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尽管与其他企业并购方式相较而言,股份交换制度在保护少数股东权利方面有其不足,但却更有利于追求经营集团化以及便捷和高效化等企业并购目标和本质的实现,因而其已逐渐成为国外上市公司进行并购所普遍采用的工具。目前股份交换制度在我国尚未得到确立,但《公司法》、《证券法》的修改已经为该制度在我国境内的推行预设了一定的制度适用空间,当前亟需解决的是进一步扫清现有立法中的障碍,为股份交换这种并购方式的推进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2.
离岸地虽与中国在地域上相隔万里,但从20世纪90年代起,无论是中国奶制品业翘楚的蒙牛还是作为高科技行业代表的新浪,无论是公司的曲线上市还是企业并购,均可显见离岸公司的身影。本文将以资本逐利性为起点,梳理借助离岸公司进行跨国并购的现有法律体系及其体现的问题,尝试从法律规范层面探寻未来的改善方向。  相似文献   

3.
境外间接上市又称境外借壳上市,是指境内企业以其境内拥有或控制的权益为基础、通过境外设立或控制的公司,境外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行为,其基本操作方法为境内企业境外设立或者控制一家壳公司,将境内企业资产注入壳公司或者以其他形式使该壳公司控制境内企业,最终实现壳公司境外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2006年8月8日,为了加强境外间接上市监管,商务部、国资委、国  相似文献   

4.
外资并购,也称跨国并购,是指一国企业收购他国企业的一部或全部资产,并对该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实际控制的行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外国资本直接收购中国境内企业的实例开始大量出现。然而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未能形成一部系统的涉及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法典。2011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建立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通知》,这是我国第一部涉及该制度的专门性法律,它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正式建立。同年8月,商务部颁布了《商务部实施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规定》。这两部法规的出台填补了我国国家安全审查制度领域的法律空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设立外资并购门槛的国家,经过将近一百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美国已经建立了相当完备的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法律体系。相较于美国,我国的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还存在着诸多缺陷。因此,我国应当有选择地借鉴美国在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领域的制度设计和司法实践,继续完善我国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基本框架、审查标准、机构设置和审查程序等方面的内容,从制度层面进一步保护我国的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5.
反向刺破公司面纱是传统刺破公司面纱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项"特殊理论",该理论发源于美国,其作用在于对传统刺破无法调整的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进行"补充性"的再调整以实现公司法人制度的实质正义。2006年我国施行新的《公司法》,其中增加了关于公司人格否认的规定,但仍然没有任何涉及公司人格否认反向适用(即反向刺破公司面纱)的规定。是故司法实践中出现此类案件时无法依据现行法律给予圆满的解决,故本文将针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并以美国反向刺破公司面纱制度为参考蓝本对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反向适用立法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6.
陈普 《法制与社会》2013,(23):83-84
2011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表明我国在建立"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工作上已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是我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规范和完善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本文在界定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结合《通知》的相关内容,将我国的安全审查制度与美国安全审查制度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美国安全审查制度的优点以及我国此制度的不足之处,最后为我国安全审查制度的规范和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离岸公司的运用及相关法律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昊 《时代法学》2004,2(1):102-108
出于各种动机 ,我国及国际上注册离岸公司的现象非常普遍 ,由此带来不少弊端。与此相关的我国目前如何监管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行为 ,我国目前的国民待遇制度及国有资产保护等三个问题值得关注和反思。  相似文献   

8.
计剑锋 《中国律师》2006,(10):62-64
外资并购是外国投资者通过股权并购协议或资产并购协议对我国境内企业实施的一种产权交易。从实践上看,外资并购主要有二种形式:其一为股权并购,是指外国投资者协议购买我国境内非外商投资企业的股东的股权或认购境内非外资企业增资,使该境内企业变更设立为外商投资企业;其二为资产并购,是指外国投资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并通过该企业协议购买境内企  相似文献   

