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仅靠“申遗”来保护,又能保护多少中国文化,又有多少文化会在“申遗”中消失?春节将至,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所主任、中国年俗文化研究资深专家陈竟教授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表示,“中国现在还不启动春节申遗工程,还要待到何时?只有申遗成功才能遏制年文化的消失。”(1月21日《杭州日报》)  相似文献   

2.
春节的模样     
赵书 《北京观察》2015,(1):62-63
<正>春节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胎记,有说不完的主题,叙不尽的魅力。春节什么味?就是人情味!春节什么样?与中华文化一样的形象。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感,负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是亿万中国人的情感聚合。一想到春节,就会想到自己的父母,自己的亲人,心中暖融融的。春节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胎记,有说不完的主题,叙不尽的魅力。春节是热烈的、欢快的,  相似文献   

3.
元宵节一过,春节就真正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进入工作状态后,你的气色好不好?睡觉香不香?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小细节在不知不觉中透露了我们的健康状况。平时多多留心自己的小变化,可以及时发现疾病,有利于及早诊治。  相似文献   

4.
根据相关调查,意外伤害已成为少儿死亡原因之首,我国每年因意外伤害致死的少儿人数占少儿总死亡人数的26.1%。意外伤害已被列为影响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危险因素。少儿遭遇的意外伤害都有哪些?应如何让少儿免遭意外伤害呢?  相似文献   

5.
春节是什么?在我看来,春节是一种回味酽酽的展示.   这种展示,是古典的、浓郁的,同时还是高洁的、哲理的.因为展示的羽翼一旦张开,随之历历可见的便是礼仪之态、亲情之魂、喜悦之情、变迁之义.于是,春节终成为每个人一生一世不愿离去的温馨之家.   ……  相似文献   

6.
春节是什么?在我看来,春节是一种回味酽酽的展示.   这种展示,是古典的、浓郁的,同时还是高洁的、哲理的.因为展示的羽翼一旦张开,随之历历可见的便是礼仪之态、亲情之魂、喜悦之情、变迁之义.于是,春节终成为每个人一生一世不愿离去的温馨之家.   ……  相似文献   

7.
过大年     
《传承》2006,(2)
“穿新衣,着新鞋,放鞭炮,拿红包;大扫除,贴春联;宰鸡鸭,做年糕;送年礼,团圆饭,大拜年……”这些春节场景似乎离我们已经遥远,要在我们残破的记忆里怀念。春节的年味似乎越来越淡,记忆中的春节离我们似乎越来越远。相反,圣诞节、情人节越来越热闹,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是什么稀释了我们的年味?是什么削减了我们的盼望?我们的春节会丢失吗?哪些值得珍视的东西也在悄悄溜走?我们的春节需要保护和传承吗?过大年  相似文献   

8.
王迅 《观察与思考》2004,(4):100-103
今年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并没有什么特别新鲜,相声还是那个相声,歌舞也依旧是那个歌舞.但在晚会进行到后三分之一时,由六小龄童扮演的美猴王却非常意外地横空再世,那种久违了的亲切感对荧屏前的观众来说,实在是一份莫大的惊喜.……  相似文献   

9.
王迅 《观察与思考》2004,(3):100-103
今年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并没有什么特别新鲜,相声还是那个相声,歌舞也依旧是那个歌舞.但在晚会进行到后三分之一时,由六小龄童扮演的美猴王却非常意外地横空再世,那种久违了的亲切感对荧屏前的观众来说,实在是一份莫大的惊喜.……  相似文献   

10.
"有了电动爬楼座椅,我终于参加了爷爷的生日宴." 我叫杜鹏,十几年前,因意外车祸导致脊髓损伤,从此只能够依靠轮椅生活.当时北京的无障碍条件还不完善,受伤以后,我一直在家,连续7年没有出过家门.随着北京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不断改善,在北京独自出行的轮椅人士越来越多,我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21,(6)
正这个春节,你网购年货了吗?"就地过年"倡导开启后,网上囤年货成为大家解乡愁、表心意、过好年的必备姿势。放眼中国县域,"剁手力"强大的有哪些?这个春节,你网购年货了吗?"就地过年"倡导开启后,网上囤年货成为大家解乡愁、表心意、过好年的必备姿势。放眼中国县域,"剁手力"强大的有哪些?  相似文献   

