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朱有志 《求索》2007,(5):228-228
目前,关于新闻理论的研究大体由新闻本体论、新闻业态论和新闻关系论这三大块构成,其中新闻关系研究主要是围绕新闻业、新闻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的关系来展开,湖南商学院副教授康化夷女士撰写的《大洋两岸——中美新闻传播研究》一书,就从中美两国不同历史条件和国家状况与新闻的关系出发,  相似文献   

2.
白庆祥简介:1956年生,作家、记者、新闻理论专家。曾主编《中外新闻名著鉴赏大辞典》、《新闻写作新教程》系列丛书多本;出版《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技巧》等新闻理论著作及《世纪末的忧患》等新闻著作多部;在中外新闻媒体发表新闻作品2000余篇;主持、参与多项新闻传播和企业文化课题。  相似文献   

3.
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新闻舆论宏观管理要把“依法治业”和“以德治业”紧密结合起来。新闻行业的“依法治业”,就是依据新闻政策、法规、制度对各项新闻工作进行管理,确保党的新闻工作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以德治业”,就是运用道德的手段进行新闻舆论宏观管理,要求新闻从业人员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职业道德观,规范新闻职业行为。新闻舆论宏观管理必须紧紧围绕“德治”与“法治”两大治业方略,开辟新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它涉及新闻本源、新闻本质及新闻传播规律等许多根本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反映和体现,是指导我们做好新世纪新闻工作的思想基础。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就是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一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这对于我们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推动华北石油新闻事业与时俱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闻的价值在于发现,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新闻发现是新闻竞争的核心和实质,主要体现于记者的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新闻发现的基础和关键前提。因此,记者应从扩大知识面、扎根于社会生活和优化思维方式三个方面努力培养和增强新闻敏感,从而增强新闻发现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肖鲁仁 《求索》2007,(7):186-187
经济新闻的价值结构不同于时政、社会、文体等新闻门类,影响力是经济新闻的核心价值。将影响力置于经济新闻价值构成要素之首是因为在分析新闻事实、传者与受众三者关系时要真正体现出受众本位意识。经济新闻的影响力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闻事实因传播而对人们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力,一是解析新闻事件所引发的人们思维方式的更新。两种影响力中后一种影响力常常更加深刻而持久,这也是经济新闻引人入胜的奥秘所在。  相似文献   

7.
彭军辉 《理论月刊》2004,(7):125-127
新闻事实是新闻评论工作者一个很重要的创作来源,但并非所有的新闻都能成为评论的对象。相对而言,倾向性新闻能为评论工作者提供更多、更具价值的评论线索。本文试图阐明倾向性新闻的产生以及新闻评论工作者如何去选择倾向性新闻来创作优秀的评论作品。  相似文献   

