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0 毫秒
1.
仵林军  高希 《前沿》2014,(11):195-196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学业问题成为影响学生在高校成长发展的主要问题。如何帮助大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支持体系的理论基础、功能架构、服务内容作了详细分析,并提出构建大学生学习支持体系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学业适应性问题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现实问题,多元化的现实社会和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等因素使他们不易通过自我调节而适应正常的学业.本研究显示大学生的学业适应性总体上并不乐观,总体适应性水平偏低;在具体维度上,大学生对学业环境的适应性最差,其次反映在教育风格、身心健康、学习动机、学业能力方面.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具有正常的智力、情绪稳定、心境乐观、意志坚定顽强、良好的自我意识、完整统一的人格、和谐的人际关系、善于适应环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等标准来考察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接近健康的,但由于心理、生理和环境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还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维护和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一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1、学业问题大学生在学业上的主要问题是:⑴学习压力大。面对社会发展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大学生认识到知识对未来人生的重要性,感到新知识的匮乏和缺少创新能力对未来…  相似文献   

4.
公晓丽 《前沿》2014,(13):173-174
21世纪是网络化时代,电脑与互联网对大学生早已成为必备品。大学生的信息来源与交流方式越来越依赖于网络,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影响越来越大。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跟随时代的步伐,因此有必要对网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起的作用进行研究,利用网络这种新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教育工作者拓展教育途径的较好方式。本论文针对这种趋势,拟从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入手,重点分析网络对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各种利弊影响,尝试探究校园网这一独特形式,并提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原则,希望对今后该类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学习道德现状和学习道德培养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燕 《前沿》2005,(12):83-86
大学生学习道德存在诸多不足,加强大学生的学习道德教育是大学教育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要针对学生不良学习道德因素进行矫正,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道德。  相似文献   

6.
网络安全问题的发生对大学生的心理、生活和学习都会造成极其负面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开展大学生网络安全调查,发现大学生接受网络安全教育不容乐观。经分析,影响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有效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上网习惯、社交软件的使用、网购经历、获取安全信息的主动性等,进而提出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小芹 《人民论坛》2010,(10):166-167
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与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总体良好,与其人格相关显著,人格特征可直接影响到预测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此项研究,可以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8.
刘艳兰 《传承》2012,(10):48-49
新形势下大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厌学现象,其表现为消极地对待学习、学习行为水平不高、不积极等。应加强教学改革,提高质量,创造良好校风学风;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引导学生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强化目标意识,帮助学生进行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9.
校园恋爱的两个悖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园恋爱,是大学校园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大学生对校园恋爱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其中不乏错误的论调。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校园恋爱错误论调的产生,将有助于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恋爱与学业的关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成因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成瘾”是一种心理障碍,它不利于大学生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影响他们的学业,有时甚至还会危及他们的生命。“网络成瘾”问题的形成既有网络媒体特性的因素,也有大学生个体自身人格缺陷和现实社会生活压力的因素。本文从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着手,提出了预防和治疗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1.
网络在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他们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场所。网络交往作为新兴的交往方式有着鲜明的特点,但也给大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网络交往特点及对大学生不良影响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网络安全教育,以及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网络文化和校园文化环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贾博 《前沿》2013,(12):193-194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网络上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可以说严重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如何消除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详细论述了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并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提出将网络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建议,以期能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当代俄罗斯大学生勤工俭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俄罗斯专家通过抽样调查和口头访谈方法研究俄大学生兼职的状况,全面地分析了大学生兼职的动机、兼职与学业的关系、对兼职与学习的态度和兼职对学习的负面与正面影响等问题。对了解当代俄罗斯青年的学习和经济生活及就业观提供了一些信息。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渐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网上交流、休闲娱乐,他们上网关注的焦点问题是社会热点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网络成瘾问题、就业问题等.因此,辅导员应从提升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认知能力、建立生活、学习、就业于一体的交流平台、增强大学生的网络自控能力、积极引导大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有效学习的角度增强对大学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高校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危机的高发人群.环境变化后的不适应、学习目的的功利性、人际交往与性问题上的困惑和矛盾、网络的冲击、就业的压力等是引发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重要应激源.建立大学生心理干预机制是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长期性和系统化、隐蔽性和突发性、预防性和建设性是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典型特征,必须从提供政策保障、加强队伍建设、重在教育和预防、建立预警系统等方面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16.
劳动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相辅相成,劳动教育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具有推动作用。当前,部分大学毕业生存在因为薪资低、就业观念偏颇而导致就业不稳定等问题。鉴于上述问题,建议将劳动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劳动实践与就业观念和习惯的培养、助力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就业心理、开展专业的生产劳动实践、融合求职技能这五个方面相融合,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7.
周茂春 《传承》2014,(7):116-117
加强对大学心理危机问题的研究及干预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关注点。目前,大学生心理危机日益加重,分析大学生在学业就业、经济生活、情感交往等方面存在的心理失范危机,探讨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失范的路径对策,这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载体和工具。通过开展网络人际关系现状的实地调查和分析,研究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和特点,提出切实有效的培养方案,以此来提高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和素养,促进当代大学生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掌握良好的网络人际沟通和互动能力,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9.
贾博 《前沿》2014,(23):131-132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学作为大众文化中一种新兴的文化形式也随之迅猛发展,对高校文化和高校教育特别是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均造成了不可小觑的影响。如何消除网络文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详细论述了网络文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并详细的分析了解决措施,以期能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诚信失范的表现、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业作弊严重、学费恶意拖欠、恋爱动机不纯、功利思想严重、网络道德虚无是当前大学生诚信失范的突出表现。产生这些问题的内部根源主要是大学生自身思想行为的缺陷、道德信仰的不坚定,外部根源主要是社会不良环境的侵蚀、家庭教育的误导和学校道德教育的缺陷。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一方面要创新大学生诚信教育与评价的体系,另一方面要净化大学生的社会诚信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