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954年,为纪念乌克兰与俄罗斯合并300周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决定将克里米亚作为“礼物”赠送给乌克兰,以示俄乌之间的亲密关系。但这一决定,却为后来双方的争吵埋下了祸根。苏联解体后,克里米亚争端伴随着俄乌之间一系列冲突的发生很快浮出水面,成为90年代初困扰俄乌关系发展的一大障碍。经过多回合的较量、妥协与各种力量的分化组合,克里米亚争端在1997年基本得到了解决,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储昭根 《亚非纵横》2014,(4):97-109
俄罗斯推动克里米亚闪电入俄,是对俄不断遭遇美欧战略挤压和安全包围的强烈反弹,标志着地缘政治新的博弈。俄罗斯综合运用了外交、国际法、经济以及军事介入等手段,并利用了美国的弱点进行反击,充分折射出美国霸权的局限性。对中国突破周边困局提供了难得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3.
《西伯利亚研究》2014,(4):96-96
5月3日 中国在俄银行的资本总额持续攀升。今年4月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在俄银行资产增速名列前茅。金融市场分析人士称,中国银行可以弥补俄因西方银行活跃程度降低而出现的资金短缺。 5月11日 俄政府克里米亚事务部部长奥·萨韦利耶夫在辛菲罗波尔记者会上表示,在特别经济区机制框架内,计划对克里米亚港口提供全面或部分取消进出口商品关税及税收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强势崛起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2008年顺利实现权力交接后,推出"梅普组合"新型权力架构,继续强化执政权力,进一步落实"普京方针",为实现崛起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对俄经济的冲击,梅普采取一系列紧急救市措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并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体系的重构.在外交领域,梅普重新对俄进行战略定位,主动应对美及西方挑战,试图在地缘政治新格局中发挥主导作用,提升俄大国地位.为应对北约东扩等安全威胁,俄加速军事改革,大幅增加军事预算,加快军队现代化进程,力图以"不对称威慑"维护国家安全.2009年,梅普当局的首要任务是尽快使国家摆脱经济危机,全力维护国内政局稳定.对外,梅普将利用美新总统上台之际,努力改善俄与西方关系,为俄崛起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5.
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脱乌入俄,事发突然,事出有因.乌克兰“血色革命”将俄罗斯西部战略安全空间几乎全部挤压,被逼入死角的普京因势利导,变被动为主动,一举扭转了战略劣势,确保了黑海舰队基地的长远安全.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是情系俄罗斯大国心结的战略要地和俄罗斯核心利益所在.乌克兰危机和克里米亚分离再次说明21世纪国际关系变数增多,国际连锁动荡不断.美俄冷和平关系正在破局,热冷战关系可能出现.  相似文献   

6.
浅析克里米亚入俄事件中的舆论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英  马璐 《和平与发展》2014,(3):103-110
2014年3月,克里米亚议会宣布从乌克兰独立,加入俄罗斯联邦,这一举动遭到乌克兰美国及欧盟的强烈反对;联合国大会投票表决克里米亚公投无效;俄罗斯却态度强硬,宣布接纳克里米亚入俄。在这一事件中,俄罗斯、乌克兰、美国及欧盟多方角力,通过舆论相互指责、争取民心,上演了一场引人注目的舆论战。分析这场舆论战的基本特点和成败得失,可以了解政治宣传在一场突发事件中能够发挥何等的威力和宣传效果,因而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在叙利亚危机中的博弈态势有一个变化过程:旁观期—被动期—主动期。从战略层次来看,当初俄出兵有着多重考虑,出兵既是对叙局势朝向自己不利变化的回击,也着重应对俄在地缘政治上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和北约的军事压力。俄出兵从实际效果看的确取得了巨大成功,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出兵潜在危险,而且出兵并没有使俄摆脱与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对油价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8.
克里米亚半岛是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重要的领土争议.随着乌克兰加入北约进程的加快,俄国内要求恢复对克里米亚主权的声音不绝于耳.俄格冲突的爆发进一步刺激了独联体地区"被冻结的冲突",不排除克里米亚问题有被重新激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油气纠纷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就油气价格问题纠纷不断.本文简要介绍俄罗斯与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油气价格争执情况,分析油气争执的原因和背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们的应对措施.本文认为,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油气纠纷的主要原因和背景是:俄经济政策向市场原则过渡,不再低价向独联体国家供应能源;能源是俄获取外汇和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而低价向独联体国家供应能源,导致俄蒙受重大经济损失;独联体国家"脱俄"趋势加强,"亲兄弟"开始明算账;俄利用油气提价,控制独联体国家的油气输送管线,应对和参与国际能源竞争;俄将对所有国家实行统一的能源政策.我们的应对措施是:进一步加快实施进口能源多元化的步伐;发展替代能源;以市场经济原则发展国际能源合作;企业"走出去"购买国外油气管道经营权和与国外企业合资合作开发油气;高度关注我国国际能源合作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国际格局进入大调整时期,世界政治经济中心迅速向亚太地区转移。出于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巩固大国地位、实现国内经济现代化任务、振兴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融入亚太一体化进程等多重考量,俄政界、学界近两年提出“转向亚洲”,其内容包括地缘战略转向、经济转向、平行转向三大部分。然而,俄亚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其传统的欧洲国家身份定位、俄欧关系、俄美关系等制约,其“转向亚洲”将是有限度的和策略性的。  相似文献   