12.
有多少"年味"可以重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然而春节,这一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城市越来越失去原有的韵味,以致许多人感慨:现在越来越没有以前过年的感觉了.  相似文献   

13.
微音     
话题1【春节将至,寻找年味儿】春节就要来啦,近日,央视新闻官微发布了一个“寻找年味儿”的话题:提到过年,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是大街小巷喜气洋洋的装饰,还是街坊邻居围坐在一起嗑瓜子、话家常?越临近春节,年味儿就越浓重……您心中的“年味儿”是什么?一起来说说吧!  相似文献   

14.
《协商论坛》2022,(1):38-39
2021年,我省部分地方遭遇了洪涝灾害,春节快到了,"粮袋子""菜篮子"生产、供应形势如何?省政协委员,省委农办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承启针对这个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去年猪肉价格波动比较大,夏季洪涝灾害以后,蔬菜价格上涨,一度出现'菜比肉贵'的情况.春节快要到了,相信大家一定都很关心这个问题.我可以...  相似文献   

15.
民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参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办理评残中如何认定"意外事件"的复函(民函[2008]195号)规定:"意外事件,是指行为人在非故意,非过失的情况下,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造成致残的情形,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能够预见而没有预见的主观状态,这一主观状态与致残情形的发生有因果关系,不属意外.  相似文献   

16.
前天(1月15日),海峡两岸代表在澳门就 春节包机之事展开协商,仅仅一个多小时即达成 7项决议。从1月29日至2月20日,两岸班机 将经过香港飞航情报区而对飞。 如果我们对今年(2005)春节包机问题能有 一个全局的概括认识,当会发现这次包机谈判, 乃是北京方面"善用形势"的一次成功操作。正 因操作成功,两岸代表坐上谈判桌时,己没有太 多问题可以针锋相对。台湾代表原以为要在澳门 过夜,没想到一个多小时即全部拍板定案。开会 的时间如此之短,其实已"尽在不言中"说出 了许多问题。在这次春节包机问题敲定之后,我 们甚至已可预估到再接下来,两岸的直航问题己 必将随之而至。有关两岸直航的球,现在已被丢 到了台湾这边,而台湾政府并没有太多可以主控 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去年底,有几位博士“郑重呼吁国人慎对‘圣诞节‘,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他们惊呼“西洋文化在中国已由‘微风细雨‘演变成‘狂风骤雨‘“.其实,一般中国人过圣诞节,只是商业文化与娱乐文化,看着西方的圣诞节热闹而又丰富多彩,借来自娱自乐一番,何必大惊小怪?这与其说是西方文化,毋宁说是传统中国文化的现代版.为什么中国人能这样做?蔡元培在上世纪初的一次演说中说:“吾国本无宗教,何必更有所提倡?“所以,中国人的宗教观念是淡泊的,也是很包容的.他们过完圣诞节,接着就要过春节,到清明节还要去扫墓.或许,他们还会去拜佛.这是中国的文化.如果真的需要抵制圣诞节,至少应该告诉我们,怎样过春节才能胜过圣诞节?……  相似文献   

18.
《新疆人大》2014,(1):47-48
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在迎接春节的时候,总免不了要欢庆一番。但据近年来春节期间的门诊情况来看,春节也是疾病高发期。如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的急性胃肠炎。今年,我们是否应该尝试那些更健康的过节方式呢?  相似文献   

19.
春节就要来了!无论你经历了多大磨难,收获了多少喜悦,在你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情愫留给春节。今年春节回家否?短短的一句话折射出人生百态:有人归心似箭,有人有家难回;有人忙于生计,有人从容自若……当此时节,让我们把眼光投向那些因种种原因而无法回家过年的人们。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反向春运"应运而生,渐成新风尚。"反向春运"的出现,客观上与春运运输资源倒挂有关,反映了民众对传统春运瞬时集中的出行需求与运力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开始自觉调整;主观上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流动的加速,故土难离、返乡过节、借春节寻根的观念逐渐淡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只要家人聚在一起,在哪里过都是团圆年。无论是对于缓解交通压力、均衡配置运力,维持城市在春节期间的正常运营,还是对于留城人员及其家人而言,"反向春运"都具有正向意义。因此,有必要出台鼓励性精准政策,提供便利性条件,从各方面协同推进"反向春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