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古人类学的族属研究注重考古学文化问题,其关健在于理解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中人群集团的历史真实。应用"族群边界"的族群认同理论中的"情境族群"和"根基小族群"概念分析河套阴山地区北方民族遗存的族属问题,关注族群的构建过程,可以建立某种识别判断"根基小族群"性质遗存的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MOSO(摩沙)渊源于汉晋时期摩沙夷的族裔集团,20世纪50年代后归属于纳西族、藏族、蒙古族的"纳系族群"."纳系族群"是在国家行为的民族识别过程中形成的,由于缺乏跨省区的协商知会机制,遗留下历史问题,即同一族群在不同省区被识别为截然不同的民族,现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族群的现实发展和诸多权利的实现,同时引发了对社会各界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误读和扭曲.解决这一历史问题,需要各方在平等友好的前提下,实事求是,在尊重历史,尊重各族群之间的差异性的前提下,兼顾考虑各族群的文化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及其他实际利益,从国家、民族(族群)到个人平等的地位来考量.  相似文献   

3.
多族群国家族群问题治理路径"势差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族群问题的治乱得失直接关涉到国家的兴衰成败.关于族群问题的治理,多族群国家主要形成了"政治化"和"文化化"两种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傣族在社会中的强势地位使其成为塑造"克木—傣"族群边界的主导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主导并推行的大规模社会变迁,使族群差异不再明显,固有的族群特征趋于模糊。"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领域的活跃及政策照顾,使克木人的族群意识不断增强,并对族群边界进行了重新构建。"克木—傣"边界的演变事实说明:族群边界在民族互动的历史过程中得以形成,不同力量对边界构建的参与,也使"克木—傣"边界在不同时期呈现出多样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民族优惠政策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促进少数民族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族群认同是一个族群的精神内核,是形成和凝聚一个族群的本质因素。由于族群认同具有"社会建构性",所以必然会受到民族优惠政策的外在影响。结合族群认同的"社会建构性"来分析我国民族优惠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对我国的民族政策分阶段地加以认识,在新形势新问题的背景下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蒙元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游牧族群主导下的全国性封建王朝。这一体验使统治阶层产生了强大的族群优越感,从而采取了一系列族群畛域政策来巩固统治。对此,国内外学者多基于族群畛域的"不进步成分"加以批判,较少触及之中的族群关系结构。事实上,蒙元帝国的族群政策有着复杂深刻的历史文化土壤,是对蒙元际多族群现实的客观描述。我们可以从族群矛盾的历史演绎变化中洞窥并建构族群关系的模型,从而为现实问题研究提供参照与导引。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西方自由主义理论常常因无法包容少数族群的文化差异性而受到批评。为反驳这种"不宽容"的批评,西方自由主义学者提出了多元文化主张,以此包容、捍卫少数族群的文化差异。然而近两年,随着恐怖主义威胁以及难民危机日益严重,加上欧美右翼民粹主义势力的兴起,西方学者及民众却开始抱怨这种多元文化主义对少数族群"过于宽容",既损害了西方国家的自由民主价值观,也导致族群内部弱势群体的个人自由无法得到保障。这种截然相反的态度转变令人惊讶,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少数中的少数"难题。而通过对金里卡的"多元文化主义"理论的介绍与剖析来探讨这个问题,也许能从政治哲学视角分析西方宪政民主国家的多元文化困境及其出路。  相似文献   

8.
"御宅族"的三重身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御宅族"指称对动漫、游戏产品及文化极度痴迷的青少年族群.御宅族兼具三重身份:虚拟信息的收集机器、"永不满足"的消费族群和文化价值的传播载体.行走在虚幻与现实之间的御宅族群身上折射出了现代技术文明发展与传统社群组织及其个体身份表达方式之间的深刻矛盾.  相似文献   

9.
族群文化的移植:"旅游者凝视"视角下的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和地方性的互动进程中,穿梭于不同族群之间的"旅游者凝视"无处不在且影响深远.在旅游者凝视作用下,民俗村中的族群文化被彻底符号化与商品化."旅游者凝视"作为一种隐形力量,支配着特殊旅游场域的建构,改变了族群文化的存续原则,割裂了民族演员的族群认同,生产着有别于原生态文化的各种"奇风异俗",造成族群文化的移植.民族演员面临着对自身不断重新界定并形成新的族群认同.民俗村内文化的移植对族群原生地的民族文化传承也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化化"与"政治化"是学术界对多族群国家族群问题治理路径的一种学理分类,而"势差化"治理路径则是为弥补两者的不足而进行的有益探索。通过对"文化化"治理路径的逻辑起点、以族群身份为基础的优惠政策以及"势差化"治理路径的哲学基础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势差化"路径难以独立存在。在"文化化"路径与"政治化"路径之间存在一个兼具两者特质的政策选项集合。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为了强化新疆各族群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国人一方面引进新兴的民族学、社会学知识,来描述、辨识这些国族内的"他者";另一方面又通过对西北各族群的族源历史与文化特征的书写,强调其与汉族在文化与血缘上的历史纽带与融合,并指出应融合各族群文化共同建构中华民族新文化;最终,提出经由新疆的现代化开发促使新疆走上现代化道路,缩小与其它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差距,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2.
徐新建 《思想战线》2006,32(4):10-19
"族群研究"是近来学界普遍关注的话题.然而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并非仅体现于学界论说之中,而已深入到作为一个社会主要知识生产来源的高等学府.也就是说,其已开始由社会的舆论与政策层面渗透到影响新生代观念根基的教育领域.反过来看,教育领域的族群研究又必将对前者产生深远影响.以哈佛大学的具体情况为例,可以管窥"族群研究"在美国高等学府的兴起和特征.  相似文献   

