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阶层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应有之义。促进阶层关系和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实现社会团结和睦;是规避社会风险、缓解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必然要求;有利于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的思路和对策是:努力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在发挥执政党和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发挥非政府组织、职业共同体等在协调社会阶层关系中的作用;完善社会阶层关系运行规则和协调机制;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社会阶层间的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2.
我国社会中间阶层的发展是当代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重要特征.我国社会中间阶层既具有一般社会中间阶层的历史共性,更具有中国独特的发展逻辑,并在经济地位、政治行为、文化品格、阶层意识等方面体现出区别于其他社会阶层的发展特征,从而与其他社会阶级阶层区别开来,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阶层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期,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内部不断调整、分化,社会成员在不同阶层中相互流动.本文从理论到实际,以动态的观点,分析了我国快速转型期社会阶层分化的现状、原因及趋势,指出了由于社会阶层分化而引发的众多社会问题,对于预警公共安全、积极处理转型期阶层矛盾与群体利益冲突、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记者:陆老师,多年以来您一直致力于当代中国社会阶层问题的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现阶段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深  相似文献   

5.
社会阶层的快速分化是中国当代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阶层变迁,打破了原来的利益均衡,从而带来一定的利益矛盾与冲突。我国社会阶层变迁中存在着利益秩序失范的现象,保障权利是规范阶层变迁中利益秩序的基本准则。当前,我们要从利益竞争秩序、利益表达秩序、利益实现秩序和利益保障秩序等方面入手,有效规范阶层变迁中的利益秩序。  相似文献   

6.
私营企业主阶层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伴随着这个阶层自身的客观发展,伴随着中国的社会转型以及相关制度和政策的转变,也伴随着中国社会舆情和社会心理环境的变迁.因此,深入探究私营企业主阶层的阶层意识演变过程,探究隐藏在这一过程背后的社会机制,将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这个阶层形成的认识,也能够从一个角度帮助我们理解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的集体意识形成演变的过程与机制.研究初步发现: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已经产生了相对清晰的阶层意识,具体表现为:私营企业主阶层行为指向(对未来的诉求)趋向一致.私营企业主阶层意识的形成过程既是自身成长过程的反映,同时也是他们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反映,这种外部环境,既包括国家和地方的制度——政策安排,也包括与他们相对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存在和反应.  相似文献   

7.
从资源政治学的角度来看,政治资源是理解和研究现代阶层关系和社会结构的逻辑起点,政治资源配置是形塑社会阶层关系的重要机制。政治资源流动是社会阶层关系演变的内在动力,政治资源的争夺是阶层矛盾和阶层冲突的重要原因。从政治资源配置的视角解读社会阶层关系,是社会阶层关系研究的学者应该重点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的社会阶层是指在改革开放条件下逐步成长起来的一个特殊阶层。这个阶层由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择业人员等组成。  相似文献   

9.
自1949年以来,学术界公认我国社会大众的择偶标准发生了变迁。但是如果我们将各个时期择偶标准与社会阶层划分标准进行对比就会发现,各个时期我国社会成员的择偶标准与社会阶层划分的标准相重合,择偶标准在绝对变化的背后隐藏着相对的不变律——阶层内婚姻。社会成员择偶标准变与不变的实质是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阶层内婚既是阶层封闭性的体现,又是促进阶层间走向封闭的重要推动力量,从而使得婚姻与择偶成为一种社会阶层间的封闭机制。在社会快速转型的大背景下,划分阶层标准的快速变迁既遮蔽了择偶与婚姻不变的规律又使得其作为阶层间封闭机制的功能发生扭曲,但是如果我们结合考虑快速转型期的特殊性,仍会发现这种不变的规律与机制。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工人作为我国产业经济的主要力量,在中国的社会阶层的结构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根据2001年对湖南、湖北几所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有关问卷调查,从国企工人在整个社会中阶层地位自我认同、国企工人在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阶层地位自我认同、国企工人在企业内部的阶层地位自我认同三个层次来考察当前社会国有企业工人的阶层地位认同状况。  相似文献   

11.
江译民同志的“七一”讲话 ,论述了我国社会阶层构成发生新的变化这一党的建设面临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新的社会阶层是伴随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 ;分析当代中国社会阶级阶层问题的目的 ,应当是为了团结和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目标 ,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 ,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因而有必要和可能吸收他们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中来 ,这对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李春玲 《阵地与熔炉》2002,(3):56-58,68
1978年以来实施的经济改革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体制转轨也促使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结构性的改变。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分化,一些新的社会阶层逐渐形成.各阶层之间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及利益认同的差异日益明晰化,  相似文献   

