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我们党和政府为了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正确评价其任期经济责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而实行的一种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制度。现阶段商业银行正处于重组改制的关键时期,加强银行内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杨群 《求索》2012,(2):32-34
世界各国对于银行监管机构的赔偿责任,规定有所不同:有些国家采取直接豁免责任和行政赔偿的方式,有条件地免除银行监管机构的法律责任;另有一些国家则按照一般侵权责任进行追究。在中国,对于银行监管机构的民事责任采取行政赔偿的模式。另外,中国银行监管机构的民事责任制度在立法规范、赔偿范围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中国应当借鉴境外的成熟经验,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修订相关法律,完善银行监管机构的赔偿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3.
数字金融飞速发展与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承担紧密相关。文章基于24家上市银行2013-2020年季度平衡面板数据,研究银行外部数字金融发展环境和公众对数字金融发展的关注对银行社会责任承担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市场环境与公众关注双重视角下我国数字金融发展对银行社会责任承担水平的影响均存在U型特征。非银部门数字金融发展对银行社会责任承担的影响存在由竞争挤出向技术溢出的转变,呈正U型特征;公众数字金融关注度对银行社会责任承担的影响则呈倒U型特征。当前,我国非银部门数字金融发展对银行社会责任承担的影响处于正U型的左侧;而公众对数字金融关注度对银行社会责任的影响已经跨过拐点处于倒U型的右侧。从长期来看,数字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承担的促进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相似文献   

4.
正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若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您身边的银行,可信赖的银行"这一口号是工商银行的服务标准,作为国有银行,他们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所以  相似文献   

5.
金融是一国的经济命脉,而银行是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金融单位。存款取款、投资借贷,银行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老百姓的生活也密切相关。因此,银行场所的安全保卫工作是来不得半点麻痹疏忽的。责任重于生命,这是银行保安的忠实信条,站岗巡逻、处突辅警,他们的纪律更严明,任务更艰巨,部署更周密,风险更高。日前,记者用两天时间分别走访了北京市怀柔区及阜成门地区的银行网点,具体了解了银行保安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队员们严谨的作风、规范的勤务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怀柔:银行保安是一面旗帜风景秀丽的怀柔区是北京城郊的…  相似文献   

6.
企业的责任     
《研究与交流》2004,(1):41-41
要回答企业应否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我们必须回到逻辑的原点,回答清楚一个问题:企业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如果企业的本质属性包含社会责任的因素,则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反之企业就不必承担社会责任。那么企业的本质属性到底是经济组织,还是社会组织呢?我们从历史和逻辑两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白迎春 《前沿》2013,(16):66-67
证明责任的概念作为证明责任论的基础,它的模糊性不仅影响证明责任论的发展,更是影响司法审判中正确分配证明责任。通过对证明责任的本质和容易与其混淆的提出证据的责任(提供证据的责任)的性质进行分析,论证:有必要严格区分“证明责任”与“提供证据的责任”以及区分。  相似文献   

8.
宋育英 《世纪行》2008,(12):3-4
把政协的责任与党、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是人民政协的光荣传统。顺应时代要求,做历史发展的推动者、促进者,是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的神圣责任。在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冲击和负面影响的关键时刻.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和机遇的时候,我们政协组织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与党同心,为国分忧,把政协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团结和凝聚各界人士克难奋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强大力量。因此,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牢记责任.任何时候我们都不放弃责任,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忠实践行责任。  相似文献   

9.
浅谈责任     
张建军 《前进》2008,(11):48-48
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表达了数千年一脉相承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恪尽职守,利居众后,责在人先,是志士仁人薪火相传的思想标杆,是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0.
女性的社会责任全国人大常委、华侨委第一副主任、中纪委委员万绍芬随着我国妇女社会地位日益提高,妇女在各条战线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妇女已成为世界上妇女就业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女性对家庭负有重要的责任,但家庭责任仅仅是女性社会责任的一个方面,随着社会的...  相似文献   

