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年都有无数的“新官”上任,他们都要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考验,究竟该么办?是大胆决断,还是好说好商量?是否该着重于行动,即使这意味着要出错?是否一上任就该改弦更张,还是按兵不动?是不是要找一个智囊团,还是拚命地与大家沟通?分析形势。一些新领导上任第一天就着手制定计划。这算操之过急吗?不,实际上已经晚了一步了。在跨入新天地之前,如果你连自己想取得什么成就、你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可能遇到哪些主要困难等问题都没有一个总体概念,你还没有迈出第一步,现实准会给你当头一棒。此时,再做计划就为时已晚。你失去了回…  相似文献   

2.
“我真的是一个领导者吗?” “我真的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吗?” “我真的是一个大家认可的领导者吗?” “我能给下一代领导者什么样的忠告呢?” 尝过做领导的辛酸滋味的人,一定都反复问过自己同样的问题。相信每个领导者一定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独自留在没有开灯的漆黑的房间.看着窗外五彩斑斓的街景,苦思冥想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艰难抉择的一瞬间,不禁向幽暗的夜空抛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是父亲.这时候会怎么做?如果是我最尊敬的某某人,在这种情况下,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领导力只听命于性格决定论吗?你服务过的最好的领导是谁?——为什么?你服务过的最不好的领导是谁?——同样的问题,为什么?想一想,再回答。在思索前两个问题的时候.很多好的领导的形象会在你的脑海中浮现。而且你很可能会在内心用这样一些词对他们加以描绘,诸如:称职、值得信赖、积极、可靠、关心下属、乐于分享信息等等。而对那些不好的领导,如果也要找一些词来加以概括的话。估计你会列出这样一个清单,上面都是一些负面的词语:不称职(或仅只是“部分称职”)、悲观、不体恤下属、信息独享……对这两种类型的领导。  相似文献   

4.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领导干部身上有千斤重担,如果没有一种昂扬的精神状态,就很难胜任本职工作、有所作为。但在现实中,也确有一些领导干部精神萎靡不振。他们有的思想僵化,墨守成规;有的安于现状,工作缺乏主动性;有的掰着指头算、盯着位子干,刚提职时精神振  相似文献   

5.
《中国残疾人》2006,(1):40-41
为什么讨论幸福?我们真的很幸福吗?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感到很幸福的!难道不是吗?有的时候我们很认真,总会想想存在世界的含义;而有的时候又想想有时候活着不要太认真,太认真也会累的!都说幸福是要靠自己争取的要靠自己把握的,其实我们不需要考虑是否幸福,而只要确定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个属于自己的生活,属于自己的空间,我们活着是否更快乐些,更明白些什么。明白自己的价值所在,明白每个人来到世界上都有他们自身的说法,明白其实所有的一切都是包含着幸福的!不需考虑如何得到幸福,只需明白地活着。  相似文献   

6.
姬建民 《前进》2008,(3):56-56
说话是人类生存交流的需要,人类为了生存也才产生了语言。 不论是领导还是平民,每天都要说话。平民说错话是常有的事,但容易被人理解。然而,如果领导说了错话,就不大被人们原谅。实际上,要求领导要讲真话、讲实话.也要允许领导说错话。因为,世上原本就没有说话的“把式”。  相似文献   

7.
从来没有想到过要当作家,也从来没有想到这辈子竟同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写了一些文章,还突发奇想用文言做了二百多篇寓言,引起了读者的兴趣,所以每被问到是否有家学渊源?是否从小有过专门的训练?然而我没有,这可能使发问者感到失望。虽说父亲教了一辈子语文,但他对于孩子的学习始终不曾给予特别的关照。我只记得五岁的时候,他教我背过一首诗,当初咿咿呀呀背了下来,可全然不懂它的意思,直到读罢初中,自己找了本《唐诗三百首》乱翻,这才知道那首诗是杜甫的《蜀相》,也才知道我按音死吟硬唱的七言八句是哪几个汉字。还记得…  相似文献   

8.
有的时候,应聘时的一个小细节就决定了你的成败。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说.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对应聘者的技能往往有很高的要求,除此之外.一些公司还会看应聘者是否认可他们的企业文化。而不同的企业文化,又决定了他们在用人时有不同的考核侧重点。有人曾把求职和相亲做过类比.其实,找工作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让对方看上眼,那么,对于不同企业的细节偏好,应聘者可要留意了。  相似文献   

9.
《民主与法制》2010,(14):66-66
孙某是某公司职员,由于公司生产规模扩大,需要引进一些新的生产设备,公司决定向银行贷款。公司领导知道孙某的朋友陆某在某银行信贷部工作,就让孙某跟陆某打个招呼。当天,孙某就跟陆某打电话说,公司需要贷款,过一段时间公司领导可能会跟你联系。后来,孙某对公司是否贷款以及贷了多少钱都没有过问,也没有再跟陆某联系。贷款到期后,该公司并未偿还贷款,陆某便找到孙某,称孙某是这笔贷款的保证人,该公司不偿还贷款,应该由孙某代为偿还。请问.孙某是否应当代为偿还该笔贷款?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有的人总能负责比较重要的工作、得到领导的赏识,是因为他的业务能力超人、经验丰富吗?不尽然。一个人在职场上是否吃得开,还与能不能和大家打成一片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1.
近比年来.农村剩余劳国大量涌入城市.有的进工厂做零工.有的摆小摊做生意;有的凭一技之工搞服务.有的干个体户当老板.的有搞承包、租凭“借窝下蛋”。这些人由于生活、劳作的环境变了.方式变了。条件变了.已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但是由于他门的户口还在乡下,城里人享有的一些待遇和权刊还和他们无缘、他们又不能算是真正的城里人.处于半城半乡的共有状态.因而被称故城市“边缘人”。这些“边缘人”有广州、上海、南京、杭州等南方发达都市已达百万,在北方一些欠发达达都也达数十万人.即使在一些小小的县城也达万人之众.…  相似文献   

