的考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今年全国高考政治试题有如下特点:时代性强。今年高考政治试卷与前两年一样不回避当年所出现的国内外重大时事,不回避热点问题。整个试卷中,考查了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有关精神、澳门回归、中美关系,欧元启动、南联盟被炸、亚洲金融危机及我国的防范措施、国有企业改革、民主法制建设、环境保护、抗洪斗争、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等内容,无一不是近一年来大家普遍关注的国内外出现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涉及面广。整套试卷共39道题,内容涉及到一年来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教文化等;涉及到高中一年级教材的所有八课内容,高中H…  相似文献   

10.
围绕能力考查这个中心。高考的政治试题。关注现实,贴近社会热点,是绕不开的重点之一。本文梳理出十大时事政治热点。供考生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政治科高考说明中对识记能力的要求“再认和再现所学的政治、经济、宪法等有关知识的确切含义及其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这是政治科高考说明中规定的要考核的第一个方面的能力。这一能力要求比较高,简言之就是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重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考核,始终是政治学科高考命题的重点,而对知识的识记能力的考核则是对考生的基本要求。如1992年政治科高考试题中反映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的约占34%,1993年约占4O%。二、在政治高考试题中,是如何体现考查对知识的识记能力的学习科学理论知…  相似文献   

12.
今年的高考政治试题,在保持去年试题特点的基础上,增加了题型,增大了时事比例,命题灵活多样,突出了一个“活”字。既有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又有名家名言;既有十三大和七届人大的内容,又有报刊上的消息,显得活泼、新颖。这对引起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接触生活实际,认真思索,很有好处。但是纵观今年的试题,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仅从我们河南考生得分远远低于去年的情况看,就足以使人吃惊:去年全省政治最高成绩为95分,今年为81分;去年绝大多数考生在60分以上,今年则在30~50分之间;去年复查线为72  相似文献   

13.
张梦 《观察与思考》2006,(11):36-38
<正>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曾经在海南出现的高考移民现象,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海南省考试局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今年海南参加高考的人数约为4.1万人,其中有约1000名考生是高考移民,并根据规定被限制报考。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陆续有外省考生涌入海南参加高考。海南省出台过一系列封堵政策,但高考移民更加来势  相似文献   

14.
一、试卷整体评价1.试卷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处处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反映素质教育的主旋律。2.指导思想明确,试题基本稳定。3能力考查特点突出。一是由“在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同时,着重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为以“知识为背景或载体,注重考查考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在原有七种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一条。这些要求在今年的整个试卷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4充分发挥了德育功能。今年高考政治试题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  相似文献   

15.
胡艺 《人大论坛》2010,(7):44-45
一年一度的高考刚刚结束,各地新一轮高考成绩宣传工作备受社会广泛关注。如何规范高考成绩宣传发布,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至关重要。记者昨日从广西自治区教育厅获悉,对于高考宣传,教育部门出台十项举措,规范高考宣传,违规学校的校长将被撤职,示范性高中将被“吊销”示范性高中称号。(6月13日《南宁日报》)  相似文献   

16.
“3+2”的高考模式已完成其历史使命,“3+X”的模式将在2002年全国推行。为了适应新的高考模式,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今年全国“3+X”文简综合试卷,从中得到一些启迪,以利于今后的政治课教学。分析今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不难发现其政治试题主要特点有:取材时政化、内容综合性、突出能力测试。这些特征充分体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命题指导思想,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启迪在于:    一、重视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 …  相似文献   

17.
“一年一度高考日,几家欢喜几家愁。” 高考前夕,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关于高考要改变“一考定终身”的考录方式,增加“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评价”的表态,让高考改革方向之争此起彼伏。而“罗彩霞事件”、“绍兴一中航模高考加分事件”、“吉林松原高考舞弊案件”无疑让高考的诚信与公平话题再次升温。如何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现行高考制度?高考改革如何体现出社会诚信?怎样才能更加公平、更加符合中国国情?在84万应届生放弃高考的尴尬面前,我们还要不要扩招?诚然,高考问题很多,但这不能成为我们放弃改革、停滞不前的理由。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教育改革也概莫能外。本期“今日关注”从多家媒体对高考改革的呼声与建议声中筛选了具有代表性的一组文章,希望透过这些肺腑之言,甄清高考问题的脉络,探寻其进一步发展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8.
<正> 6月,是高考的时节;6月,是考生填报大学志愿的关键时刻。无论家里是否有孩子参加今年的高考,与高考相关的话题在学校里、在办公室里、在街头巷尾,都成为从考生到家长、从教师到政府官员广泛关注的焦点。自中国内地恢复高考二十余年来,每到高考时节,社会便好像陷入了某种集体性的浮躁与喧嚣之中。高考的焦点早晨5点半起床背英语单词;7点半到校上课,听各科老师分析历年试卷,讲解疑难题目,介绍考场经验;四节课后,中午在学校里吃午饭,饭后紧接着在教室里自修、做作业,几乎没有时间小憩或是跟同学聊一聊天;下午从1:15开始又是四节课,接着听老师讲题目,谈经验,直到5点钟放学;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高考政治论述题坚持了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深的方向,继续保持了问题情境新而复杂,设问角度灵活多变,不回避政治经济中的热点问题,重视联系实际等特点,今年又有了新的变化。一、题目设计有新意其一,题目取材新。今年高考论述题的取材,都来自现实的政治、经济生活,触及考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给人~种新鲜感。这种取材方式,巧妙地把教材知识与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重点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反映出了强烈的时代气息和现实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考查了考生具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二,设问角度新。第一,两…  相似文献   

20.
据悉,今年全国大部地区高考实行“3+2”考试,不少省(市、区)决定理科考生不再考政治了。由于教材常变,加上社会上不正之风及腐败行为的影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困难重重、举步维艰。理科考生不考政治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有如雪上加霜、饮鸩止渴,教学更加困难了。我认为高考中理科学生不能取消政治学科的考试。理由如下:一、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区别于资本主义及一切剥削阶级教育的根本标志。中学思想政治课承担着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特殊使命,取消思想政治课的高考不利于思想政治课所进行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而只能会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