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脾不独主运化 "脾主运化”是脾脏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此说于今人已成准绳,今之方书已皆释为脾对于水谷具有消化、吸收、转输和布散的作用.每论及此,皆以<黄帝内经>之说为依据.<素问*六节脏象论>云:"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然细考之,则难以令人信服,<素问*六节脏象论>所云"转味而入出者也”之功能乃脾、胃、大肠、小肠等脏腑相互配合而共同产生的,非独脾也;<素问*经脉别论>着重强调了脾之转输、布散精气的作用,而其化物功能则未明言,不能以错简遗漏之说释之,因经文已明言"游溢精气,上输于脾”,可见,饮食物在未经脾运化之前已化为精气.因此,"脾主运化”确实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2.
心主血,藏神,为君主之官,乃五脏六腑之主。临证所见,或本脏本经发病,或它脏它腑影响,常常出现心阳虚颓、心阴亏损、气血两衰、心火亢盛以及虚实兼挟等病理变化。本文试将仲景对心病的论治方法,归纳讨论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人体之中,水谷的运化过程由五脏功能配合共同完成,因脾土居于中焦,故由脾土主导运化。脾主运化不但指脾主转运、化生水谷精微物质,还包括对机体食物糟粕、水湿浊毒物质的转运、排泄过程。就五行而言,脾属土,自然界的土有承载、受纳、化生万物的作用。现代研究结果亦表明,人体物质或能量的新生、再生均与脾土密切相关,某些浊毒物质的产生亦与脾主运化功能失常有关。"脾主运化"理论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现状仍难以令人满意.从医学发展史来看,西医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中医学几千年来未有大的突破.目前中医学与现代科学尤其是基础学科结合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就,因此中医有必要借鉴西医发展的经验,紧密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从而走向现代化,实现真正的"中西医结合".  相似文献   

5.
脾为土脏,气血生化之源;肾为水脏,封藏之处,精之处.脾主运化水谷精微,须肾中阳气的温煦;肾主水藏精,为阴阳之室,是人体一身阴阳的根本,而肾精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与化生.脾与肾,相互资生,互相促进,息息相关.病理上亦相互影响,共同致病,甚至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中医对于脾肾互济这一理论历来重视,而金元四大医家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理论.笔者现对金元四大医家脾肾互济思想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6.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是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主要脏腑之一。脾胃有病常可影响它脏,它脏有病亦可通过调理脾胃而获效,故研究脾胃病的特点及治法对临床具有重要意义。脾胃病的主要特点是: 一、脾病多虚,胃病多实: 《素问·太阴阳明论》说:“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指出了阳明病多实,太阴病多虚,及其病因。《伤寒论》说:“阳明之为病,胃家  相似文献   

7.
新安医学作为重要的中医学术流派,著述数量巨大,养生专著颇多,养生思想独特,其中固本培元之元气论、外邪致虚之内外同治论、食调先于药物论、融汇儒道重神气论是新安医学特征性的养生观念,在延续中医学养生理念的基础上有所发挥和创新,形成了新安医学养生观,对当今养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治胃七法     
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与腐熟,与脾一起参与人体的消化,吸收以及输布的功能,为气血生化之源和后天之本。脾与胃相为表里,虽然关系密切,但二者在生理功能上又有明显区别:脾主升,胃主降;脾主化,胃主纳;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等。正因为胃有以上生理特点,故在治疗上也就有一些特殊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景岳全书>中所载治胃脘痛的131首方剂为依据,通过频数表对其用药频次、药物功效及药物性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治疗胃脘痛的用药规律.张景岳认为胃脘痛与肝、脾、胃三脏关系密切,治疗以温补为主,辅以理气和胃之法,药味多为辛甘入肝胆、脾胃经的药物,阴阳并调,补泻兼施.  相似文献   

10.
叶天士(1666~1745)在祖国医学史上不仅以温病学家著称,而且对内科杂病亦颇有建树。对于疸病的治疗足可开人心窦,以为后学津梁。现就《临证指南医案·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年版)剪录数案,归纳成八法,试析之。 一、宣腑湿热法 疸有阳黄阴黄之异,病位有在脏在腑之分,虽病因皆以湿得之,但湿之转化具有双向性,一从火化为阳黄治在胃,一从寒水为阴黄治在脾,治脏治腑二者不容混淆。临床所见阳黄者多,治腑的方法也较纷繁,医者常用攻下,或者执一清利,每致阴阳两伤而变生他证。叶氏深明其理,提出:“当宣腑湿热,但不宜下”,如:  相似文献   