11.
责任的召唤     
什么是责任? 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中国保安》2012,(4):3-3
《保安服务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施行两年有余,保安行业并没有出现热气腾腾、风生水起的景象。在贯彻落实《条例》的过程中,行业所表现出的“理性”有其主客观存在的原因,保安行业不同于其他服务业,有其特殊性,理性的运筹是为了未来的脚步迈得更稳更快。在改革的关键时刻,责任,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美国文学家爱默生说:“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个人需要责任.因为责任让人得到信誉;家庭需要责任,因为责任让家庭充满爱社会需要责任,因为责任让社会和谐稳定地发展。许许多多的成功人士用智慧和汗水诠释了“责任”的真谛——责任是一种担当,是一种付出,也是一种坚持。他们不仅给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也教会了人们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人。“三鹿”的不负责任,危害了多少婴幼儿?“双汇”的不负责任,又让多少人产生恐慌?三聚氰胺、瘦肉精、苏丹红、地沟油……人命关天,“血淋淋”的事实,全部由于不负责任所致,而这些严重后果在生产生活的其他领域也并不鲜见。  相似文献   

13.
责任的回应     
如果说,人大代表的建议承载的是代表对人民的责任承诺,那么,建议的办理不仅是对人大代表责任的回应,更是对人民群众的负责。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共收到713件建议,这些建议办理得如何?  相似文献   

14.
《公安研究》2010,(9):96-96
刘新民在《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撰文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以开放性、多层次、立体式为特征的责任体系。作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主体,企业必须对所有者、雇员及其他外部人三类利益相关者承担起社会责任。企业应当在自身利润最大化与公司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协调一致的基础上,为其对社会造成的正负外部性影响做出积极回应。我国现有诸多法律均体现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面对责任     
风筝都牵着一根长长的线。它可以升得很高,很高,它可以飘得很远,很远,但决不可挣脱那根线。人何尝不是这样?人活着有一样东西无法逃脱,它扣动着你的心扉,使其不能停顿,它压迫着你的肩膀使其不能轻松,它催促着你的步履使其不能懈怠,它的名字叫责任!责任闪灼出的光芒来自英勇的献身,可是保安人员如何来面对责任呢?有许多同志面对工厂、公司所面临的种种困难流露了怨气,不时地能够听到“混吧”,保安队伍是否能在市场经济中运行,那是公司领导的事,咱保安员就是听摆弄的,有的人对前途、理想这些神圣闪光的名词,做了这样的新注…  相似文献   

16.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有两个端点:一个端点是企业;另外一个端点则是社会。我们可以从企业这个端点去思考企业是否需要承担社会责任以及(假如需要的话)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我们也可以从社会这个端点去思考企业是否需要承担社会责任以及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7.
政府对公众负责是责任政府的根本要求.以尽量少的行政投入提供尽量多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是责任政府基本的表现形式。分析行政成本是对责任政府的基本要求.控制行政成本是实践责任政府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通过营造公众关心、官员担心的氛围,实施政务公开、公众知情的制度,完善绩效考核、监督严惩的救济等举措,控制政府合理运用行政成本承担责任,进一步促进责任政府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孙维 《公安研究》2014,(10):74-8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纵观公安工作全过程,责任不仅贯穿于始终,而且体现在公安机关的各个环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公安机关要不断深化警察责任体系建设,通过明晰责任目标、培育责任文化、养成责任担当、提升责任能力、严格责任落实、推行责任激励,真正肩负起国家政权捍卫者、平安中国建设者、公平正义维护者、群众权益保障者的重要职责和使命。  相似文献   

19.
《公安研究》2014,(4):93-93
曹桂芝、郑玉兰在《湖湘论坛》2013年第6期撰文认为,诚信社会建设不只是政府的责任,公民在其中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公民所负责任源于公民身份之内在要求,以及政府责任的有限性,并由此确定了公民责任在于:一是要身体力行,坚持诚信从自己做起;二是对他人尤其是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负有诚信监督责任。  相似文献   

20.
证明责任的适用条件,是指在事实认定出现何种情形下,才发生证明责任的适用。大陆法系认为只有在要件事实真伪不明的情形下,才发生证明责任之适用。英关法系证明责任的适用条件则是未能说服事实裁判者。在对两大法系不同理论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得出观点为:证明责任的适用条件应是对待证事实承担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未能证明该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