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法律规定来看,日本的犯罪侦查主体以检察人员为主、以司法警察为辅。但是从实际侦查活动上看,则是以司法警察为主、以检察人员为辅。但无论如何,检察官和警察共为犯罪侦查主体是日本犯罪侦查制度的特点。下面,我们将分别考察日本检察系统和警察系统的组织制度。  相似文献   

2.
日本刑事诉讼法第191条第2款规定:“司法警察职员在知有犯罪时,应即侦查犯人及证据。”司法警察职员并非官职名称,而是指从事犯罪侦查工作的警察在法律上的资格。由此可见,警察负责案件的基本侦查工作。然而,刑事诉讼法第191条第1款规定;“检察官在认为必要时,可以自行侦查犯罪。”第193条还规定检察官对司法警察职员的侦查工作享有一定的指示权和指挥权。  相似文献   

3.
韩国通过侦查程序的改革,确立了警察的侦查地位,在侦查程序上注重人权保护,确立了公审中心主义。为提高警察侦查的专业性,韩国警察引进了“侦查警科制”,确立了按犯罪类别区分案件侦查的侦查专务体制,推进了地方警察厅直属的广域侦查组织的扩大改编,使韩国警察在组织、业务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并进一步推进了韩国侦查程序的科学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田兴洪 《求索》2011,(5):148-150
为了实践轻罪刑事政策的基本要求和顺应刑罚轻缓化的世界潮流,需要对我国公安机关犯罪侦查制度进行完善,完善的重点应当包括:第一,取消刑事立案程序而代之以立案登记制度;第二,构建我国侦查阶段的轻罪处分制度;第三,对我国轻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一般不羁押原则";第四,将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作为我国轻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主要强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警察以证人的身份出庭作证的基本情形包括:警察目击犯罪发生过程,当场抓获嫌疑人的情形;警察发现、收集、提取、保管案件证据材料了解案件的情形;警察行使侦查权,收取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和犯罪嫌疑人口供的情形;警察实施诱惑侦查,在犯罪过程中当场抓获嫌疑人及获取证据的情形;警察接受投案自首、立功,了解犯罪嫌疑人作案中、作案后认罪、悔罪情节的情形;警察作为鉴定人,对案件进行了刑事技术鉴定的情形。警察出庭作证的基本条件范围包括实体性条件范围和程序性条件范围。警察出庭作证有一定的特免权,即为了保护特定的利益,应允许警察在诉讼程序中拒绝透露和制止他人透露某种秘密情报;为了保护警察及其家庭成员安全,各国法律在规定警察出庭作证时,还针对一些特殊案件采用诱惑侦查等秘密侦查手段的特情人员、“卧底”警察,设置一定的例外;为了保护证人自身的利益,各国都规定有防止自陷于罪的拒证权。  相似文献   

6.
日本少年司法制度的初步印象——赴日研修情况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公安部第四研究所领导委派,1997年12月,我随中国刑事司法高级官员赴日研修团在日本的联合国亚洲远东防止犯罪研究所进行了以少年司法制为主题的为期四周的研修活动。 研修采取大会交流和分科会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亚远所的教官和中方代表先后就青少年犯罪的形势、少年警察制度、少年检察制度、少年矫正制度等专题进行了大会交流和答疑,并就这些问题组织了两次分科座谈(即对口交  相似文献   

7.
一、犯罪侦查制度的历史沿革 法国是大陆法系国家的代表。其犯罪侦查制度对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产生过重要影响。在法国犯罪侦查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法官、检察官、预审法官和警察都相继扮演过主要角色。 (一)法官。公元5世纪末,灭亡西罗马帝国的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建立了日耳曼诸王国中最为强大的法兰克王国。由于法兰克王国的社会制度是正在瓦解过程中的日耳曼氏族制度与罗马境内日益成长的封建制度相结合的产物,所以其司法制度中残留着“民众集体审判”等氏族社会的传统。当时的  相似文献   

