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抓捕行动是高风险的警务活动,为了降低民警的行动风险,抓捕前应当作好部署。首先,对已知嫌疑对象的缉捕行动,应当保持以多打少的优势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出警的基本原则是做好精心准备,从武器警械、保护装备到行动方案、人员分工等都应当详细安排;对犯罪嫌疑人可能采取的反抗行为,也要有充分的估计。其次,抓捕行动一定要巧妙、周密,先以控制局面为主。实施行动时,应当根据所拟定的战术方案,周密部署,并按任务要求及时到达指定位置,尽可能警力充足,对现场实施有效的包围控制。再次,在被对方发现的情况下,一般不宜强攻,而应智取,避免不必要的伤亡。执行任务时,一定要充分设想到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并准备好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2.
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暴力事件的战术行动中 ,要科学编制警力 ,灵活运用各种战术队形和战术行动方法 ,及时妥善地平息群体性暴力事件。处置群体性暴力事件的战术行动方法主要有 :警戒封控 ;拦阻堵截 ;教育疏导 ;抓捕带离 ;强行驱散  相似文献   

3.
入室抓捕行动流程是警务行动的战术步骤。针对毒品犯罪的特点和入室缉毒行动的要求,制定以行动流程为导向,采取多看、多想、多练、多互动的训练方式;以"听得见、看得清、记得住、用得着"为效果要求;以提高民警训练的参与度和实效性,增强实战意识,掌握入室缉毒行动各环节的技能为目的;以行动提示、预案制定、临战推演、情景处置、讨论总结为行动导向的训练模式,借此提高缉毒行动中入室抓捕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暴力事件的战术行动中,要科学编制警力,灵活运用各种战术队形和战术行动方法,及时妥善地平息群体性暴力事件?处置群体性暴力事件的战术行动方法主要有:警戒封控;拦阻堵截;教育疏导:抓捕带离:强行驱散。  相似文献   

5.
由于网络赌博具有组织体系严密、技术含量高、涉赌行为手法隐蔽、调查取证难等诸多特征,所以公安机关应针对网络赌博活动的一般特征及不同类型的网络赌博活动,采取切实可行的网络赌博犯罪案件侦查模式,包括:树立侦查办案中的战略意识,实现公安机关内部警力资源的综合运用,科学把握抓捕时机,确保一网打尽,依法勘查网络赌博活动案件现场,及时固定电子证据,启用分组取证模式,及时与检察院、法院沟通,形成打击网络赌博的合力等。  相似文献   

6.
对峙性抓捕是公安机关对持有杀伤性武器与公安机关进行公然对抗的犯罪嫌疑人实施的一种特殊的抓捕行动。在对峙性抓捕中,犯罪嫌疑人具有一些特殊的心理活动,公安机关必须遵循抓捕的安全性原则,充分考虑抓捕策略,尽最大可能减少抓捕可能造成的危险。有备型抓捕方案的设计和遭遇型抓捕方案的设计是比较常用的对峙性抓捕方案。  相似文献   

7.
达成战术突然性是抓捕行动的客观要求,是重要的制胜规律之一。它能巧妙利用抓捕对象心理定势的弱点,积极创建利于主动攻击的时空优势,以灵活多变的战法、出其不意的方式,乘敌之隙,给予迅猛打击,从而有效削弱和剥夺抓捕对象的反抗能力与机会,以提高抓捕行动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实现执法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在侦办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中,侦查部门应及时发现和广泛开辟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线索;对收集到的涉黑线索进行筛选、整合,作出符合情理的分析、推理,有策略地开展侦查,严密组织抓捕行动;特别注意树立协同意识,多部门紧密协调、配合,加大追逃力度。  相似文献   

9.
警察入室抓捕吸毒嫌疑人行动存在各种未知危险因素,给警察带来人身安全隐患。吸毒嫌疑人具有精神状态十分不稳定、身份难以确定、携带病毒易传染的特点。室内场所与室外场所相比较而言具有情况的未知性、空间的局限性、证据难采性等特点。入室抓捕吸毒嫌疑人应当提前做好情报收集、危险评估、方案设定、实施抓捕、证据收集等工作,重点训练突入技能,注意抓捕前信息的核实研判、人员控制、证据收集问题。这样,方能确保警察人身安全和抓捕行动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0.
当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较为猖獗,严重影响我国金融秩序以及社会稳定。此类案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侦办工作在线索发现、查处时机的把握、抓捕、犯罪金额认定追缴、审计、工作协调和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存在诸多难点。应有针对性地调整侦查策略谋求突破。同时应建立涵盖打击、防范在内的以公安机关为主力军,其他部门及人员共同参与的的协作共治的犯罪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1.
犯罪要素应遵循裁判过程予以序化,形成由客观到主观的阶层递进模式,中国刑法犯罪构成体系可在借鉴大陆法系递进式犯罪论基础上,对通说"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予以分解重构,使传统平行结构体系融入递进因素,以犯罪构成体系的变革推动刑法理论发展与司法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日益突显,本文认为,生命意识缺失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危机,也是一种异常的心理现象。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而导致的结果。文章着重从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的角度来寻找对策,以促进大学生生命意识健康发展,减少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保证期间与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等的分析与论证 ,对我国现有的担保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希望能对完善制度起到一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党风建设制度化,是党风建设的必然趋势和必要条件。只有制度化,才能保证党风建设沿着规范有序的轨道进行。制度化关键在“化”,即在制度化条件下,制度是最高权威,一般来说它不因任何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也不因任何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党风建设制度化应在建立健全党风建设的规范体系、制度程序、制度机制等方面努力,并且要与加强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教育权可诉性的理论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几起学生状告学校的行政诉讼案一度成为传媒的热点 ,也向法学界提出了新的问题 :学生不服学校处分能否提起行政诉讼 ?校方处分学生的行政行为能否成为诉讼标的 ?本文作者就此问题提出了自己见解。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期刊统计分析与评价》相关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0-2012年《天水行政学院学报》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客观描述刊物整体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寻找差距和不足,以期对刊物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常认为采矿权的客体是:不特定的、包括地下部分在内的组合体、抽象的矿产资源、地壳中的不动产等.由此而将采矿权归属矿业权、特许物权、准物权等形成虚无的物权体系.通过逐一甄别认为,采矿权的客体是单一而特定的矿产,采矿权人对矿产支配的权利状态具有自物权属性.  相似文献   

18.
“量刑基准制度”是指法官在对刑事被告人定罪量刑时可供参照的具体客观的基准。作为韩国法务部“变化战略计划”重要课题内容,韩国近年来开始着手推进刑事“量刑基准”改革方案。本文将通过对韩国“量刑基准制度”引进背景、量刑委员会及“量刑基准”促进动向及方案内容、韩国法院及法务部量刑调查主导权之争及韩国“量刑基准”制定的基本经验等进行考察,以期对我国刑事量刑制度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判断行使财产权行为是否构成夺取罪方面存在司法上的困惑和理论上的缺失.传统观点认为,行使财产权行为不具有侵犯他人所有权的客体,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且是一种自助行为,不构成夺取类犯罪.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夺取罪构成要件需要进行重构.夺取罪犯罪客体采用以平稳占有说为基础的财产秩序.行使财产权利行为的非法占有目的虽然具有债权的法律依据,但其夺取行为和手段不符合法律规定.自助行为的成立需在主体、标的、主观目的、紧迫性和手段强度上符合要求.因此,行使财产权行为应构成夺取罪,除非其符合自助行为阻却违法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刑法规定“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本文对“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和“可以剥夺政治权利”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提出应当让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的范围明确化,并建议以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宣告刑作为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