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劳动人本政治观"是"广义政治"理论的核心概念.本文尝试在对这一核心概念的基本含义与要素进行简要申述的基础上,利用广义政治理论的分析方法--政治的利益分析法,对人性、人的利益需求与劳动实践的内在关联进行探究,以揭示人的政治主体性与政治的社会性,进而确证劳动人本政治观的科学性.同时指出,政治关系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政治之劳动人本性的逐渐实现过程.现今,坚持邓小平理论这一"走向社会政治"的科学理论,是实现当代中国政治关系社会化、推动中国政治的"社会政治"发展取向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2.
广义政治理论认为,政治生活与人类社会同生共存。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产生的特殊的政治形态。在未来无国家存在的社会里,人们将以“自由人联合体”的形式,对社会公共事务和共同利益实施调控与管理。这是一种全新的“社会政治”形式。中国正处于“走向社会政治”时期,因此决定了当代中国只能选择渐进的可持续的政治发展模式,现实路径就是大力培育公民社会,使人民群众通过公民社会组织直接参与管理公共事务。公民社会的成熟将为宪政民主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3.
社会政治论是刘德厚教授研究社会的政治进程原理的一个重要论断。社会政治即指无阶级、无国家存在的社会的政治类型,它存在于前阶级社会形态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走向社会政治就其现实形态而言,则是指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客观进程及其本质特征,它是实现人类未来社会政治的历史必由之路。社会政治论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马克思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系统论述了社会决定国家的历史观,探讨了国家与社会从二元化到最终统一的历史性方向及其深刻内涵。社会政治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发展,对指导当代中国建设现实主义的社会主义政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周芳 《理论月刊》2005,(10):192-192
刘德厚教授所著《广义政治论》一书的出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无疑是今年中国政治学界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情。该书集作者十几年研究之功,展现了他在广义政治理论方面独特探索的理论成果,和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命运以及人类政治命运的关切。作者以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为指导,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一个“现实主义的社会主义者”的眼光,思考了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起源、本质特征、形态的多样性、社会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关系以及人类社会彻底解放的历史进程等理论问题,引领中国当代政治理论研究的新境界,拓展了中国政治学研究的思维空间。刘德厚教授的《广义政治论》体系完备,内涵丰富,其核心主题就是如何实现国家政治权力的社会化、人民化。其要点为:政治起源于社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和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通常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并且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因为,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性被认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为显著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被认为是意识形态的特性.本文试图通过研究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起源和发展路径,借助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观,进一步分析探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性和本质,探求其本质的渊源.  相似文献   

6.
李良栋 《人民论坛》2012,(31):22-23
执政党如何进一步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落到实处?这需要我们深入地思考政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政治泛指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整个治理;狭义政治是人们基于一定的利益要求围绕公共权力展开的活动。两种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广义的政治观,党的十八大工作  相似文献   

7.
政治发展的规划与预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发展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进程,而且还是一种政治理想.广义而言,政治发展可以视为人类美好政治理想和政治价值现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得以运用和体现的进程,问题是,政治发展需不需要、能不能制定规划,有没有政治发展的规划和预期对社会健康发展会带来什么影响?尽管在近代乃至于现代人类政治发展史上,很多国家的政治发展是在非规划的状态下进行的,社会往往被动地接受政治发展的进程.但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具备了对政治发展的认知条件和知识基础,一些国家的政治发展也直接或间接地给我们提供了经验和教训,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具有推动政治发展的使命和责任.所以,遵循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政治发展战略和规划,当能使社会形成关于政治发展的预期,从而以此来奠定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社会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经济、政治、文化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由来已久.但学术界一直比较重视对经济、政治、文化之间以及"三个文明"之间辩证关系的阐释,而不太重视对经济、政治、文化与"三个文明"之间关系的研究.本文从学理性角度对人类社会进行了纵横剖析,认为经济、政治、文化是人类社会的横切面,是社会形态质的规定性;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的纵剖面,是社会形态量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智慧,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新思想,形成了习近平政治发展观。其主要体现为政治发展的目标观、道路观、路径观、保证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多个方面,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科学理论,必将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思想宝库。  相似文献   

