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佳  周新辉 《传承》2015,(1):78-79
在马克思看来,理想社会的最高形式是共产主义社会。这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对未来的最高信仰。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条件进行讨论,可从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普遍发展生产力,提高全体人民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素质,劳动改革等四个方面着手,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对共产主义认识的理论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对共产主义“空想论”寻根溯源 ,提出从彻底否定现实的角度去具体构想未来社会的情节、从抽象的普遍理性原则和道德规定去认识共产主义理想的终极性、片面夸大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忽视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等等 ,都会导致共产主义“空想论”。只有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 ,才能正确认识共产主义 ,也才能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不动摇。  相似文献   

3.
汪金友 《前进》2013,(7):56-56
“七一”是党的生日,也是最容易让党员们想起理想的时候。因为在入党的那一刻,每个人都曾发出这样的誓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社会及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有了伟大的理想,才能有伟大的行动。  相似文献   

4.
于洋 《传承》2011,(22):38-39
马克思共产主义理想是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我们党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康有为的"大同"理想反映了中国早期知识分子渴望自由平等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理清马克思共产主义理想和康有为"大同"理想的关系,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赵志杰  宋晓光 《传承》2011,(8):38-39
马克思共产主义理想是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我们党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康有为的"大同"理想反映了中国早期知识分子渴望自由平等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理清马克思共产主义理想和康有为"大同"理想的关系,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是马克思后期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理论的最重要的贡献。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和论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论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对共产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原则作了全面阐述。马克思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阶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理想问题的误区及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是凝聚中华民族精神、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为这一理想的实现前仆后继、不懈努力,实现了几千年来最具革命性之变革。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仰是我们取得成就坚强保障。虽然今天我们已经开辟了到达共产主义理想的正确途径.但路遥途长,仍需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支持,方能为理想境界之实现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8.
一、什么是理想?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是怎样的?1.马克思主义认为,理想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精神现象。理想就是对未来的、可能实现的美好目标的设想。理想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未来性、可能实现性和美好性。所谓未来性,是指理想不是现实的东西,它是未来的目标。所谓可能实现性,是指理想是可以实现的,不能实现的东西不能称为真正的理想。理想是扎根于现实,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设想。所谓美好性,是指它比现实美好得多。美好就是更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将会给人民带来更大的利益和更多的幸福。人们常…  相似文献   

9.
依据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人与自然、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尖锐对立的客观事实,马克思主义在其创立之初便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两个和解”的思想,并把它作为共产主义在实践中的具体量度而一以贯之。为实现这一价值理想和社会进步的总体要求,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确证了彻底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主张,并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生态文明特征进行了原则性的描绘,包括负责任地对自然条件进行共同(联合)管理和使用、秉持张弛有度的生态生活方式、生态科学高度发展、在承认人类控制自然过程的有限性基础上规避自然风险等等。这些理论构思深刻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社会与人的内在统一性。深入挖掘共产主义基本原则的生态文明意蕴,既可以廓清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理论的生态诘难与误读,强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整体性,也能为新时期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新道路提供有益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李斌 《长白学刊》2009,(6):12-15
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不仅是一种社会理想,而且更是人类正在实践的社会历史活动。从共产主义理论产生的实践性、内涵的历史性、践行的时代性等方面可以充分说明马克思共产主义超越了鸟托邦,展现出生活世界的现实性,具有了现实可行性。它所具有的历史与现实维度对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起到了实际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其唯一信仰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区别于一切宗教信仰,就是它以事实为根据,以规律为基础,系统地回答了"它为什么可信"的问题。信念是人在内心确信不疑的某种观念。信念的坚定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解释这个观念的理论是否科学与深刻。共产主义信念奠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上,是深刻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必然结果,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逻辑结论。共产主义作为我们的信念在现实中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目标,是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方向,是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人们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不仅体现为对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向往与确信,更体现为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社会的公平正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等一系列的基本理念的信奉和遵循。以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长期性艰巨性否定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必要性是极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2.
理想是人对未来的向往和奋斗目标,信念是对理想所持的坚定不移的态度以及为理想而奋斗的热情、意志和决心。理想和信念往往并列,像灯塔一样照耀着共产党人前进的方向。当前,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加强党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逐步树立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理想。二、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认识共产主义社会包含的两个阶段,并归纳出两个阶段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要求学生懂得共产主义必然实现,要把远大理想同当前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三、教材分析本框虽只有一个框题,但它在全书中却占  相似文献   

14.
共产主义和大同社会是两种来自不同文化体系的社会理想,二者既有本质性差异又有特殊共通性,它们在特殊的历史际遇下共时态地出现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同时受到两种社会理想熏陶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理想建构的过程中,把两种社会理想创造性地结合起来,既坚持了共产主义理想的核心要义,又融进了大同社会理想的文化元素,开辟了一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差异融合的具体路径和特殊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源和逻辑依据就是共产主义理想,同时它又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差异融合的当代体现。  相似文献   

15.
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合理、是进步、最美好的社会制度。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是共产党人终生追求的最高目标。自(共产党宣言)问世一百多年来,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政党高举共产主义的旗帜,为实现这一目标进行了不屈不挠和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是共产党人改造世界的精神动力。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共产党员都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一、法轮功的启示最近,不少媒体披露,有为数不少的共产党员也被李洪志的歪理邪说所迷惑,参加了非法的法轮功组织…  相似文献   

16.
《世纪行》2012,(5):11-11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分析 调研组以武汉理工大学学生为对象进行调查问卷,实际调研状况如下:第一,绝大多数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少数大学生对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心不足。第二,绝大多数大学生认同社会理想对实现个人理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和谐社会的蓝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作了初步描述,认为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第120页)。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倡社会和谐”,“是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但是,“这些主张本身还带有纯粹空想的性质”[2](第304页)。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共产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的,阶级差别、…  相似文献   

18.
学术卡片     
"新人观"探新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指出:"当18世纪的农民和手工工场工人被吸引到大工业中以后,他们改变了自己的整个生活方式而完全成为另一种人,同样,用整个社会的力量来共同经营生产和由此而引起的生产的新发展,也需要一种全新的人,并将创造这种新人来".对此,唐仲勋、叶南客撰文认为,这里对"新人"的分析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种是相对于每个特定的历史时代中青年成员的过程而言,他们相对于上一辈人呈现出一种时代精神和新的生活方式,可称之为"时代新人";另一种是对社会未来的宏观构想,相对于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提出明天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中的人类的精神和生活方式,可称之为"未来新人".这两种"新人"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如果说,"未来新人"是人类生活进步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是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的希望。坚持对青少年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道德和共产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的“十二大”向全国人民提出的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伟大历史任务,给青少年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我们必须切实地加强这一工作。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是建设两个文明的需要。社会主义建设包括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的发展,大约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了,到目前为止,它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早就科学地预见到人类在消灭资本主义制度以后,一定要首先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然后再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人类最美好、最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