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审美教育,是指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审美观点和欣赏能力的教育,也是培养人具有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青年的成长和对青年的思想教育中,审美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別是在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于美的追求也越来越强。在新的历史时期,青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必须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要不断地提高思想工作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因此,审美教育在其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审美教育在青年思想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一,从审美教育的社会功能看(审美与社会) 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正因如此,审美教育几乎是和  相似文献   

2.
人们在把握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中,提出了多种衡量社会进步、检验社会活动的标准和尺度。例如,在检验人的认识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过程中,人们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即“实践标准”;在划分人类社会历史形态时,人们确定了以生产关系为划分标准,即“生产关系标准”;在考察人类社会文明程度时,有人又提出应以人的价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一些同志存在这样的疑问:用共产主义道德和理想来要求人教育人,是否脱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超越了历史阶段?是否与执行按劳分配的经济政策有矛盾?因此,李瑞环同志在第六次年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努力寻求道德建设与经济政策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江 泽民同志在今年召开的全国部长会议上 ,明确指出“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 ,“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这是在对我国国情和全球环境的冷静分析下提出的治国方略。德治思想在我国历史悠久 ,我们应从中汲取精华 ,古为今用。一、“仁智统一”是以德治国的内在要求儒家主张德治 ,非常重视道德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无论是执政者还是普通百姓都要求遵礼行仁 ,道德教化在德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教化的目标就是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 ,因此仁智统一就成为德治思想的内在根据。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讨论中,涉及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有的同志说:“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也有的同志把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归结为“一切为了人”。这些说法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本文仅就如何正确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作一简要的研究和探讨。从抽象的人出发是空想社会主义世界观、历史观有的同志说:“一切为了人,这是衡量一切社会行为的尺度,是判明一切思想理论的标准。”因此,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是“一切为了人”的思想体系,还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从抽象的人和人道  相似文献   

6.
当领导或政工干部做人们思想工作时,总有些人在说:“还是少说些空话,多办些实事吧。”言下之意,做思想政治工作是“说空话”,“办虚事”。我不同意这种看法。理由是: 一、这种看法颠倒了人与事的关系。我们的大事是搞四化。四化的实现,要靠统一意志的人去干。而要“统一意志”,就必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因为人们无论干什么,都是思想支配行动。否定这一点,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二、这种看法把经济工作和政治工作对立起来。经济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不能割裂与对立的。思想政冶工作要渗透到经济工作中去,经  相似文献   

7.
当代经济的生存和发展已不是单纯的经济活动过程,常常呈现出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态势。当我们从文化的视角管窥经济的运行,便会看到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深刻作用。环境制约。经济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开放性的活动,所以它要受到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大文化的制约。文化创造出的环境常常带有强大的力量,使得经济意识感知、经济行为遵从。其作用机理是:(一)文化氛围协调经济意识。经济要求得发展,必须建筑在社会成员团结一心、思想一致的基础上。文化产生的氛围气势,就是环境对人的塑造,使人感悟到发展经济的现实与历史意义,并由此被引导,进而对不…  相似文献   

8.
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和承担者,社会中的一切包括社会建设都要通过人的活动来表现和实现。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是什么样的,社会建设就是什么样的;换言之,人的状况和素质如何即好坏优劣,可以对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或消极阻碍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前人思想材料和研究人类以往历史的基础上,对人进行了全面而正确的探索。在他们看来,人及其本质属性是如下三个基本方面的有机统一:(1)人首先是类存在物,其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在这个意义上,人与动物相区别。舍  相似文献   

9.
人的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社会有机体发展同一过程中的两个方面,社会的发展内在地运行着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手段,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的发展的原因。在二者之间,马克思更加关注人的发展。他说:“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他进一步分析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导致了二者的割裂和颠倒,因此,未来的理想社会应当“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就热情地表达了这种思想,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  相似文献   

10.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指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372页)“三个有利于”标准有着丰富的内涵,它规范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同时投人民以理论武器,斩除了束缚思想解放、阻碍改革步伐的思想樊篱。一、“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价值标准和真理标准的统一“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思想,是对社会历史发展的真理性认识,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高度并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对什么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走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同志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缺乏正确认识。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须下大气力在全社会进行把干部思想统一到正确的认识中来,走出种种认识误区,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一要克服“当今社会不和谐”论有同志认为,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意味着当今所处的社会是不和谐的社会。这是一种认识误区。实践证明,我国经过改革开放26年,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升,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当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稳定的。但不容否认,在我国当前形势下,确实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  相似文献   