10.
袁为 《前沿》2008,(8):27-30
休闲是人类一种相对自由的状态,源于统治阶级对统治地位的维护。在马克思的视阚里,休闲即自由时间,它与政治相伴而生,具有深刻的政治社会化意蕴。休闲唤醒了人们的政治权利意识,为政治社会化开拓了时间和空间;是塑造政治人格的重要途径;刺激着人们变革不适应历史发展的旧有政治体系。现代社会里,休闲是主体完成政治社会化,走向民主平等,走向自觉自由的“成为”状态。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新型政治文化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化作为深层次的社会政治现象,对人类社会一切政治现象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消极、落后观念已经成为中国走向全面现代化的深层障碍。因此,我国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建构起与现代化建设相一致的新型政治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2.
《湖北社会科学》2016,(4):40-45
关于财产与政治关系的争论由来已久。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政治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是人与人直接互动的世界,并不需要将财产问题带入政治世界。盖尤斯则将世界划分成人、事物与行动的世界,人通过与事物的关系进而与他人发生法律意义上的互动。而在洛克的观念中,自然理性赋予人发展与事物的关系的权利进而与世界发生互动,当自然状态下的发展导致不便时,人们便同意进入政治的与法律的社会以更好地保护个人财产。一方面可以说,政治变得次要于财产的社会史,但另一方面正是政治社会的存在才使得财产更有保障。洛克的这一思想开启了近代以来众多争论的端绪。  相似文献   

13.
政治观是对政治问题的总看法、总观念.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或一个政党、一个团体,要确定和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政治观,一方面与这个国家所面临的政治矛盾、政治斗争和政治发展的客观情势分不开,另一方面也与政党、政治精英人物的主观认识分不开.尤其是当国家的政治矛盾、政治斗争和政治发展发生变化后,政治观的调整、演进、转换,成为关键的环节. 近代以来,世界诸国的政治发展,由于面临着反封建斗争或反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的斗争,必然要经历一个革命的阶段,与之相适应,必然形成革命的政治观.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是其理论体系的核心和主导价值取向,涵盖个体与社会双重的解放维度。在个体和社会维度的解放诉求中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精神实质之根本在于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深入认识其与人类解放的应有关系凸显为实践追逐与理论向导之间的关联性,有助于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哲学意义和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历史起点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元问题,它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概念、范畴等一系列基础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从“广义政治”视角看,我们认为,人类社会氏族制度的形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起点.从这一视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历史起点,有利于我们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回归其本真.  相似文献   

16.
向维维 《传承》2010,(21):56-57
公民社会与民主政治的关系是双向的、复杂的,当前在公民社会与民主政治的关系这一问题的讨论上存在着一些误区,所以我们必须理性解析公民社会与民主政治的关系,这无疑会为公民社会的发展以及民主政治的促进提供有益的理论资源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7.
政治发展道路以社会存在为前提,其安全必须以社会建设为基础。无论从人类社会构成,还是从政治发展的内在逻辑、现实需要来分析,社会建设都是维护政治发展道路安全的社会基础。保障政治发展道路安全视域下的社会机制建设内容是多方面的,要选择打造坚实物质基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培养壮大社会组织、提高社会公德水平、优化社会结构和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等路径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8.
吴海金  朱磊 《理论月刊》2006,(10):119-121
科尔曼对环境政治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就是其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不正确的发展理念、不合理的发展模式是生态危机得以产生的根源。防止和克服生态危机除应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外,还应该开展以确定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弘扬社群精神、扩大基层民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与政治改造运动,还应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等重要观点。科尔曼的环境政治观为我们认识环境政治问题提供了理论借鉴,有助于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绿色社会,繁荣生态政治科学。  相似文献   

19.
公民社会与民主政治的关系是双向的、复杂的,当前在公民社会与民主政治的关系这一问题的讨论上存在着一些误区,所以我们必须理性解析公民社会与民主政治的关系,这无疑会为公民社会的发展以及民主政治的促进提供有益的理论资源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20.
政治冲突是人类政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政治社会学认为,对政治现象的解释应沉入社会层面,在社会结构与社会进程中寻求恰当的解释。分层是社会不平等的结构性表现,冲突与分层密切相关。韦伯是分层与冲突理论的两大思想源泉之一。韦伯对社会结构的划分是多维的,既承认经济因素在政治冲突中的作用,同时强调地位等非经济性因素在政治冲突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政治冲突具有长期性与复杂性。将韦伯的分层与冲突理论与马克思的相关思想进行简要对比,可以更为清晰地理解韦伯的这一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