13.
马来西亚素以多元族群文化共存著称,而马来西亚多元文化之发展却因殖民历史、民族国家、族群性民族主义、族群关系、现代化、社会发展等内外因素而显得动态复杂。不同族群对于国家社会的理解、认知与实践也使得族群政治贯穿于马来西亚国家建设进程始终,并成为国家政治与公共生活中敏感却又无法回避的重要议题。马来人、华人及原著民在马来西亚国家建设历史进程中的不同境遇及其应对策略,由此影射的马来西亚的族群关系、族群政治与族群权益,成为反思多元文化主义在马来西亚的实践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应超  田敏 《理论月刊》2008,(3):89-92
九江市回族以其回族绝对人口少、分布相当分散的特点,成为一个研究散杂居回族的研究个案.笔者通过对其族群认同和族群关系的现状,特点及原因分析,阐述了其不同于西北"典型回族"的不同特点,并且希望通过对九江市回族的族群发展现状的反思和发展趋势的展望,引起更多人对城市散杂居回族发展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潭溪土家人藉由对文化习俗的传承、展演与采借彰显着族群身份,通过"民族文化"的创造强化了认同的根基,建构了族群的"姆庇之家"(the House of Muumbi);他们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特征以及现实情景选择了"土家族"的身份,又比照社会对于"少数民族"的期望和邻近苗族的形象塑造着自身的"土家族形象"。由之所映照出的族群性显示出某种程度上的客观文化特征论与主观认同论的调适,显示了族群内涵变动不居的特点,以及族群成员对于社会结构变迁的能动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定价:69.00元本书从中国历史上的族群认同、国家认同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入,聚焦于如何认识历史上的各少数民族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积极贡献。同时以蒙古帝国、元朝,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研究主题。最后,再来考察族群认同在回族、满族形成和鲜卑拓跋部早期历史的书写之中的作用问题。这是作者近些年对族群和国家认同方面的研究成果,帮我们梳理了在追寻"我们"的过程中,各  相似文献   

17.
旅游作为一种族际交往的方式和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手段,其对族群关系的作用值得关注。三亚回族社区的旅游发展,一方面加强了回族与其他族群之间的联系,促进了相互了解,密切了相关参与者的关系;另一方面,其间夹杂的利益冲突也为以后的族群纷争埋下了伏笔,使得原本在隔阂和互不了解状态下产生的矛盾转变为了带有利益指向的矛盾。由于回族宗教信仰的存在,旅游并没有起到消融族群边界的作用,反而有将某些因素明晰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贫富差距不一定导致问题,但贫富差距的两极分化一定会造成各类社会问题。全球收入水平上升反而带动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加大,财富两级分化加剧了不同阶层、族群及利益集团之间的对立,不仅成为部分国家和地区矛盾升级的导火索,还催生了各国民粹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在全球范围内的共振。作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财富不平等的根源在于国家和全球层面的治理赤字。为弥合全球财富鸿沟、促进更加充分、更加平衡的发展,世界各国必须有效运用税收调节工具,为低收入者提供更加公平的教育和就业机会,并从根本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泰国客家总会下辖六座神庙,分别为汉王庙、三奶夫人庙、关帝庙、本头公庙、吕帝庙和南海观音庙。曼谷客家族群的精英群体和普通大众均与这六座神庙有着深刻的关联。其精英群体通过神庙事务的作用与神庙产生互动关系,而普通大众则通过对神祗信仰的情感体验与神庙产生互惠关系。精英与神庙间的互动关系以书写文献的方式得到体现并形成集体记忆,大众与神庙间的互惠关系则以具体的行动实践表达族群认同。集体记忆与行动实践造成了族群认同方式上的差异,因此曼谷客家族群的认同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精英为主体的,接近"工具论"的族群认同方式;一种是以大众为主体的,接近"根基论"的族群认同方式。前者通过神庙事务的具体事件,对族群认同施加影响;后者则通过既得的宗教情感,对族群认同和族群认同的边缘范围产生影响。故此,一个族群认同的方式并不是整齐划一的,很可能通过两个或多个认同方式及渠道,达成一个族群整体的认同。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6,(7)
正泰雅族群,即"Tayal",原意为"真人"或"勇敢的人"。属于南岛语族的一支,目前人口约有85604人。仅次于阿美族群及排湾族群,为台湾少数民族中的第三大族群,是典型的高山民族。泰雅族群分布于北部中央山脉两侧,东至花莲太鲁阁,西至东势,北到乌来,南迄南投县仁爱乡,是台湾少数民族中分布面积最广的一族。泰雅族群织布技术发达,技巧繁复且花色精巧。其中以红色象征血液,具有生命力,可以避邪,故而泰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