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叶间动脉血流阻力指数的测定在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中的价值。方法:以尿α1-微球蛋白(α1-MG)及(或)尿β2-微球蛋白(β2-MG)为早期肾损害指标,将35例存在早期肾损害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20例正常人行超声多普勒肾血流检查,均测定肾叶间动脉血流阻力指数。结果: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肾脏早期损害的患者肾叶间动脉阻力指数明显增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多普勒肾血流检查测定肾叶间动脉血流阻力指数,预测和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作为简便易行较可靠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养肝益水颗粒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的影响.方法:将70例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常规服用降压药,治疗组加用养肝益水颗粒口服,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O和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NO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各指标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1).结论:养肝益水颗粒可能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性反应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养肝益水颗粒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尿清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io,UAER)、尿微量清蛋白(microalbuminuria,MA)、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u)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符合中医辨证的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治疗.治疗组同时加服养肝益水颗粒.两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UAER、MA、α1-MG、β2-MG、TRF、IgGu测定.结果:治疗后两组UAER、MA、α1-MG、β2MG、TRF、IgGu水平均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与对照纽比较,上述指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养肝益水颗粒具有减少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尿微量蛋白排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从足细胞途径探讨养肝益水颗粒改善高血压肾损害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4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4组,每组16只,即养肝益水颗粒高、低剂量治疗组,贝那普利组,模型组,并选取16只WKY大鼠作为正常组。检测实验前后各组大鼠的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水平;采用RT- qPCR检测大鼠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 β1)、p27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肾皮质TGF- β1、p27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各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Cr、BUN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养肝益水颗粒高、低剂量组,西药组大鼠SCr、BUN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肾皮质p27蛋白、p27 mRNA及TGF- β1 mRNA、TGF- β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养肝益水颗粒高、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肾皮质p27蛋白及p27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肾皮质TGF- β1 mRNA、TGF- β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养肝益水颗粒通过下调TGF- β1、p27的表达,调节足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维持足细胞正常形态和结构,从而达到保护肾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养肝益水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肾脏smad2、smad3、smad7表达的影响,探讨养肝益水颗粒保护肾脏的机制.方法 将40只12周雄性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贝拉普利组(每日1.8 mg/kg)、养肝益水颗粒低剂量组(每日5.4 g/...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中医证候学特点和规律。方法:对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学分析,并以60例无肾损害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统计分析不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以肝、肾证候及阴虚、气虚、血瘀证候积分最高,明显高于无肾损害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主要病机为肝肾阴虚兼气虚血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早期肾损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对122例EH早期肾损害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测定其与25例正常人的尿五蛋白(白蛋白(A lb)、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IgG)、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及肾动脉血流(平均肾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平均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 I))。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气虚血瘀组、肝火亢盛组、痰湿壅盛组尿五蛋白均明显升高(P<0.05,P<0.01);阴虚阳亢组、阴阳两虚组仅尿α1-MG升高(P<0.05),肝火亢盛组Vs增快明显(P<0.05);余下4组Vs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5组R I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EH早期肾损害的两项检测指标与中医证候有明显相关性,虚实夹杂证、实证肾动脉血管阻力增加显著,肾小管、肾小球损害明显;虚证肾动脉血管阻力轻度增加,肾小管轻度受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早期亚临床肾损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参照国家卫生部<新药(中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对127例EH患者进行了中医辨证分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进行肾功能联检(血、尿β2-MG,尿ALB和IgG),并以健康人50例作对照.结果: ①轻、中及重度高血压患者的早期肾功能指标和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血压病程<5年的早期肾功能指标与>5年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②中医辨证分型以阴虚阳亢证最多,其中肝火亢盛证肾损害较轻,阴虚阳亢证肾损害有加重趋势,但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痰湿壅盛证和阴阳两虚证肾损害进一步加重.结论:中医证候和EH早期肾损害程度有一定的关系,中医不同证型之间存在着客观化指标的区别,肾功能联检对高血压并发早期肾损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养阴活血法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55例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25)。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常规服用降血压药,治疗组加用中药,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1,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养阴活血法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型高血压有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能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固肾安胎饮配合西药治疗早期先兆流产肾虚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早期妊娠已出现阴道出血的54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在监测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孕酮(P)水平的情况下,治疗组给予固肾安胎饮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3.3%,对照组愈显率为54.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HCG、P值低于正常孕期的,治疗组10例流产率为10%,对照组9例流产率为55.