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大学生信仰宗教已经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现实,表现为信教大学生所占比例不高,但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信教大学生中虔诚的宗教徒居少,出于好奇而盲从宗教者居多;信教大学生思想状况总体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消极倾向。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宗教本身的因素。加强高校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和信仰教育,积极开展高校统战工作,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的信仰问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战略问题,也是关系到国家教育方针的大是大非问题。通过对湖北省13所高校大学生进行的抽样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目前高校信教学生比例不高,但绝对数不少,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学生在宗教信仰上具有继承性、盲目性、功利性等特点;大学生信仰宗教受社会、家庭、教育、自身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高校在应对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时,应深刻认识学生信仰宗教问题的本质,采取建立高校宗教管理工作机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思政队伍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尽管传教现象在大学校园已经较为普遍,但绝大部分大学生对传教行为有较强的抵抗力和辨别力。绝大部分大学生没有涉猎过宗教典籍,没有参加过宗教活动,对宗教知识的兴趣程度不高,参加宗教活动的意愿不强,由此表明绝大部分大学生较少受到宗教的影响。共产主义是大学生精神信仰的主流,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信仰图景呈现出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格局。宗教并未放弃争取大学生,对此要加大对高校传教现象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和宗教观的教育,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积极教育引导有信教倾向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4.
在高校宗教文化热背景下,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信仰教育研究》课题组在山东省七所高校进行调研,深入探讨宗教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影响,并提出以下对策:面对宗教等非马克思主义的挑战,要精心规划应对路径和对策;完善领导格局,明确定位和责任;注重人文关怀,尊重信仰教育规律和学生实际;改进课堂教学,增强思想政治课功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生活化、常态化。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辽宁省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统计分析结果,归蚋出目前高校大学生倾向信教人数比例偏高、信教原因多是出于精神需求、信教具有盲从性、对待信仰者态度比较宽容、接触宗教的渠道多样化、对于信仰问题出现错误认识等现状;并从大学生自身、家庭、社会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人数占有一定比例,且具有以下三特点:宗教信仰呈多元化;分布上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性;宗教信仰存在一定的民族性特征。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宗教信仰存在的长期性、复杂性,创新信仰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扬弃民族宗教文化以及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等,才能真正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信仰,培育和谐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7.
从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角度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始终把培养大学生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其神圣职责。通过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及原因的分析,高校可以从客观认识宗教、教育者观念的更新、教育目标的重塑、改进信仰教育的内容及形式等方面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8.
基督教信仰已成为在校大学生多元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和信仰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身心成长产生一定影响。继承家庭信仰传统是大部分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主要动机,很多大学生在信教之后,对社会体现出乐观、包容的态度,在意志力和自制力方面有所进展。但有的学生信徒因过分倚重教义,在人生观上产生了宿命论思想,把社会进步的希望寄托于宗教的传播,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片面、简单等。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尊重、关怀与管理并进的原则,依法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事务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宗教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宗教信仰在重庆各高校渐趋火热,部分学生甚至把信仰宗教当作是一种潮流与时尚。通过对重庆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进行实证调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校园文化软实力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提出既要利用宗教的合理内核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担当,同时也要规避宗教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消极影响,这有助于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1月20日,中共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公安部、国家宗教事务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的意见>([2007]16号文件),就做好高校的宗教工作做出部署.恰逢其时,徐州市委统战部、中国矿业大学党委统战部联合申报了<高校宗教问题研究>的课题.当前,宗教以不同的方式渗透到大学校园,致使部分学生盲目信仰,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因此,研究高校的宗教问题,对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现实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水平总体比较高,不可否认有些大学生受到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思想存在一些问题。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有利于引领大学生思想获得深入发展。具体采取的措施:一是学校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二是大学教师率先垂范;三是大学生自觉践行。  相似文献   

12.
基督教作为在高校中发展最快的宗教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对辽宁省部分高校学生进行调查,了解目前其信仰基督教的总体状况,分析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主 原因,总结基督教对当今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宗教信仰的角度,提出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方法,以及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际范围内传统宗教的复兴和新宗教的兴起,以及"宗教热"在我国国内呈现出的上升趋势,大学生信教现象正日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之一。只有在搞清楚究竟"什么是宗教,怎样认识宗教"这个首要问题,以及"当代大学生为什么会信仰宗教"这个关键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从教育上去认识和解决现阶段大学生信教出现的问题,积极引导信教大学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宗教热"在高等学校中也有所显现,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信仰产生一定影响。高校宗教工作,首先要对宗教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然后根据情况开展一系列工作。在开展大学生教育过程中,必须采取多种手段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内社会的发展日趋多元化,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趋势,大学生群体宗教信仰的扩散化等趋势日渐显现。随着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人数的增多,大学生信仰宗教的诸多问题也逐渐凸显,冲击和影响了大学生群体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以及科学的共产主义无神论信仰的建立。分析当前大学生群体宗教信仰问题在社会环境、学校思想教育工作和宗教传播等方面的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指导和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宗教文化信仰,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相似文献   

16.
当前,境外的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将西方意识形态、价值信仰渗入我国高校教职员工和广大青年学生思想意识中的活动日益频繁,他们对我国高校进行意识形态和价值信仰渗透的渠道更为多元、形式更加灵活隐蔽,手段更加多样。对高校而言,要不断强化对大学生群体的宗教观教育,建好思想防线,抵御和防范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高校的渗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部分大学生对宗教兴趣增加、趋于认同。这既是宗教感染效应使然,也是大学生自身主观因素和社会转型带来的精神危机与价值迷茫的缘故,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化则是另一重要原因。因此,应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宗教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主的多元、和谐的信仰体系。  相似文献   

18.
从大学生宗教信仰看高校宗教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信教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表现为信教学生数逐年增多。选择基督教的人数增长较快。多数有宗教倾向的大学生,不遵从严格的宗教仪式,具有较大的可变性。造成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还有高校教育不够的原因。针对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高校学生信教人数不断增加,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大学生信仰宗教有其内在、外部原因,但高校是传播先进文化的地方,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宗教渗透在高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高校应该重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加强主流价值观教育,注重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营造校园文化等。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的信仰培养以培养学生在政治上、道德上、文化上、人生上形成科学信仰为主要内容,使青年学生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高等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国际环境,国内网络、经济改革、党员素质、宗教以及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对科学信仰形成的影响,努力通过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养,做好高校学生生涯规划、网络管理、社会实践等工作以实现高等教育的信仰培养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