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桑植白族仗鼓舞起源传说经历了从明代至今的传承过程,在不同时代承载着不同的历史记忆。以历史记忆为切入点,通过对收集到的桑植白族仗鼓舞起源传说进行梳理、比对,发现无论社会生境发生怎样的变迁,对于围绕仗鼓舞所产生的民俗事象,其历史记忆是具有连续性的,而关于仗鼓舞起源的历史记忆由时间的远端向近端推移的过程中在传说文本里呈现出衰减现象,仗鼓舞起源传说最终在现代文本里失忆。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集体道德记忆是不忘来时路的积极回应和真诚表达,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是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的客观要求。立党为公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集体道德理念记忆,初心与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集体价值追求记忆,民主与科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集体道德属性记忆,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集体精神风范记忆。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集体道德记忆的时代价值在于不忘本来、开辟未来。  相似文献   

3.
叶子 《前沿》2014,(11):125-129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评介记忆社会学的主要研究论题。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个体记忆的社会维度体现为群体决定了个体回忆什么及如何回忆。在界定了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关系后,集体记忆的三大特征——多元性、竞争性和变迁性得到了充分地讨论。对于历史与集体记忆这一议题,有的学者试图将两者对立起来,而另一些人则力图模糊两者的边界。总之,记忆社会学近年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步确立其自身在社会学学科领域中的地位。然而,在笔者看来,该领域研究仍存在三方面缺陷:具有社会决定论倾向、缺乏比较视野及资料来源过于单一。  相似文献   

4.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造成人员重大伤亡、财产巨大损失,灾难震惊国人、震惊世界。中华民族在集体记忆这一灾难的同时,更应当集体记忆战胜这一灾难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原卫生厅副厅长尚军因贪腐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在服刑期间将刊发其"桃色新闻"故事的国内某杂志及作者告上法庭并赢得官司。但作为重要的存储记忆媒介,研究者在十余年后对百度网页的三个阶段的检索发现"权色交易""以色谋权""情色女厅长"网页占据主流。网页的排名机制重构了百度搜索对尚军的集体记忆。负面信息更容易被记忆,将女性贪官与"情色"相联系符合社会期待,搜索引擎中所呈现的信息多样性不足,而且作为重要的记忆媒介,百度的可信性并不高,但是网民对搜索引擎的依赖又会造成媒介中的集体记忆对个体记忆的侵入。  相似文献   

6.
《物权法》有关农民集体所有权主体的规定充满矛盾,反映出农民集体虚化的现实。社区农民集体再组织化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未来的民法典编纂不能继续采取回避的态度。再组织化应满足底线要求,在充分尊重历史和现实、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依法进行,允许探索多元模式,但再组织化要适度。再组织化之后形成的社区农民集体可成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在民法典中有所体现,并以单行法的形式进行具体的、制度化的调整。  相似文献   