8.
以犯罪为主要标志的警察腐败问题是当今世界警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对我国警察队伍违法犯罪现状的估价,不应局限在查处人数的统计上,应考虑其隐性存在。警察犯罪与其警察职务或警察身份密切相关。警察犯罪主要形式有:滥用职权、非法获取、执法犯法,保护犯罪、玩忽职守。探究警察犯罪原因应兼顾其犯罪的社会性和行业性。警务督察是遏制警察犯罪的基本对策,但要在体制上保证相应的独立性,在行为上具有一定的侦查属性。  相似文献   

9.
卧底侦查的相关法律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卧底侦查是侦破有组织犯罪、团伙犯罪等案件的有效手段 ,阻却违法事由的紧急避险是其刑法理论基础。卧底侦查不同于教唆陷害 ,卧底警察具有不完整的教唆故意 ,欠缺可罚性。卧底警察在侦查中的犯罪行为合法化 ,不具有可罚性。卧底警察不应作证 ,其提供的材料不能作为证据。  相似文献   

10.
传销犯罪案件,对我国经济秩序及社会稳定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传销犯罪侦查工作,通过收集证据、证实犯罪、查获相关犯罪嫌疑人,有力地遏制了传销犯罪的迅速蔓延。然而,现今传销犯罪侦查工作仍有诸多不足之处,传销犯罪在部分地区仍很猖獗。因此,侦查人员必须掌握传销犯罪的特点,提高传销犯罪侦查的能力,同时还要做好协同作战、情报收集、内部侦查、调查取证、审讯、询问、追赃等具体工作。在有效打击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新型传销犯罪追偿制度,以及完善对传销成员教育遣返制度,来抑制和预防传销犯罪。  相似文献   

11.
传销犯罪案件,对我国经济秩序及社会稳定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传销犯罪侦查工作,通过收集证据、证实犯罪、查获相关犯罪嫌疑人,有力地遏制了传销犯罪的迅速蔓延。然而,现今传销犯罪侦查工作仍有诸多不足之处,传销犯罪在部分地区仍很猖獗。因此,侦查人员必须掌握传销犯罪的特点,提高传销犯罪侦查的能力,同时还要做好协同作战、情报收集、内部侦查、调查取证、审讯、询问、追赃等具体工作。在有效打击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新型传销犯罪追偿制度,以及完善对传销成员教育遣返制度,来抑制和预防传销犯罪。  相似文献   

12.
以犯罪为主要标志的警察腐败问题是当今世界警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对我国警察队伍违法犯罪现状的估价,不应局限在查处人数的统计上,应考虑其隐性存在。警察犯罪与其职务或身份密切相关。警察犯罪主要形式有:滥用职权、非法获取、执法犯法、保护犯罪、玩忽职守。探究警察犯罪原因应兼顾其犯罪的社会性和行业性。警务督察是遏制警察犯罪的基本对策,但要在体制上保证其相应的独立性,在行为上具有一定的侦查属性。  相似文献   

13.
警察出庭作证制度在我国立法上得以确立体现在2012年的新《刑事诉讼法》之中,这一制度贯彻了直接言词原则,保障了辩方诉讼权利,规范了侦查取证行为,重新定位了诉讼构造,节约了司法资源。但是同时,由于这一制度在我国还处于探索发展期,在"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革背景下,警察出庭作证的身份、范围以及责任等问题都日渐显现,有必要对该制度予以重视和研究,以促进其发展和完善。警察与普通证人需要区分的重点在于警察出庭是否是基于其职务活动的延伸;对于警察就其执行职务时目击的犯罪情况作为证人出庭作证,法院所拥有的自由裁量权应当得到尊重;如果警察拒绝出庭,可以通过公安机关内部行政处分的方式进行惩罚。  相似文献   

