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官之道     
陈克鑫 《湘潮》2008,(10):48-49
读毛泽东阅明笔记小说作的两条批示悟做官之道。沈廷松的《明人百家小说》收录了方大镇的《田居乙记》,其中记录了战国时魏公子牟东行时送穰侯的一段话:你知道,“官不与势期而势自至乎?势不与富期而富自至乎?富不与贵期而贵自至乎?贵不与骄期而骄自至平?骄不与罪期而罪自至乎?罪不与亡期而亡自至乎?”穰侯说:“善,敬受明教。”毛泽东欣赏,  相似文献   

2.
国英 《唯实》2000,(3):72-72
有些腐败分子是“腐”而不“败”,这一点,报刊已有文章论及。意思很好懂,是说一些人贪污受贿,腐化堕落,但却未曾败露,因而也未得到惩处,坐稳了官位,立于不败之地。 “败”而不“腐”是我的发明。不,是我对客观事实的概括,只能叫发现。什么意思呢?一些腐败分子“败”了,被查处了,被绳之以法了,但却一点未腐烂发臭,而是风采依然,风光不让昨日。一方面,在经济上依然潇洒。他们“下山”之后马上被聘为什么经理、顾问,每月俸禄不比当官少,且仍是进出小汽车,手拿大哥大,天天往来于餐厅、桑拿,酒酣耳热之后,引吭高歌,赢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华夏大地的反腐败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一个个腐败分子被绳之以法,一窝窝贪赃蛀虫落入法网.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人们所深恶痛绝的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甚至出现扩大和蔓延趋势,一些腐败分子顶风作案的事件屡有发生.怎样治理才能更为有效?笔者认为,盛世治贪,需用重典.  相似文献   

4.
“民不举,官不究”,这是我国古代封建官僚的一条为官原则,这种为政之道当然应该受到批判。然而时至今日,有极少数机关和部门的领导干部却连这一点也做不到,而是“民举,官也不究”,有的不但不究,甚至还对被举报者不断给予提拔重用。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民举而‘官不究’”的情况呢?应该说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腐败分子较为狡猾。他们往往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说  相似文献   

5.
朱元璋治国,有许多不敢恭维之处,但他的戒奢之举却值得称道. 朱元璋得天下后,手下人将陈友谅的一张镂金床弄来送给他.朱元璋说:"这张床与孟昶的七宝器有何区别?"命人当场毁掉.这时,站在旁边的侍臣说:"陈友谅未富而骄,未富而奢,所以取败."朱元璋听了,立即斥道:"就是富了又岂可骄?显贵了又岂可奢?有骄奢之心,虽富贵岂能保?出富贵者,一定要抑奢侈、宏俭约、戒奢欲.即便这样,犹恐不足以慰民望,何况穷尽天下之技巧,满足一人之享受乎?其致亡者宜也.覆车之辙,不可蹈也."  相似文献   

6.
朱元璋治国,有许多不敢恭维之处,但他的戒奢之举却值得称道。 朱元璋得天下后,手下人将陈友谅的一张镂金床弄来送给他。朱元璋说:“这张床与孟昶的七宝器有何区别?”命人当场毁掉。这时,站在旁边的侍臣说:“陈友谅未富而骄,未富而奢,所以取败。”朱元璋听了,立即斥道:“就是富了又岂可骄?显贵了又岂可奢?有骄奢之心,虽富贵岂能保?出富贵者,一定要抑奢侈、宏俭约、戒奢欲。即便这样,犹恐不足以慰民望,何况穷尽天下之技巧,满足一人之享受乎?其致亡者宜也。覆车之辙,不可蹈也。”  相似文献   