12.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不适应新体制的突出问题,仍是未完全做到与企业发展谐调共振。要改变这种现象,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党政联手抓思想政治工作的运行机制,是当务之急。本文拟就这个问题提出些看法。 现在,人们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基本上明确了,持“怀疑论”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在“适应”与“加强”的问题上,仍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特别是在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还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13.
针对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人是生而不自由的”这一命题,伟大思想家卢梭在其巨著《社会契约论》中开宗明义地写道:“人是生而自由的,而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人类为获得在自然界中的自由而建立了社会,社会的建立又给个人带来种种制约。制约与自由相互对立、相互矛盾,却又相互统一、相互转化。历史地考察制约与自由的关系,我们发现这样一条发展轨迹,即社会对个人的制约日益严密,个人在社会的自由日益扩展。这里,制约与自由的矛盾统一,是以人类的二难境界为前提的。一方面,人要生存发展,就必然要建立并置身于社会。因为人要吃…  相似文献   

14.
行政领导与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 “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各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历史经验证明,建立这种新体制和责任制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根本性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党委、工、青、妇等群众团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作用较为明确,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人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人的思想总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也应当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针对人的思想变化而创新。要发展,要创新,就需要了解新情况,学习新知识,更新不适应新形势的旧观念,即所谓“换脑筋”。而所有的旧观念都是历史的产物。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全党全国的工作“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经济、理论、文化艺术等等,一切是非,都是用名称不一实质相同的政治尺子衡量,或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或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或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和资产阶级反革命修正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地位和功用必将实现出来。因此,深圳在二次创业中应把文化建设的任务提到重要的位置。回顾历史,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曾有过两种相对立的文化观。其一是“文化决定论”,认为“意见决定历史”,思想或价值观念是社会行为的终极动因;而作为思想、价值观念集合的文化,其发生、发展只是自身运动的结果,或者仅仅是自然环境和种族特征决定的,与社会经济基础和生产方式无关,人类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归因于文化的盛衰。其二是庸俗的“经济决定论”,把人以及人创造的文化看作是由经济操纵的傀儡。历史唯物…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中表述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原理作为对思想政治工作地位与作用的概括与凝练,在建党百年来的发展中凸显出历史、理论与价值逻辑的三维统一。历史逻辑表现为它贯穿于建党以来四个历史时期的各项重大决策之中,理论逻辑表现为它由具体领域的工作论断经过实践检验上升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普遍规律和一般原理,价值逻辑体现为它积累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领导伟大斗争的成功经验。历史、理论与价值三重逻辑相互统一,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极少数散布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人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中国紧迫需要的”,要“回过头来再补课”,主张引进“资本主义思想、理论、意识形态。”如果不这样做,就是“超越”历史阶段,就是“公开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究竟是谁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进程的论述?这是需要澄清的。按照“补课”说的观点,人类社会只能按原始公社、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顺序渐进。只有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才能进入社会主义。其实,此说既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世界历史上,日耳曼人  相似文献   

19.
价值具有主体性、多样性和多元性。这是价值领域中特有的、普遍的事实。由此,人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和疑问。例如,世上的事,究竟是应该人人自己做主,还是要有一个统一的意志、准则和规范?若需要统一意志,它从哪里来才最可靠、最有效?等等。这些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问题,都涉及到价值论中的多元性与统一性关系。首先,“统一”的概念要明确,是谁和谁统一?在什么事情上统一?要什么样的统一?如果把统一理解为“单一”,即要所有的人对任何事情都只有一个唯一的评价标准,在价值领域中,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不仅人们的主观态度势必会有所不同,而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是搞好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它对于凝聚人心、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世纪之交的新的历史阶段 ,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 ,就是要牢固树立“占领”意识 ,用科学理论去占领思想领域的阵地。就我国而言 ,就是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始终牢固地占领思想阵地 ,使各种唯心论、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没有任何可乘之机。因此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在新形势下强化“占领”意识的极端重要性 ,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