11.
中印俄三个国家都是后冷战时代国际政治棋局上的"棋手",出于国家利益的共同追求和国际战略目标的一致,上述三国在各个领域加强了合作.这种合作不仅符合中印俄的国家利益.而且有利于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在中印俄三边关系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能源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后,俄各主要政党在"应对危机"时其体系思想和行为发生变化。金融危机推动了俄政党重新审视和调整自己的政策纲领;政治体系的社会性因素进一步加强,民意在各政党中受到重视,公平与正义的理念获得了更加广泛的认同。但从总体上说,俄罗斯政党在应对金融危机时的变化尚处在进行当中,且本身还面临着诸多风险。随着政党的进一步规范整合,俄罗斯真正意义上的成熟政党必将出现。  相似文献   

13.
中、俄、英3国封建晚期财税体制代表了3种不同的国家政权功能,通过比较中、俄、英3国在制税权、财政危机表现及应对方式、赋税结构的异同,可以看出在世界启动向近代过渡的时刻,中、俄、英3国经济结构的差异和未来发展道路的大致轨迹。  相似文献   

14.
欧洲一体化和苏联 俄罗斯的关系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道路。冷战结束后 ,俄审时度势 ,采取了积极支持欧洲一体化的新立场 ,而其利益动机涉及经济、政治、外交、安全等广泛领域。同时 ,俄争取通过不同途径应对欧洲一体化的挑战 ,以将其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俄对欧洲一体化所奉行的是一种趋利避害的务实性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15.
克里米亚危机及乌俄考虑 3月17日,乌克兰议会废除克里米亚的宪法和总统制,并决定对克总统梅什科夫提出刑事诉讼和解除其职务,这一举动在克里米亚半岛乃至俄罗斯引起强烈反响。 一、危机背景 克里米亚半岛归属问题的斗争由来已久。它位于乌克兰南部的黑海之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著名的黑海舰队基地塞瓦斯托波尔港和敖德萨港就在那里。该半岛有居民250万,其中65%为俄罗斯人,原为俄罗斯领土。1954年5月,为纪念俄罗斯与乌克兰合并300周年,原苏  相似文献   

16.
9·11事件之后,普京政府抓住国内经济改善、政治结构趋向稳定的时机,大幅度推进了与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大多数民众对普京调整美、俄关系持肯定态度,政治精英层面较民众而言表现出更为复杂的心态。俄在与西方国家进行战略调整的同时与其他非西方国家接近,也表明俄作为一个欧亚大国毕竟有着不同于一般西方国家的广泛利益。普京政府正是在大国关系调整的背景下,稳步而又积极地推进国内政治、经济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俄联邦国家安全思想是冷战后俄联邦关于运用现有的资源和潜力,抵御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科技、生态、信息等领域的内外威胁,保障个人、社会和国家安全问题的总的观点和理论.俄联邦国家安全思想是对俄传统安全思想的继承和完善.本文通过对以俄联邦国家安全政策为载体的俄联邦国家安全思想的历史透视,剖析了俄传统安全思想中三大重要理论--地缘政治论、军事实力论、集体安全思想对当今俄内外政策的影响,同时对这三大因素在俄罗斯国家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8.
俄历史上国家政治体制的特点是中央集权制。苏联解体后,俄政治体制开始由极权主义向权威主义转变。普京执政后,特别致力于加强国家权威主义,同时,在权威主义政治基础上重视发展民主政治。普京政权新近提出的“主权民主”观是其政治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苏联解体后,俄不仅继承了苏联的核武库,也沿袭了苏联的核战略。核战略的核心是核遏制。现在俄推行现实遏制战略,其目标是提高核武器在国家政治、安全、军事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大核遏制力度。近期,俄会继续推行这一战略,以捍卫其大国地位和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20.
2006年的俄罗斯外交在多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重树了大国形象,显示了大国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影响力,提升了它在对美关系中的地位.未来的俄罗斯外交将会继续加强它在独联体国家中的影响,大力发展俄欧平等战略伙伴关系,继续拓展俄美关系,开展与其他大国的政治对话与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