12.
著名歌星拉住在一座意大利式别墅里。有一天,歌星拉被发现死在家中,警探到现场调查,竟找不出任何凶器和指纹。但细心察看之后,隐约看到一些鞋印。经过进一步调查,了解到当天只有两个女子在别墅附近出没过,其一是穿旗袍,另一个穿和服,此外就没有什么人经过了。她们是否进入过别墅呢?这就没有人注意到了。纵使这么小小的线索,聪明的警探已经很快地找出谁是真凶了。亲爱的读者,你知道谁是真凶吗?你的根据是否与警探的一样呢?请您当探长 寻找真凶  相似文献   

13.
王淑合 《人民公安》2009,(19):58-59
民警来信: 我在刑警队已经干了十二年.在工作中我是拼命三郎.总是冲在危险的第一线,大大小小的案件也破了不少.得到群众和领导的好评,但我获得的好像只有停留在口头上的表扬.既没有职务上的晋升.也没有待遇上的奖励.有的只是无限的付出.我付出得太多太多.甚至现在身上还留有多处伤疤。我不明白,为什么我这样的人却没有晋升的机会?我的工资收入远远低于我的付出?朋友有时候也会拿这个“寻开心”.妻子也埋怨我出力不讨好。我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4.
八十年代后期,旅居境外的苗族开始回到文山等地来寻根访祖。这些外籍苗族.不仅回来寻根访祖、探亲访友、作学术考察,有的人还捐资办公益事业,乐意为文山的经济发展,提高文山人民的文化作一点贡献。为什么文山这块边睡之地王。此吸引境外,特别是旅居欧美的苗族呢?原来他们的祖籍在中国、在开化(今文山)。这些苗族虽然已经远离中国,侨居异国他乡几多代人,但是他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祖籍,一代一代地口口相传,至今,开化这个古地名仍然率地铭记在境外苗族每个人的脑海里。不仅如此,他们还知道,他们的祖宗离开中国仅仅五至七代人…  相似文献   

15.
《精神文明导刊》2005,(11):49-49
墨西哥总统福克斯曾应邀到一所大学演讲,一个学生问他:“政坛历来充满欺诈,在你的从政经历中有没有撒过谎?”福克斯说:“不,从来没有。”台下的大学生们开始窃窃私语,有的还轻声笑了起来,他们知道,每一个政客都会这样表白,他们总是发誓,说自己从来没有说过谎。  相似文献   

16.
王艳群 《今日广西》2007,(14):19-20
尚在工作岗位上的人们对职业幸福有着无数的心灵感怀,但对于还没有参加过工作义即将走出校园的毕业生而言,他们又对职业幸福有着怎样的期待?如果毕业了,找不到工作,拿什么来谈职业幸福?他们却是最急于寻找“职业幸福”的一族.有着自己心酸的求职经历和不尽相同的看法与想法。  相似文献   

17.
黄文伟 《当代广西》2007,(19):28-29
花山岩画就像是一本还没有被破译的天书,至今还有许多令人无法解开的谜:花山岩画所传达的内容是什么?在两千多年前生产力水平不发达的情况下,在这高耸陡峭的岩壁上,这些图像是怎么画上去的?他们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去画?有何目的和意义?岩画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为何色彩如今还能如此鲜艳?古人用的是什么颜料?这一系列的疑问直到现在还没有找到令人完全信服的答案。  相似文献   

18.
妻言逆耳     
张新民 《现代领导》2004,(12):42-43
人近半百.几乎都是在赞扬声中度过的。父母没有打骂过我.老师没有批评过我.领导也一没有指责过我。从小到大.听到的是乡亲们的夸奖.领导的鼓励。同事们的赞许.下级的好评.朋友的抬举。听到的好话越多.就越爱听好话.越想听好话.而且只听得进好话。如果什么时候没有人赞扬,似乎少了一点什么.于是借题发挥.以引出别人的一点赞词.求得心理上的满足。唯有在家里,妻子的话却是那样尖刻.那样挖苦,常常弄得我无地自容,气得我脸色发紫血压上升。  相似文献   

19.
学校领导要善于掌握每个教师的心理状况,才能扬其所长,避其所短,才能心理交融,互相尊重,融洽相处,才能达到调动大多数人的积极性的目的。本文试从教师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征方面谈谈对教师心理状态的认识。一、从年龄特征上掌握教师的心理状态青年教师,刚参加工作或参加工作不久,往往处于眼高手低状态。比如听人家发言,觉得没水平,要自己发言又懒得开口;听人家上公开课,觉得差不多,要自己去上,又不知如何讲起。青年人,一般都有一股“世上无难事”的进取心。因此,他们最怕被人误解,被人瞧不起,他们的上进心、自尊心特别强。如果遇到了暂时不甚明了的问题,他们会偷偷地钻研,把问题弄清楚;如果被领导误解了,会带来很大的思想波动,非要讲清楚不可,此时,领导若是听不进去,抗逆心理立即产生;如果被人瞧不起,则会产生这样的心理,你瞧不起我,我还瞧不起你呢!  相似文献   

20.
你说我说     
《今日海南》2008,(2):9-9
民生涉及到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和权益保障,它也渐渐成为考核官员执政能力的一项指标一个党政官员,如果连民生问题是些什么,部说不清楚,回答不了人民代表的提问,可见民生问题在这些人的思想深处有多少分量?!也说明他们没有认真学习十七大报告,和学习过胡总书记的一些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