8.
陈燕 《求索》2008,(6):186-187
新闻故事化文本通过丰富的感性材料、故事性的叙事方式、引入故事性元素对新闻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为受众提供了解读新闻事实的“另类途径”。然而,新闻故事化在媒介的新闻实践中渐渐步入了娱乐化的误区,产生了一些不良效果。为使新闻故事化健康发展,需要媒介尊重新闻基本规律和文化核心价值,强化党和政府的新闻监管职能,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9.
迅猛发展的博客现象引起了社会、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有人认为,在新闻传播领域,博客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新闻博客”将颠覆现有的新闻媒体,彻底改变目前新闻传播的范式和图景,成为未来的新闻传媒。但事实上,“新闻博客”仍然不能解决新闻的真实性问题,也无法保证平民的新闻传播权的实现,它体现的个体性和主观性与新闻的客观公正性存在着基本的冲突。“新闻博客”将颠覆传统新闻传播、成为未来新闻传媒的看法,是一种技术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10.
陈晓益 《前沿》2014,(3):238-240
本文从人文科学面临的表述危机,新新闻主义以及新闻叙事视角多维视野考察实验新闻,认为实验新闻的出现是新闻媒体在处理如何描述社会现实、记者的主体身份与报道的关系以及新闻叙事视角变化的综合结果,从而突破从静态的新闻文本去分析实验新闻在新闻技术操作层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闻价值一般理解为是新闻客体所具有的客观属性对于新闻主体需要的一种效应,它来源于新闻客体,取决于新闻主体,产生于新闻实践活动。对新闻活动中“新闻价值主体”进行探讨,必须从两个不同层次进行认识:一个是直接面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加工的新闻工作者;另一个便是面对经过选择加工并经过各种通道传播的新闻(作品)的受众。以受众为中心、以传者为主导,实现两个主体价值评价的最大重叠才能实现新闻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张同昌 《青年论坛》2003,(6):137-138
邓小平新闻思想是邓小平新闻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理论基础包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展是硬道理、倡导创新四项基本原则。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新闻理论。坚持以邓小平新闻思想来指导我国的新闻改革实践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南京国民政府在政治上始终贯彻一党专政的方针,与此相适应,在新闻舆论事业上实行新闻统制政策,将强化其自身的新闻事业获取“新闻最高领导权”作为新闻统制的核心,因此在不同时期颁发了大量的新闻法律法规,其中不乏针对特殊形势的非常法。这些非常法的法律效力甚至高于宪法。新闻法的执法主体也由司法机关变成了行政执政人员,新闻法律法规成为了官员控制新闻舆论,打击破坏新闻载体的借口,新闻事业偏离了“法治”道路,新闻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公正性遭到极大破坏。  相似文献   

14.
新闻策划严格地说是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采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新闻实践活动.新闻策划必须要有准确定位,必须优化选择,讲究技巧与策略,目的是为了解决新闻采访中主客观矛盾,达到最佳的新闻报道效果.同时,新闻策划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政策修养、理论修养、新闻修养和深谋远虑的能力.新闻策划定位准确,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张维 《重庆行政》2018,(2):105-106
正在全媒体时代,新闻的碎片化和同质化成为新闻创新的衍生品,侵蚀新闻内容生产的本质追求。新闻传播者如何以更好的表达方式传播新闻和受众如何更直观便捷地获取新闻成为新闻生产中一体二用的两个问题。新闻设计为问题的破解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式,实现了新闻视觉呈现与新闻表达的有机统一。新闻设计以其视觉报道、视觉传达、视觉欣赏的作用,日益成为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大关键因素。[1]新闻设计实际上在新闻的供给  相似文献   

16.
南玉帛 《人大建设》2012,(12):42-43
电视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百姓生活的新闻。从内容上来看,电视民生新闻反映社会生活、道德伦理、世态人情、趣闻轶事,注重新闻的实用价值、娱乐价值、情感价值。从形式上来看,电视民生新闻通过生动的画面、鲜活的语言等“软性”表达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规律的总的看法,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正确舆论引导入的重要保证,是建设高素质新闻队伍的迫切需要。我们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新闻本源、新闻本质及传播规律,指导我们做好新时期新闻工作。广泛而深入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核心是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始终坚  相似文献   

18.
公安机关与媒体是平等的法律主体,警媒双方关系因信息传播活动而产生,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各自的新闻权利和新闻义务.警方的新闻权利包括传播权、要求更正权,新闻义务包括公开警务信息、尊重媒体传播新闻信息的权利.媒体的新闻权利包括采访权、编辑权、报道权、舆论监督权,新闻义务包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守法律和纪律、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法律明确了警媒在处理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依据和标准,是确保双方关系正常有序和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对新闻媒体的本质、新闻报告的任务做出的概括。从2001年起新闻管理部门向全国新闻界提出,要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提高贯彻党的新闻政策的自觉性。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首先要了解、把握其基本内涵、基本  相似文献   

20.
熊树文 《创造》2011,(4):76-77
现场短新闻,是现代传媒中出现的一种使用频率很高的新闻文体,是新闻群芳谱中的一朵奇葩。本文拟就现场短新闻写作的ABC,即现场短新闻的特点、采访、写作试进行一些分析,以求救于大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