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HCG、P上升与同孕期相符的,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肾安胎饮配合西药治疗对于提高早期先兆流产血清HCG、P水平及临床愈显率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CRF患者随机分为灌肠组和非灌肠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对临床症状及体征、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BUN、SCr及24 h Upro分别得到明显的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可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益肾泄浊方口服配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chronic kidney failure,CR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CRF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在接受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口服益肾泄浊方,对照组患者口服金水宝胶囊,两组疗程均为8周。〖JP2〗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血清白蛋白(albumin, ALB)和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水平,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SCr均显著降低(P<0.05),eGFR和ALB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降低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ALB和Hb升高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益肾泄浊方口服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有利于改善CRF患者的肾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脾肾气虚证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补肾健脾方配合擦背辅助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百令胶囊,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白蛋白(albumin,ALB)的变化,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Cr、BUN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eGFR、ALB、Hb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SCr、BUN水平下降程度以及eGFR、ALB、Hb水平上升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分布、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医常规疗法联合中医综合治疗可以显著改善CRF患者的肾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泄浊法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EPO(宁红欣)3000u皮下注射,并口服健脾补肾泄浊中药;对照组只给予EPO3000u皮下注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肌酐、尿素氮、血清总蛋白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健脾补肾泄浊法配合EPO治疗肾性贫血,能明显改善患者贫血状况,对肾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蓉黄益肾解毒颗粒对非透析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肾虚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4例非透析CRF肾虚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及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蓉黄益肾解毒颗粒,每日3次,每次1袋,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胱抑素C(cystatin C, Cys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SCr、BUN、CysC、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BUN、CysC、Hcy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SCr、BUN、CysC、Hcy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蓉黄益肾解毒颗粒能明显改善非透析CRF肾虚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保护其肾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万花油外用结合物理疗法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冰敷、热敷及红外照射的物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加用万花油,两组均治疗至血肿消失。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d后血肿消退情况、血肿局部疼痛评分情况及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时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血肿消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内瘘局部血肿疼痛均明显减轻(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内瘘血流不足、静脉炎、内瘘狭窄、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万花油外用结合物理疗法可促进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肿的消退,减轻局部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补肾益精法治疗远端肾小管酸中毒(distal renal tubular acidosis,dRTA)致低钾血症的疗效。方法 将62例dRT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医补钾治疗,观察组加用补肾益精中药进行综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清钾浓度的变化。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血钾浓度均较前一时点显著升高(P<0.05);治疗48 h和72 h后,观察组血钾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益精法联合西医补钾治疗能提高dRTA致低钾血症患者血钾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黄龙骨牡蛎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脾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非透析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1例给予一般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大黄龙骨牡蛎汤灌肠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症状评分以及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ary protein quantity,24hPr)、白蛋白(albumin,ALB)、血清总蛋白(serum total protein,TP)、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效果不明显(P>0.05),治疗组水肿、倦怠乏力、腰膝酸软、气短懒言、脘腹胀满、口淡不渴评分均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食少纳呆、倦怠乏力、腰膝酸软、气短懒言、脘腹胀满、口淡不渴评分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各指标水平均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组BUN、SCr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GFR、Hb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BUN、SCr降低值,GFR升高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合用大黄龙骨牡蛎汤灌肠,能够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CRF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旋转扳法和穴位推拿对青年高流速型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VBA)流速的影响和两种手法的疗效差异.方法:76例青年高流速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旋转扳法组(A组,38例)和穴位推拿组(B组,38例),分别施加相应的治疗手法.应用经颅超声多普勒(TCD)检测手法治疗前后VBA流速并观察流速改变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B组左侧椎动脉(LVA)、基底动脉(BA)及A组BA流速明显下降(P<0.05,P<0.01),两组间LVA流速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3周后,A、B两组LVA、右侧椎动脉(RVA)、BA流速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LVA、RVA流速改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疗效优于A组(P<0.05).结论:在青年高流速型颈性眩晕的治疗手法中,穴位推拿对VBA流速的影响较旋转扳法明显,并可能具有比旋转扳法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