7.
常常见诸新闻媒体指斥犯罪分子“有恃无恐”。其语本意原为“因有倚仗而无所畏忌”。“恃”者何倚何仗?这就需要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综观众多穷凶极恶的违法犯罪分子,大都是有所“恃”,有恃则无恐。有人恃侥幸;有人恃愚昧;有人恃法盲;有人恃钱能通神;更多的人则是恃权势保护。“恃”者总归有二:一是恃胆傲法,藐视法律;二是恃势抗法,无视法威。唯其后者害莫大焉。不管犯了什么罪,只要朝中有官,执法机关有势,就可以逍遥法外,平安无事;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可以弄权渎法,入监了也能捞出来。可见,恃势弄险是最大的社…  相似文献   

8.
圣言愚蠢毛泽东少年停学在家,一晚,随手拿起上私塾时读过的一本论语,边看边记,突然几行大字映入目中: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可乎?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也!读到  相似文献   

9.
恭维     
黄健 《党员文摘》2006,(4):10-10
朱元璋得天下后,手下人将陈友谅(元朝朱年农民起义军领袖之一)的一张镂金床弄来送给能。朱元璋说:“这张床与孟昶的七宝溺器有何区别?”命人当场把床毁掉。这时,站在旁边的侍臣说:“未富而骄,未贵而侈,所以取败。”朱元璋听了立即斥道:“就是富了又岂可耳吞?显贵了又岂可侈?有骄侈之心,虽富贵岂能保?处富贵者,一定要抑奢侈、宏俭约、戒嗜欲。即便这样,犹恐不足以慰民望,何况穷尽天下技巧,满足一人之享受乎?其致亡者宜矣。覆车之辙,不可蹈也。”  相似文献   

10.
正十八大以来的打虎拍蝇风暴中,很多腐败分子都是因受贿罪而被绳之以法的。近年来,青海省检察机关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中,受贿罪也呈上升趋势。那么,究竟什么是受贿罪,我国法律对受贿罪是如何规定的?这些腐败分子又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呢?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的规定,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受贿罪社会危害性大、影响恶  相似文献   

11.
权力与约束     
对于掌握公共权力的人,历来有着不同的词语来加以描绘,并且总是有贬有褒。比如说“当官的”就有贬义,而“领导”就是尊称。“政客”一词,让人想到的是为官从政者如何诡诈狡猾、心狠手辣、厚颜无耻;而“政治家”,则让人想到运筹帷幄、经邦治国、为国为民的伟人。与对待金钱的态度相类似,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在对待权力的问题上,一方面有着“学而优则仕”的久远传统,另一方面又百般标榜不畏权势,自诩“天子呼来不上船”,其实也是骨子里想当官,当不成官时便说“不当也罢”,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客观地说,权力本身是“中性的”,问…  相似文献   

12.
当前,反腐的浪潮一浪高似一浪。一个个贪污、贿赂、挪用公款、中饱私襄的腐败分子被绳之以法。“公款吃喝”、“公款旅游”以及“三乱”等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丑恶行径也得到了有效治理。然而,正当我们反腐倡廉、惩腐扬善一路高歌时,一种不引人注意的腐败正在我们身边悄然滋生、蔓延且有愈演愈烈之趋势。他们打着为“公”的旗号,堂而皇之地利用公款进行犯罪活动,这就是“公贿”现象。“公贿”现象的高发领域“公贿”现象,在某种意义上讲,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尚未完善、市场竞争不规范、不公平的产物。在经济生活中,尤其是自19…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华夏大地的反腐潮声一浪高似一浪,一个个腐败分子绳之以法,一窝窝贪赃蛀虫落入法网。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人们所深恶痛绝的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甚至出现扩大和蔓延趋势,一些腐败分子顶风作案的事件屡有发生。怎样治理才能更为有效?一、统一认识,猛拳出击。要克服认识上的误区。一曰反腐败影响经济建设。一些地方借口发展地方经济,支持和怂恿一些社会丑恶现象滋生蔓延,甚至提出“无奸不商”、“繁荣娼盛”,制假售假、走私贩私、偷税漏税、骗税等案件时有发生,一些地方党委政府以发展地方经济…  相似文献   