14.
王彦学 《公安研究》2013,(11):47-57
2004年修订的《日本警察法》创立了“大范围有组织犯罪”的法律概念,成为日本警方在抗制有组织犯罪的过程中启动异地管辖权的执法依据。与集中型的日本警察体制相适应,专职机构牵头机制、底层快速响应机制、检警联合侦查机制等支撑系统在应对大范围有组织犯罪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行政法规对大范围有组织犯罪的异地管辖方案,特别是其支撑系统和运行环境催生了对中国“异地用警”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相关问题的牵连考察。“异地用警”是黑社会性质组织主要犯罪地公安机关的上级机关指挥并协调犯罪地以外的公安机关侦查该案的一种办案机制。我们应从专门议事机构创立、专职机构体制重构、专家队伍构成完善等层次改进我国抗制有组织犯罪的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5.
腐败犯罪侦查管辖是否明确、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惩治腐败工作的成效。我国腐败犯罪侦查管辖存在管辖权外部分割现象严重,公安检察管辖互涉案件规定不科学,地域管辖规定不合理,级别管辖规定不明确,指定管辖自由裁量权过大和犯罪嫌疑人管辖异议权缺失等问题。应着力完善我国腐败犯罪的侦查管辖体制,包括:遵循法定程序,明确各自职责,妥善解决腐败犯罪侦查管辖权的外部分割问题;公安检察管辖互涉案件以及腐败犯罪的牵连案件,统一归检察机关管辖;以犯罪地为标准,重构腐败犯罪侦查地域管辖;明确腐败犯罪侦查级别管辖的内容;完善和规范腐败犯罪侦查指定管辖制度;确立犯罪嫌疑人对腐败犯罪侦查管辖的异议制度。  相似文献   

16.
关于卧底侦查法律规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卧底侦查在打击有组织犯罪和团伙犯罪中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尽管卧底侦查必须使 用一定带欺骗性质的侦查手段,有时还要参与某些犯罪行为,但却是追求司法公正价值和打击犯罪功利价 值之间平衡的必要选择。对卧底侦查应实行严格的司法审查机制;卧底侦查的对象应具有特定性;卧底侦 查中获取的物证具有证据能力;应完善卧底警察权益保障机制,并明确违法侦查的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17.
在全世界范围内,现代侦查活动主要由警察机构负责。在我国,公安机关则承担了绝大部分的犯罪侦查工作。与两大法系国家警察承担的侦查职能相比,我国公安机关主要在作为侦查主体的身份定位、内部分工合作、与法官和检察官之间的关系方面存在很大差异。通过比较分析这几方面的差别,我们可以发现我国侦查体制自身存在的问题,厘清国外侦查体制可借鉴之处,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侦查体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少年警察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琦 《人民公安》2007,(11):50-51
虽然它以警察为主导,但却是以社区为核心,调动民间的力量,警民密切合作,并收到了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良好效果。日本是世界发达国家中犯罪率最低的国家,其别具特色的少年警察制度功不可没。少年警察制度中,“少年警察活动”是其最主要的工作模式,该工作模式的依据日本的《少年法》《少年警察活动规则》和《少年指导委员规则》,旨在利用警察和民间的力量,促成青少年  相似文献   

19.
贪污犯罪历来为社会大众所不齿,其严重危害一直备受古今各国所关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贪污犯罪更加为我国的基本制度所不容,因此,贪污犯罪的查办工作十分重要。本文从分析贪污案件查办的必要性入手,提出侦查贪污犯罪应当遵循依法侦查、实事求是、迅速及时、重证据不轻信口供等四个原则,然后归纳了贪污案件侦查中常用的方法,对贪污案件的侦查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警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之一。当今世界各国无不有警察,然而警察的性质由于国家性质的不同而不同。警察的组织形式与机构,不仅各个国家之间,就是同一个国家由于历史时期的不同也各有差异。现将日本的警察法与警察制度作一简要介绍以飨读者。一、日本警察的组织、任务与权限根据日本警察法规定,日本的警察组织由中央警察机关与地方警察机关两部分组成。作为中央警察机关的有国家公安委员会和警察厅;作为地方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