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摘要]目的 建立天麻醒脑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该制剂中天麻、远志、熟地黄、地龙、石菖蒲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君药天麻中天麻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天麻素在0.107~1.070 μg(r=0.999 2)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7.8%,RSD=2.8%(n=5)。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为天麻醒脑胶囊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复方白芍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白芍﹑泽泻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芍药苷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且阴性对照无干扰;芍药苷浓度在33.35~333.5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39%(RSD=1.35%,n=6)。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复方白芍颗粒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香茯颗粒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香茯颗粒中茯苓、山楂、广藿香、木香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香茯颗粒石榴皮中没食子酸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条件: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2%磷酸溶液(4∶96)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 薄层色谱法能定性检出茯苓、山楂、广藿香、木香,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且阴性对照无干扰。没食子酸浓度在5.349~213.962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8%(RSD=0.80%)。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安中解毒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安中解毒颗粒中金银花、板蓝根和连翘3味中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安中解毒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金银花、板蓝根、连翘能被很好地鉴别;绿原酸的线性范围为0.47~2.35mg(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6%,RSD为1.29%(n=5)。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止泻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乌梅、茜草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酸含量。结果:薄层分析清晰,斑点圆整;甘草酸单铵盐为1.64~9.83μg时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29%,RSD=1.04%(n=6)。结论:该方法专属、灵敏、重现性好,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苦丁茶药材水提物进行质量分析。方法 以槲皮素、山柰素作为对照品,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苦丁茶药材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定性鉴别;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丁茶药材中槲皮素和山柰素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鉴别结果表明,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现相同颜色的斑点。槲皮素、山柰素进样量分别在0.1~3.2 μg、0.01~0.3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槲皮素r1=0.999 9;山柰素r2=0.999 8),槲皮素及山柰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34%和101.24%,RSD分别为3.26%和3.15%(n=9)。结论 薄层色谱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苦丁茶药材水提物的质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杏花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绿原酸、芦丁为对照品,建立薄层色谱以鉴别药材。采用紫外波长转换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药材中阿魏酸、芦丁及异槲皮苷的含量,色谱柱为YMC-Pack ODS-A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1%磷酸溶液(125∶105∶770);阿魏酸的检测波长为322 nm(0~25 min),芦丁与异槲皮苷的检测波长为255 nm(25~70 min);流速:1.0 mL/min;柱温:30 ℃。结果 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阿魏酸、芦丁及异槲皮苷分别在1.452 2~14.521 7 μg/mL(r=0.998 9)、27.366 7~273.666 8 μg/mL(r=0.997 2)、1.649 9~16.499 0 μg/mL(r=0.999 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6%、99.70%、100.03%;RSD分别为0.9%、0.8%、1.2%。结论 所用方法准确、稳定、可行,可用于杏花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胆瘀通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本品的茵陈、柴胡、黄芩、大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结果:薄层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芩苷的量在0.2~1.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0.99%(n=5)。结论: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以作为胆瘀通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十三味和中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法鉴别处方中延胡索、白芍、陈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测定十三味和中丸中柚皮苷的含量。结果 TLC色谱中分别检出延胡索乙素、芍药苷、橙皮苷,阴性对照无干扰。柚皮苷在44.52~222.6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6.91%,RSD=1.31%(n=6)。结论 所建立的TLC和HPLC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十三味和中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种薄层扫描法测定人麻痛痹丸中士的宁的含量。方法:采用甲苯-丙酮-乙醇-浓氨试液(16∶12∶2∶7)10℃以下放置30 m in以上的上层溶液作为展开剂,测定波长λ=259nm,薄层扫描。结果:士的宁在0.5~4.0μg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8 6,平均回收率为98.48%,RSD=0.93%。结论:本法快捷、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制剂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定杞菊地黄丸的快检方法.方法:采用乙醇研磨制备供试品溶液,经薄层展开后,分别对丹皮酚、熊果酸、马钱苷进行定性鉴别.结果:丹皮酚、熊果酸和马钱苷均可用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快速检出.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简便,可准确地对丹皮酚、熊果酸、马钱苷进行定性鉴别,可作为该制剂的快速筛检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芪白平肺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抑郁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58例COPD合并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与对照组(2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加用芪白平肺胶囊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观察两组患者血液流变性、T淋巴细胞亚群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降低COPD合并抑郁患者的HAMD评分,降低全血高切、低切黏度及血浆比黏度,升高CD4+细胞百分比,降低CD8+细胞百分比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芪白平肺胶囊能改善COPD抑郁障碍患者血液流变性,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降低HAMD评分,对COPD患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一种简便而快速的液质联用方法用于尿液中的麦角酰二乙胺和2-氧基-3-羟基-麦角酰二乙胺的定性定量分析。所有的分析都是在Agilent1100液质联用系统上进行的。在25-500pg/ml的浓度范围内,其校正曲线的相关因子是大于0.99。利用液/质方法得到的结果,其准确度和精密度都非常高,而且与GC/MS/MS的结果一致。因此液/质方法可以用于尿样中麦角酰二乙胺和2-氧基-3-3羟基-麦角酰二乙胺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新加四妙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4例分为两组,中药组36例予新加四妙汤治疗,西药组28例予立加利仙(苯溴马隆)及芬必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尿酸及血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尿酸、血沉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加四妙汤对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能够降低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血尿酸和血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康胶囊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优选,以TLCS法测定人参皂苷Rg1的含量。结果:提取交数、乙醇浓度对人参皂苷Rg1提取率及干膏率有显性影响。结论:最佳提取工艺为500ml/L乙醇回汉提取2次,溶剂用量依次为6,5倍,提取时间为1.5,1.5h。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安徽省“粉性葛”与“柴性葛”中6种异黄酮化合物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XDB-C18色谱柱(250mm×4.6mm,3.5μm),流动相为甲醇(A)-0.2%醋酸水(B),0.8mL/min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0nm,柱温30℃。结果26批葛根样品中6种异黄酮化合物在48min内完全分离且线性关系良好(r>0.999),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葛根素芹菜糖苷、大豆苷、大豆苷元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103.4%、98.5%、102.1%、105.9%、100.7%(n=6)。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粉性葛”与“柴性葛”分别聚为两类。结论“粉性葛”与“柴性葛”中异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有差异,其中,“粉性葛”中葛根素含量较“柴性葛”偏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亳州3种引种药材化学成分及含量的变化。方法:取道地药材对照品,与引种药材作性状、气相色谱图谱图谱分析比较。结果:引种药材在其性状、化学成分上均有较大变化。结论:引种药材能还替代道地药材进入市场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取并测定芦根中甾族化合物的成分和相对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芦根提取物中含有4种甾体化合物。结论:该鉴定方法对药物成分的结构分析和临床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确定山核桃外蒲壳主要化学成分并测定总黄酮的含量。方法将山核桃外蒲壳分别用热水、950ml/L乙醇、石油醚提取后,经试管预试法、薄层层析色谱法和纸层析色谱法初步确定山核桃外蒲壳主要化学成分;用硝酸铝-亚硝酸钠显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山核桃外蒲壳总黄酮含量。结果浓度在4.99~99.80μg/ml时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0.01117c-0.022,r=0.9995;回收率为106.37%,RSD=2.47%。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山核桃外蒲壳化学成分初步分析和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延黄消心痛胶囊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分别给予延黄消心痛胶囊及模拟剂。比较两组的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及Duke运动平板评分。结果 试验组在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Duke运动评分,提高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黄消心痛胶囊临床使用安全,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