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方建中 《群众》2011,(12):42-43
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历史时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开启了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基于区域发展差异较大的省情,为了走出一条具有江苏特点的现代化建设新路子,省委书记罗志军强调了三大区域的协调发展,提出要实现“三大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格局更加优化,发展差距逐步缩小。”由此,把区域协调发展摆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位置,这将成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理智的声音和一个自觉的行动。  相似文献   

2.
蓝绍敏 《群众》2013,(7):19-20
从区域共同发展到区域协调发展,江苏区域发展的品质不断提升。新形势下,如何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我们编发一组专论,从产业结构、优势互补、极化带动和长效机制等角度进行交流探讨,力求虚实结合,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3.
孙志高 《群众》2023,(1):14-15
<正>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受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阶段等因素影响,江苏长期存在省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的苏南率先突破发展到新世纪以来的缩小南北差距,再到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功能区发展模式,一系列的区域发展战略有效推动和促进了江苏区域协调发展。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江苏要做好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大文章”,对我省区域协调发展指出清晰的破题方向。  相似文献   

4.
范金  袁小慧 《群众》2013,(7):20-20
江苏"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把区域共同发展战略深化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三大区域优势互补、互动发展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全面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这标志着江苏区域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着眼于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差距发展的现实,必须充分发挥区域内部优势,紧紧抓住长三  相似文献   

5.
媒眼     
《群众》2013,(9):I0063-I0063
江苏应重视空间因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经济论坛》杂志刊文:促进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要素流动、加强区域合作、引导区域竞争的政策制定执行中,重视空间因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并运用空间经济规律以更好地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是采取“蚕食”策略消融省内区域边界,  相似文献   

6.
王树华 《群众》2013,(7):21-22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必然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关系到"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统筹区域发展的关键,在于建立起能够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的长效机制,以培育和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永续动力。建立制度化的行政协调机制。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区域发展的差距问题,充分发挥政府的行政力量来统筹区域协调  相似文献   

7.
储东涛 《群众》2011,(2):76-77
1月9日,省委书记罗志军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只要有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省不论是行政资源,还是经济杠杆,都要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倾斜,向文化建设等倾斜。在新起点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江苏“十二五”规划提出的6大战略任务之一。为此,本期我们推出两篇介绍欧、美、日有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及美国关于提升软实力方面的文章。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冯树春 《群众》2023,(7):30-31
<正>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江苏沿海地区作为全省“1+3”重点功能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乃至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中最具成长性的板块之一,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日益突出,必须坚定自觉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谱写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相似文献   

9.
李宁 《群众》2013,(10):12-13
在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区域竞争力的主要驱动因素已经发生了重要转变,技术、文化、制度等“软实力”在区域竞争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软实力建设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文化软实力是区域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产业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区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建设和提升江苏的软实力,使软实力实实在在起到推动江苏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的作用,有必要将文化产业发展为江苏的先导产业,把汀苏文化软实力做得更硬更强。  相似文献   

10.
黄雪琴 《群众》2013,(7):I0024-I0026
目前,苏南和苏北地区的发展差距依然较大。推进江苏区域协调发展,加快苏北振兴是关键。从“五方挂钩”、“四项转移”、园区共建到南北干部交流,从“扶贫帮困”、“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到“加快苏北新型工业化进程”,从保供给、扶产业到促进苏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江苏不断推出新举措、探索新机制,南北共建取得了辉煌成就,书写了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江苏创造”,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展望未来,南北共建还有一些新课题需要解决,江苏创造的经验还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张旭 《前沿》2014,(5):98-99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使其需与之相匹的法制建设,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原有的立法型供给模式以及政策性安排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需,也使得区域法制的建设迫在眉睫,只有逐步完成其区域法制的系统性建设,才能更好地促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陈建刚 《群众》2013,(6):10-11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是我国第一个以现代化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是江苏继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之后又一个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规划的颁布实施,使苏南站在了科学发展新起点和现代化建设制高点上,给了苏南也给了江苏先行先试、  相似文献   

13.
周金刚 《群众》2022,(13):40-41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我国区域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江苏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着眼省情,以南北共建园区为关键抓手,推进区域互动和产业联动,南北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当前,立足新发展阶段,系统总结江苏南北共建园区实践经验,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对新征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具有新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4.
曲福田 《群众》2012,(4):12-13
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殷切希望江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并要求江苏在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方面迈出新步伐,这对于江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推动“两个率先”再上新台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皮宗平  韩子睿 《群众》2013,(4):50-52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2》(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江苏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再次摘取桂冠,连续四年蝉联全国区域创新能力第一。2009年前,江苏的区域创新能力排名一直在第四的位次上徘徊不前,是什么原因促使江苏区域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江苏在取得“四连冠”骄人成绩中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本文试图对其中的原委进行深度分析,并对今后江苏如何进一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学勇 《群众》2013,(7):11-14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明确提出到2020年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的目标。这是中央立足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我们党对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总结和深化。全国有东中西,江苏有南中北。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把区域协调发展作为我省重大战略之一,同心协力扎实推进,努力形成苏南、苏中、苏北各展所长、互动融合、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孙月平  周俭初  彭飞  刘俊 《群众》2007,(3):22-24
江苏沿海城镇,相对于城市,它是扩散效应的辐射点,相对于农村,它又成为产生集聚经济效益的增长点。推进沿海城镇发展,对于加快尚处于“低谷区”的江苏沿海经济带建设,促进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成长春 《群众》2013,(7):I0026-I0027
南北共建园区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江苏创造”,已经成为推动苏南产业转型、苏北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园区共建的“江苏经验”也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正>进入新时代,江苏省委、省政府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和对江苏提出的“做好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大文章”重大指示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先后采取推进“1+3”重点功能区建设、实施南北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创新试点、优化调整南北帮扶合作结对关系等创新举措,融合南北优势资源,促进新型共建园区模式在广袤的苏北大地全面开花,为区域协调发展这盘大棋打通经络、开创新局,推动苏北地区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20.
《当代广西》2013,(24):24-26
要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统筹规划、分类指导,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深入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