13.
和谐的社会阶层关系需要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为基础,用公正的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阶层关系运行规则支撑,以有机的社会整合机制作为维系阶层和谐的纽带.充分度和均等化程度较高的社会权利能够形塑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公民社会权利构造的社会共同体可以作为有机的社会整合机制;公民社会权利的平等理念能够完善阶层关系的运行规则.  相似文献   

14.
对于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分析和研究,目前国内主要存在四种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这四种观点表面上看起来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但通过对其整合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不同主要是指向未来的,在对中国阶层结构现状的看法上还是基本一致的,即目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是金字塔型的。在考察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相关数据和资料的分析认为,目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更像一个洋葱头型,而其未来发展趋势则有可能朝着金字塔型和橄榄球型两种方向发展。至于其最终的结果究竟是金字塔型还是橄榄球型,关键取决于社会分配这个变量。如果社会分配朝着两极分化的格局演变,则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未来将可能由现在的洋葱头型转化为金字塔型甚至出现“断裂”的结果;如果能使社会分配朝着比较均衡的方向发展,让广大农业劳动者尤其是流动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提高到能确保其在城镇社会“安营扎寨”的程度,则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才有可能向橄榄球型结构转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认为,凡是现代化国家具备的社会阶层都已在中国出现。据了解,这项报告中将中国社会阶层划分为十个: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济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和城市无业、失业和半失业者阶层。报告同时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  相似文献   

16.
今年国家“两会”期间,一个陌生的新概念——新的社会阶层(简称新阶层)在各种媒体上频繁亮相,进入公众视野。特别是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期间,五位新阶层代表委员举行“新阶层人士谈社会责任”记者招待会备受关注。它向社会释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新阶层在中国社会已经崛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新社会阶层”提法获得合理的社会定位和应有的社会认可。  相似文献   

17.
阶层协调是社会和谐的轴心。中国的阶层分布怎么样?社会少不了分层,阶层是执政党的第一政治资源。阶层之间的矛盾在执政党面前,是考验执政能力,检验执政理念,优化执政方式的难得机遇,也是可贵的执政资源。一般说来,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布以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为佳,可我们的情况怎么样?有观点认为,“中国现阶段的中间阶层的规模大约只占就业人口的15%”,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的调查数据,探讨了社会阶层、阶层流动和社会资本对当代青年社会治理效能感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社会阶层和社会资本对当代青年社会治理效能感具有显著正向作用;阶层流动对社会治理效能感的影响并不显著。从交互效应来看,社会阶层没有产生调节效应;阶层的向上流动可以有效调节社会资本对当代青年社会治理效能感的影响。同时,从“先附—后致”视角对青年社会治理效能感的现实分析认为,在青年个体发展过程中,个体后致性因素不断强化,青年群体社会资本水平不断提升,其社会治理效能感得到提高,而效能感的提高反过来促进青年群体参与社会治理行为,两者之间产生互为促进、互为影响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9.
城市阶层隔离与社区性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社会阶层间所产生的自愿与非自愿性隔离,已形成了普遍性的住房贫富分区现象,并正在通过社会上层的自愿性隔离和社会下层的非自愿性隔离加速向极端化的阶层化社区演进。社区性格作为社区特定空间中聚居着的大多数人所显示出来的一种共同的、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倾向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性的行为方式,其形成与社区成员的相似性具有很大的关系。社区间阶层的空间隔离使社区内主体阶层的群体性格很容易形成鲜明的社区性格,这种社区性格不仅会使社区中边缘阶层成员失去社区认同与归属感,甚至会将这些边缘成员的性格定义为越轨行为;而社区间迥异的社区性格,会使异阶层成员因感受到巨大的文化震荡而阻断阶层空间隔离的逆转趋势。阶层空间隔离体现了社会阶层间的极端封闭性,只有加强贫富分区后的社区文化建设,阻止社区主体阶层群体性格上升为社区性格,才能延缓社区阶层化这一极端阶层空间隔离与阶层间的封闭性趋势。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全国性调查数据为依据,对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动状况进行剖析,并得出结论认为:(1)中国的认同阶层与客观阶层区别较大,农村居民认同于上层阶层的比率反倒大于城市居民;(2)影响认同阶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收入,即相对收入而非绝对收入决定了认同阶层的归属;(3)中国社会的结构性变化,打开了农民阶层进入工人阶层的通道,但城市上层阶层的开放性特征尚需提高;(4)从阶级阶层的代际继承上来说,越是年轻的一代,越有机会进入非农阶层就业与生活。中国正逐步从农业人口为主的社会转变为城市市民为主的社会,中国社会管理的重点,也将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同时,逐步增强城市社会的融合能力,使进入城市社会的新阶层有更多机会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