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对我国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问题是当代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我国生态危机在各个层面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马克思恩格斯对人、自然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人类是自然界有机系统中的一员,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劳动是人和自然的媒介,劳动过程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消除生态危机最根本的方法是采用先进的生产方式的生态基本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现对我国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有很好启示.  相似文献   

2.
现代科学技术对自然界的影响作用在速度和强度上的急剧增长,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发生着新的变化。我们应当重新审视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和作用,自觉消除人类在改造自然活动中的自我中心主义,从而把资源、环境、人口、技术和制度等因素整合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之中,重建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创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文明社会。  相似文献   

3.
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随着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产生而形成.它把自然概念和女性概念联系起来,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男性与女性的关系存在某种相似性,人类对于自然的统治和压迫类似于男性对于女性的统治和压迫.从这一个崭新的视角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关于自然的根本观点.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要求解除所有统治女性和自然的观念架构,建立一种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女性和自然等"其他人类他者"的共同发展成为一致的行动.  相似文献   

4.
在康德的《宇宙发展史概论》等著作中,我们可以窥视并解读出他的天人合一思想。他的这一思想主要包括人类在自然界中所处的位置及理性生物特征与外部自然环境的关系两个方面。从中揭示出人类与其他生物在生物进化中的同等作用,人类与无机界、有机界和各种形式的生命的紧密联系,人类与整个自然界相互统一的关系。这一思想对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使人们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建立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她的代表作《浮现》中,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所带来的对自然的蹂躏和破坏,以及人类对待动物的疯狂和残忍,表达了她的生态主义思想。她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同处于一个生态网中,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不应有等级和统治关系。  相似文献   

6.
生态问题是当今人类共同关心的世界性问题,环境的日益恶化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反思人类活动给自然带来的负面结果。中国传统的和谐法律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内涵。发现“和谐”法律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契合点,有助于我们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中营造自由的生态氛围,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中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公平价值理念,在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中塑造人与自然的良性发展秩序,以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新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生态文明问题,说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出了问题,自然是"自然而然"的存在,本身无所谓美丑、对错,过失全在人身上。生态文明问题肇于工业社会的人类在创造辉煌物质财富的同时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冲突,使人类陷入了空前的资源紧张、环境恶化、气候变暖和生态失衡等危机之中而造成,其实质是人类在发展生产力活动中,过度地开发、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类的需要而忽视了对自然的保护。然而,  相似文献   

8.
人之所以是类存在物,是因为人类确证自身的普遍性和自由性。马克思的类本质思想涵盖了自然、精神、社会等空间维度。其中,自然是最基本的视阈,是精神的无机界,是人的无机身体,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根据。自然本质地体现人类的自由意识活动,确证人的本质力量,强调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与和谐共处。探讨类本质的自然维度,为充分认可自然界的外部优先性、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地位、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以及人类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靠的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资产阶级在"按照自己的面貌创造出一个世界"的同时,使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环境承载着越来越不堪重负的载荷。超越资本逻辑支配的"经济人"维度,寻求一种既满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需求,又满足于社会发展的生态需求的发展新维度,是当代"人"发展的根本出路。"经济人"是资本逻辑的产物,其发展以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人化自然"和毫无节制地索取"自在自然"资源为代价;"生态人"是对"经济人"的跃迁,它是以保护自然界为前提,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己任。"生态人"的培育要在革除旧世界的劣根性中进行,致力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多维和解。  相似文献   

10.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迫使人类对生态危机及人类中心主义进行反思。要使人类走出困境,回归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实现人文生态平衡,牢目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识,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此外,人类还应该学会尊重自然,懂得爱护自然、美化自然,普及生态伦理,弘扬自然道德,科学地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建立生态文明,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效益的关系,树立人类整体利益观念。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女性和自然有着密切的关联。自然往往是"女性化的",而女性又经常是"自然化的"。多丽丝.莱辛注重与女性相关的自然、社会、心理、文化等具体问题的研究,注重男女之间平等而理智的对话与交流。本文以《裂缝》为例,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着重揭示男性与女性,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即在父权体制下,男性对女性、人类对自然的不公正的压迫,从而体会莱辛作品中所期待构建的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共生的生态理想,试图唤醒人类心中的生态意识的主旨。  相似文献   

12.
马恩基于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思考,提出了具有远见卓识、闪耀着人类智慧光芒的"两个和解"的命题,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实践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关系,自觉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之中,以生态经济引领发展方式与增长方式转变,在科学的"物质变换"中促进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有机结合,促进人以生态文明为要旨的全面发展,完成人的自然主义与自然界的人道主义的统一,为实现生态文明的高级形态共产主义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恩格斯在研究生态文明的时候,遵循从宏观到微观的逻辑顺序。恩格斯的分析对我们认识当前西方经济危机提供了新的视角,西方资本主义诸国家深陷经济危机的泥潭,除了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外,意识作用的发挥发生了偏颇,蔑视人类共同的生态家园建设,也是重要原因。我们必须对经济社会建设预先严格地设定方向和范围,既要注意人类与自然界的合作,也要注意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合作与斗争。要避免两极式的生活,保持和谐的生活状态,既不过于拘谨,又不任意放纵自己。要树立人与自然一体化理念,对自然的破坏就是对自身的损坏,对自然的修复就是增强人的体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类认识自然能力的提高,人类对自然进行了强力征服和掠夺,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总体性的危机。现在人类已经初步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但是环境保护意识仍然有待加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普遍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相似文献   

15.
自然是先于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打上了人的意志的烙印,使自然界"人化";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把握自然界,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不可分割;按照美的规律再生产自然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一经形成就应用于其对各种具体问题的理论分析之中.  相似文献   

16.
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双重价值关系。自然以它的过程、力量影响社会,直接、间接地由它自身或在人的参与下对社会发生作用。人同时也对自然界发生作用。人的生存资料不是从自然界现成得到的,而是通过改造自然对象的活动来获得。人由于受自身的认识能力和社会条件的限制,造成人对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人与自然是伙伴关系,人类应该调节自身行为,积极寻找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和途径,使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获得双赢。  相似文献   

17.
现代"文明"意指人类在追求个人道德完善、维护公共利益与秩序、正确对待自然等方面精神财富的总和,涵盖个体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我们所说的生态文明既有一般意义上人对自然的尊重与保护,亦包括个体自我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社会关系的生态文明。而本文所言的心态文明是指个体之心在本然向善的基础上,通过个体的努力,提高自我的心理层次,形成完善的人格修养和精神素质,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促进个体身心健康、人际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三个方面的协同发展,最终实现人类社会长期可持续性的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18.
自然是人类的根 ,是人类的栖息之所 ,人类要维持自己在自然界中的持续存在与发展 ,就必须把握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1.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内涵要想使人类在发展的进程中不存在发展的“极限” ,就必须从现在开始认真节制自己的发展实践 ,约束人们对自然开发 ,向大自然索取的方式与限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开发自然 ,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 ,生活条件日益优越 ,但同时也对自然造成了空前严重的伤害 ,使人类自身面临着深刻的危机。因此 ,为了子孙后代的利益 ,我们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 ,设法使人类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著作的文本解析,以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和共产主义维度为基础探究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人与自然的本质的统一和人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复活的统一——"两个统一"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的人文关怀,最终用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指导当代社会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和发展持续型社会。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个部门法,"环境法"比传统的"环境保护法"称谓更科学;"环境法"应以"人类利益"为中心,"生态利益中心论"不妥当;环境法调整环境保护关系,而不是调整所有"与环境有关的人类行为";环境法通过调整人与人的行为关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不直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