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3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安徽省“粉性葛”与“柴性葛”中6种异黄酮化合物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3.5 μm),流动相为甲醇(A)-0.2%醋酸水(B),0.8 mL/min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0 nm,柱温30 ℃。结果 26批葛根样品中6种异黄酮化合物在48 min内完全分离且线性关系良好(r>0.999),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葛根素芹菜糖苷、大豆苷、大豆苷元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103.4%、98.5%、102.1%、105.9%、100.7%(n=6)。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粉性葛”与“柴性葛”分别聚为两类。结论 “粉性葛”与“柴性葛”中异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有差异,其中,“粉性葛”中葛根素含量较“柴性葛”偏低。  相似文献   
2.
《本草图经》记载了100种“本经外类”药,这些药物为地方有疗效的习用品。通过解读文字描述与药图所描绘的植物特征信息,对4种“本经外类”药的基原进行考证。“戎州百两金”可能来源于紫金牛科植物硃砂根Ardisia crenata Simsxue;“福州独脚仙”可能来源于伞形科植物南美天胡荽Hydrocotyle vulgaris L.;“施州半天回”可能来源于小檗科植物南方山荷叶Diphylleia sinensis H. L. Li;“滁州棠毬子”可能来源于蔷薇科植物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 Sieb. et Zucc.。  相似文献   
3.
野外见习是药用植物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自然环境中辨识药用植物才是真正意义的“识药”。野外教学中结合生态提升学生的“识药”能力,将生境、物候以及多样的生态关系融入教学中,积极构建“识药”的整体观和动态观,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有助于其领悟自然,感悟中医药文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