11.
军事医学与灾害医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上探讨军事医学与灾害医学之间主要相同点、不同点、相通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建议,最大化二者之间的关联性、交叉性,促进军事医学与灾害医学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日本汉方医学与中医学同根同源,对个体体质差异性的研究均非常重视。体质医学在日本受到较大关注,流派和分型较多,其中一贯堂医学为日本体质研究的典型代表。中医体质学和日本一贯堂医学均认为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在理论渊源、分类、发病及诊疗等方面存在差异。两者各成体系,密切相关,今后应加强交流和互相借鉴。  相似文献   

13.
各级临床医院建立面向社会服务的法医临床学鉴定机构是司法鉴定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人身伤害的法医临床学鉴定涉及医学的各个学科,鉴定內容十分广泛,涉及的问题十分复杂,得出的鉴定结论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鉴定结论作为重要的诉讼证据,必须经过严格审查,经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在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embryotransplantation,IVF-ET)中的应用已取得一定成效,尤其是可提高IVF-ET的成功率及减少其并发症。在IVF-ET的不同治疗阶段分期用药可提高其成功率,防止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及对于因卵巢反应低下和子宫内膜发育不良造成的IVF-ET失败有明显的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中医诊疗信息的数字化和诊疗全过程的智能化.方法:采用粗糙集合作为数据挖掘工具,提取中医胃病诊疗信息潜在的诊断规则.结果:将所得规则在胃病的各证候诊断上进行临床验证,得到较好的结果.结论: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中医诊断,有助于挖掘中医诊疗信息内在知识和规律,为中医发展的现代化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高压氧加针灸推拿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恢复作用.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Ⅰ组)、常规药物+针灸推拿治疗(Ⅱ组)及常规药物+针灸推拿+高压氧治疗(Ⅲ组).Ⅰ组、Ⅱ组和Ⅲ组病例数分别为58,65,76例.入院时与出院时分别对各组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s, GCS)及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unctional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FCA)评分.结果:与入院时比较,出院时3组GCS和FCA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出院时Ⅱ组和Ⅲ组GCS和FCA评分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GCS评分显著高于Ⅱ组(P<0.05).结论:高压氧配合针灸推拿治疗能显著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由于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日益增加.目前,全球2型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亿,我国糖尿病病人总数亦已超过3 000万.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已是当务之急.糖尿病是一种与饮食最为密切相关的疾病,合理的饮食不仅能够控制血糖,甚至可以使糖尿病患者获得治愈;相反,如果忽视饮食因素,单纯依赖药物是很难奏效的.正如<千金方>中所说:"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而自可无他,不知此者,纵有金丹亦不可救,深思慎之."  相似文献   

18.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及《中医体质量表》自正式颁布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科研、临床和健康管理。然而在多年的使用过程中,不少学者发现体质判定标准及体质量表自身存在一定问题,给体质辨识造成困惑。通过梳理目前体质量表的应用现状及有关体质量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发现《中医体质量表》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的修订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法医学伤情鉴定多需借助医疗单位出具的医疗文书来确定伤情程度,如诊断证明书、病历、检查报告单等。医疗文书往往因为医生的技术水平、责任心及其他人为原因而发生偏差,所以法医在将医疗文书用作鉴定依据时,要审查医疗文书的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审查医疗文书一般采用判断证据的方法,即对医疗文书来源的合法性、客观性,诊断依据的真实性、可靠性,诊断结论的科学性、全面性进行审查;以及将医疗文书与同案其他证据加以对照、比较和验证;甚至收集新的证据,以消除医疗文书中的矛盾,确保其准确无误,为法医鉴定提供真实、可靠的医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西方传统绘画构成形式的对比分析,研究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两种思维方式分别是中医、西医两大医学模式形成的基础。中西方美术比较鉴赏是中医思维培养的一种途径:通过绘画研究中西医思维方式的差异能从直观对比的角度区别二者差异,通过绘画作品的鉴赏分析能更直观地理解中医思维中的意象、直觉、整体等较难把握的形象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