14.
在党风廉政教育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不能让商品交换的原则渗透到党内政治生活中来”。这是针对党内的一些腐败分子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权钱交易的违法犯罪行为而告诫广大党员的。那么,什么是商品交换的原则?党内腐败行为是不是商品交换原则渗透的结果?如何理解商品交换原则与党风廉政建设的关系?本文试对以上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看到一则消息,说的是江苏省有4名靠“卖官”发财的县以上领导干部被绳之以法,其中两名被判处无期徒刑,另外两名的刑期,也都在10年以上。说实在的,靠“卖官”发财的人,早就该有这样的下场。这就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想当初,这4名“卖官者”,都是红极一时的市、县委“一把手”,算得上炙手可热的“实权派”。他们的权力,本来是党和人民给的,按理说应当上为党分忧,下替民解愁,可他们却利令智昏,偏不这样做,而是笃信“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信条,把“要想富,动干部”作为生财之道,凭借手中的权力,干起权官交易、以权谋…  相似文献   

16.
监督与制约     
陈希同、王宝森等一批身居要职的腐败分子纷纷被反腐败利箭射下马来,受到法律的惩处。但值得深思的是这些腐败分子为什么在犯罪期间贪污受贿能频频得手,奢侈挥霍能随心所欲,而且这些犯罪行为大多是在查处其他案件时才被牵连出来。究其原因,是对这些腐败分子手中的权力缺少有力的制约机制,使有限的权力变成了无限的权力,为公办事的权力变成了为己谋私的权力。党中央一贯强调党风廉政建设要“标本兼治”,让权力接受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但有一些独断专权的领导干部,大事JJ、事个人说了算,对上吹瞒,对下欺压,使群众不敢…  相似文献   

17.
怎样看待有位的喜与忧,不仅是每一位为“官”者必须首先面对和回答的问题,而且是检验其为什么当“官”、当什么样的“官”、当“官”追求什么的试金石和分水岭。当然,有位是可喜的。在人生的征途上,一个人获得某个级别的位置、掌握一定的权力,一方面使他拥有了更好地践行“三个代表”和为人民服务的平台,另一方面又是他事业有成的标志,是其追求新的奋斗目标的起点,有利于他更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华。既然如此,云胡不喜?一个人在得到“官位”、获得某种权力的同时,也承担了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责任重于山。唐朝岑文本被提升为中书令,不但没高兴…  相似文献   

18.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早在1988年1月就被写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惩治贪污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中,但这个名词真正为人们所熟知,则是在1997年新《刑法》实施之后。近年落网的腐败分子,即有不少被控犯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原东方市委书记戚火贵,受贿1876万元,而“来源不明”的财产达千万元;原玉林市委书记李乘龙,受贿四百余万元,“来源不明”的财产达700万元;原湖南省建筑总公司副总经理蒋艳萍,贪污、受贿三百八十余万元,“来源不明”的财产达四百九十三万余元……真是“来源不明”么?对一些腐败分子而言,由于送钱送物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贪官落马后,妻子跟着受"牵连"的案件越来越多。为何揪出贪官会带出妻?我觉得这与一个女人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身为一个女人,谁不想有个权势显赫的老公?谁不渴望荣华富贵的生活?但是,当女人一旦成为"官太太",其生活肯定会受到官场各种磁力的影响和辐射。特别是当"官老公"随着权力的增大、私欲的膨胀,逐渐沦为贪官的时候,妻子的思想防线也可能慢慢被"同化"。主要  相似文献   

20.
魏征论廉政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上好奢靡而望下敦朴未之有也贵不与骄期而骄自至富不与侈期而侈自来臣愿当今之动静必思隋氏以为殷鉴则存亡治乱可得而知若能思其所以危则安矣思其所以乱则治矣思其所以亡则存矣近忠厚远便佞杜悦耳之邪说甘苦口之忠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养居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赏不遗疏远罚不阿亲贵以公平为规矩以仁义为准绳考事以正其名循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