9.
随着对外资并购法律监管的日益完善,并购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规范外资并购最主要的法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专门针对涉及导致拥有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的境内企业实际控制权发生转移的外资并购案,规定必须向商务部进行申报.该强制申报的要求,被视为挽救我国驰名商标和中华老字号在外资并购中被恶意收购而雪藏的良方.然而,强制申报制度在实务操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却带来了更多地有关驰名商标和中华老字号认知上的困惑和误区,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在赴美并购过程中总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法律风险。中国国有企业赴美并购时应高度重视美国的国家安全审查机制,清晰地突出国有企业的商事主体性质。而美国外资委员会引入听证会程序,应充分听取中国投资者的意见,放弃投资保护主义。中国企业要熟悉美国的公司并购规则与治理规则,明确目标公司选择符合本公司及其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收购要约而并非现金出价最多的要约,是美国公司并购的常态。中美双方加快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谈判进程,就企业的国有化条款而言,应采取充分的市场化补偿标准。我国政府鼓励企业赴美并购,可将核准制改为备案制。要加快建立健全海外投资纠纷的仲裁机制,提高我国仲裁机构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张伟 《行政与法》2009,(4):57-59
我国<反垄断法>关于企业并购的反垄断审查规定对于_保护市场竞争秩序有着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的境内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发展并不平衡,外资时我国境内企业的并购已经威胁到了我国的经济安全.内外资统一的反垄断审查标准并不能给我国市场带来真正的公平竞争环境.因此在并购的反垄断审查中,必须建立针对外资并购的区别原则.  相似文献   

12.
黄宁 《广东法学》2002,(1):29-32,54
外资以并购方式对我国进行直接投资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随后一系列的案例如“中策事件”、日本五十铃与伊藤忠收购北旅、美国柯达收购汕头公元公司和厦门福达公司等都引起了广泛关注。从已有案例来看,我国的外资并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方式的多样性,既有资产并购又有股份并购。资产并购是指对目标公司资产的交易,一般适用于对非股份公司的企业进行并购。实践中资产并购又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协议收购目标企业的资产;另一种是在合资企业中,非控股的外商通过股权转让或增资扩股的方式稀释中方股权,从而达到控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规范外国投资者并购中国境内企业的经济行为,保护国家经济安全,2006年8月,商务部等六部委出台了《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相比2003年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内容大幅度增加,其中许多内容更加详实和明确,体现了国家对外资并购境内企业规范、管理、发展的意图。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国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外资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外资并购反垄断的域外适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中起  刘鹏 《法学杂志》2006,27(1):63-65
在反垄断域外适用的理论原则中,效果原则、履行地原则、单一经济体原则各有利弊。我国《反垄断法(送审稿)》和《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关于外资并购反垄断域外适用的规定过于粗糙。本文按照审查阶段对其进行了解释和补充。  相似文献   

15.
论企业跨国并购的国内法调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跨国并购作为一种外资进入模式,在其日益盛行的今天给东道国的国内法律制度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与挑战。入世的中国应当及时建立起完善的跨国并购法律体系,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本文首先对企业跨国并购法律关系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然后,通过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立法的现状分析,提出存在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并结合外国立法实践,对企业跨国并购的法律规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公司并购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公司盈利最大化的目标,让公司走向更加规模化、资源化以及更具竞争力.但公司并购的结果会影响公司债权人的利益,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现今公司法中对债权人利益保护机制僵化,债权人常常面临诉讼无门的尴尬境地.因此,如何完善现有的公司并购中债权人保护制度,建立能够既满足公司赢利的效率又不违背债权人利益保...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深度发展,近年来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发展迅猛.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主要发生地之一的美国已经建立起了跨国并购反补贴法律规制,且深层次上缘于对我国经济发展和跨国并购的目的疑虑,故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实行严苛的审查,拒绝所谓的基于政府补贴的跨国并购.我国应完善跨国并购反补贴法律制度,在拟出台的《外国投资法》和将来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中纳入跨国并购反补贴条款,并完善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补贴和融资政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察了美国有关企业并购中的反垄断法律制度,分析了这一制度的理论基础与实际需求,剖析了这一制度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我国应借鉴美国对企业并购行为加以规制的经验,促进我国企业立法和企业改革的发展与深化。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外资并购中国家经济安全审查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我国目前国家安全与经济安全审查的相关法律制度进行了分析,指出相关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中国家经济安全政策的规定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完善我国外资并购中国家经济安全审查法律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中石油和中石化要约收购旗下上市子公司的现象入手,指出我国现有的公司并购法律制度在相关问题的规定上存在空白和缺陷。而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类似的公司并购行为也将愈来愈多。本文介绍了国外在相关问题上采用的制度,即"排挤式公司合并制度"、介绍了国外的相关规定,提出对我国公司并购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