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政府信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任,是连接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政府信任反映的是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即民众对政府行为的认同。目前,对政府信任度的下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政府信任已经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造成政府信任度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既有政府自身能力的不足,又有公众对政府过高的期望等等。正确认识政府信任问题并提升政府信任成为政府再造工程的一个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2.
重建公众与政府间的信任关系:西方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时代,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水平在世界范围内都呈现出衰退趋势。西方学者的研究文献显示公众对政府信任水平的下降是一个由绩效、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因素等诸多原因所导致的复杂现象。为消除政府的“公众信任赤字”,西方国家在重振公共机构活力的“政府再造运动”中通过建设掌舵型政府、合作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电子化政府以及廉洁型政府等举措以期能够重建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和谐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3.
政府诚信是公众与政府良性互动的支点,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和谐社会与诚信政府建设的互动关系,总结政府诚信缺失的表现及根源,提出了和谐社会背景下诚信政府的构建途径,对我国当前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协调发展作了有益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4.
目前,政府信任是西方学术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它已经成为政府改革处方的基础,而国内学者对此关注和探讨的还不多。一个理性的政府应该选择与公众建立良好的政治互动关系。就政府信任的产生而言,政府信任高低与否的根本原因在于公众对政府的认知与公共期望之间的偏离程度大小;就政府信任的效能而言,政府信任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5.
论政治文明视野下的政府信任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文明是政治发展的成果,其理念、制度和管理方式直接体现和促进着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关系。政府信任来源于政治文明的成果,也是衡量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和谐的政府信任关系也为政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注入了生机。  相似文献   

6.
关于政府信任的分析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信任对于政治系统的秩序维持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个理性的政府应该选择与公众建立良好的政治互动关系。就政府信任的产生而言,政府信任高低与否的根本原因在于公众对政府的认知与公共期望之间的落差大小;就政府信任的效果而言,政府信任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功效。  相似文献   

7.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取得政治合法性的内生要求,既体现了政府使公众信任的能力和程度,同时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是公众衡量和评价政府履行职能状况的重要指标。提升政府的公信力,迫切需要政府通过有界行政、依法行政、透明行政、诚信行政和责任行政来规范自身的行政行为,这是政府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涂永珍 《学习论坛》2005,21(7):14-16
要使政府真正诚信于民,目前迫切需要在全社会培育一种契约文化所蕴含的平等、自由、人权、诚信、协作等人文精神的法治理念。因为政府诚信的核心就在于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政府对公众的信用,它以否定身份等级制为前提。而在我国现实生活中,由于受传统法律文化思想的影响,种种形式的“官本位”思想、等级观念依然存在,不仅政府官员的道德自律不大可能,  相似文献   

9.
政府信任对政治系统的秩序维持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理性的政府应选择与公众建立良好的政治互动关系。就政府信任的产生而言,政府信任高低与否的根本原因在于公众对政府的认知与公共期望之间的落差大小;就政府信任的效果而言,政府信任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功效。理性的政府要有意识地使人们能够从内心深处"回忆"起国家的民族精神或对政治制度中的基本原则的崇敬之情,巩固执政的合法性基础;要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亲和力和接近感,实现有机的"社会团结";要尽力以较低行政成本取得较高政治生产力,提升政府政治声誉,提高政府施政绩效。  相似文献   

10.
在民主政治条件下,公众信任是关乎一个政党和政府命运的关键因素。转型期的中国地方政府面临着公众信任弱化的严峻挑战。通过对政府官员的调查访谈显示,腐败是当前影响公众与地方政府的信任关系弱化的最主要原因,而比较严重的腐败形势以及公众对腐败的高容忍度是隐藏背后的深层根源。  相似文献   

11.
政府的行政体系和市场体系是控制社会、影响社会的最大的两股力量。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政府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体系在创造和提升国家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个民主的、负责任的、有能力的、高效率的和透明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对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将政府的能力同时界定在管理社会、服务社会、培育社会这三个方面,才能使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建设节约型政府理念的核心意蕴就是政府与自然的和谐。广义的和谐社会也就是一种政府与自然和谐的社会,既包括政府如何引导社会改造与利用自然以实现自身存在与发展的需要,也包括政府如何引导社会改造和完善自身以遵循和顺应自然的需要。构建政府与自然和谐的路径主要在于强化政府的节约意识和建立健全政府的节约制度。  相似文献   

13.
服务型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一种新的政府治理模式,强调以公民为中心,具有服务性、法治性、有限性、透明性和高效性的鲜明特征。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制度平台。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从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实现根本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承担着创造、维护、监控等重要责任。建设新型政府,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发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主导作用,推进和谐社会构建的进程。通过转变管理理念、管理范围和管理方式,加快建设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新型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超大社会视角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大社会是中国最大国情。以超大社会的视角研究中央与地方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中国历朝各代的兴衰,当今世界其他主要大型社会的集权与分权的权衡,为构建适合超大社会发展要求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提供了足以借鉴的智慧。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央与地方关系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实现中央与地方权限的集分平衡。  相似文献   

16.
政府引导舆论的能力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由于新闻素养的缺乏,我国政府官员在应对媒体时出现本领危机和知识恐慌,应从提高适应媒体能力,塑造政府良好形象和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等三方面来提高政府官员的新闻素养及应对媒体的能力,从而加强政府对舆论的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17.
WTO规则是针对各成员国政府制定的,中国已经加入WTO,势必要求政府尽快转变职能。中国政府的职能转变虽有进展,但在处理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上还着许多不符合WTO规则的地方。为此,中国必须按照WTO规则的要求,针对政府职能转变中存的问题,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实现政府职能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8.
当前“公务员热”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一现象一方面有利于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社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为此,必须通过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完善公务员制度建设、转变政府职能等来规避这一现象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9.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但不是万能的;政府的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也有缺陷。因此,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是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评价。廉政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廉洁的思想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