7.
2010年最流行的汉语热词是我们认识社会的一个侧面,它们反映了社会、媒介和民众的变化。汉语热词通过文化符号、历史延续和社会责任,来产生集体记忆,再通过制造共识和话语扩张来达到社会认同。不过,同时要注意汉语热词的现实性和示范性的特点,对其在社会中产生的作用进行辩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张引  杨庆媛 《求索》2014,(8):32-36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改革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具体体现在流转方式和收益分配、监管制度建立等方面。通过分析上海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践,发现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中,土地流转方式主要有公开出让复垦土地、出让指标并就地落地和出让指标异地落地三种,流转模式按宅基地、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建设用地指标不同划分为"宅基地置换"、"建设公共租赁房"、"征地留用"等十种。当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面临集体土地产权不清、流转收益分配及监管制度不完善、流转程序和机制不健全、现行法律制度存在矛盾和盲区等问题。反思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对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面对频繁发生且复杂多样的群体性事件,类型分析是深刻把握其本质规律的重要研究路径之一.以组织化程度为维度可将我国转型背景下的群体性事件分为集体行动和集体行为两类,在参与主体、行动目的、暴力程度、领导者的产生以及持续时间等要素上表现出明显差异.表现为集体行为的群体性事件的出现是近10年利益矛盾积累的必然发展.以不满、怨恨等非理性情绪为中介,在十年艰难的集体行动中生长出了社会危害性大、非理性程度越来越高的集体行为,这是矛盾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后苏哈托时期见证了印尼华人的族群意识与文化复兴,其中华人历史纪念馆的兴建成为华人族群文化意识复兴的一个重要象征。本文在对印尼华人纪念馆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考察了后苏哈托时期华人历史博物馆兴建的动因、机制与意义。印尼华人博物馆的兴建,不仅体现了华人对族群历史文化的追溯与传承,同时也反映了华人与当地的融合与政治认同的变迁。更值得指出的是,华人历史博物馆通过华人参与民族国家建构历史的展示重新塑造了华人的集体与文化记忆。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记忆与回忆为主题的研究风气日渐兴起,发展为欧美学术界跨学科研究的前沿领域。流行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各种记忆理论,大多以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的经典论述为源泉,并结合各国的学术传统及经验研究而批判性地发展起来。进入新世纪以后,这股“记忆之风”在中国学界和公共空间激起“发掘记忆,重构历史”的学术意识。在中国社会、历史及文化的研究中,值得重视的是三个方面的问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民间传说与历史记忆;社会记忆与乡土重建。记忆的历史研究,不应是“科学史学”的障碍;相反,它不仅拓展了通往“历史真实”的渠道,而且为认识人性之本相提供一种重要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80后晒童年现象是潮流回归和怀旧时尚的表现,暗示着80后即将逐渐担负起社会责任的开始,但是其中也或隐或显地潜藏着80后青年一代组织归属感和文化归属感缺失的征兆。“集体记忆”作为社会学中集体行动一种特殊的方式,应当引起各级决策者的重视,努力加强青年组织建设,增进青年的归属和认同感,各类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健康的价值引导作用,推动青年亚文化向健康、活泼、高雅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集体的转型及其重大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敬鲁 《岭南学刊》2002,(3):57-59,70
集体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不断变迁、不断发生新旧代替的过程。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 ,集体的内容和现形式必会发生相应变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我国原有的集体在类型、内容、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以及人们关于集体的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转型。这种转型的意义在于它是我国自身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 ,是社会关系由单调向丰富、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变 ,是从自由不够充分、缺少真正公平形式的集体向自由比较充分、获得公平形式的集体的深刻转变 ,它也将会使我们坚持集体主义的方式发生相应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多元的地域文化承载、叙述、表现着这一区域群体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生活理想,并构成这一特定地域群体的集体记忆。区域文化要在文化变迁中彰显经久不衰的魅力,必须由个体和集体记忆上升为文化记忆。在"快速流动的现代社会"要重现源远流长的伏羲文化,必须重构一个符合现代社会的整体文化记忆范式,这一文化记忆范式包括了重构能力、物质载体与符号形成的互文本、文化社会、组织仪式。  相似文献   

15.
台湾历史的集体记忆与民众的复杂心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台湾的历史与大陆的历史有共同性 ,也有差异性。台湾民众对历史的集体记忆本来就是多样的 ,近年来经过某些人的“导引” ,出现了一些新的看法 ,它对台湾民众复杂心态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本文试图比较详细地描绘和概括台湾民众对“光复”以前历史的“集体记忆”及其对“复杂心态”的影响 ,为大陆同胞进一步认识台湾提供可资参考的资料和意见。  相似文献   

16.
《公安研究》2013,(1):92-93
李里峰在《江海学刊》2012年第4期撰文认为,由于集体记忆、社会记忆研究的兴起和“建构论”话语霸权的形成,个体记忆的自主性乃至可能性成了一个需要论辩的问题。记忆的真正主体只能是个人,集体记忆则是一个隐喻的概念,须以个体记忆为载体方能存在和传承。集体记忆抹杀了记忆鲜活、质感、多元的本真特质,需要个体记忆来进行平衡。借助个体记忆及其负载的情感和意义,普通人可以对集体记忆、公共记忆进行“微抵制”,获得“微自由”。  相似文献   

17.
耿步健 《求索》2012,(4):182-184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价值观,然而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人们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看法,归结起来是由于我们党内有不少同志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中的"集体"的含义存在着不同程度错误的理解,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严重的压抑人的个性和损害个人利益的行为,造成人们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某种错误的偏见。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入手,全面分析、总结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集体观,从而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完善、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侦查集体心理是指侦查集体内部所具有的心理倾向、态度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心理体系在侦查集体成员身上的体现。侦查集体心理特征主要有:集体归属感,集体荣誉感,集体认同感。侦查集体的心理效应主要表现在:互动效应,激励效应,稳定效应和心理动荡效应。侦查集体心理对其成员的影响方式有:社会助长作用,社会标准化倾向,社会从众行为。侦查集体对其成员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主要体现在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热爱侦查集体、关心侦查集体,完成侦查任务好、指挥人员威信高。  相似文献   

19.
李惠平 《理论月刊》2006,(1):158-160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是关系农民生存保障的基本权益。不论是考察其历史形成还是为解决其在现实中的困境,都应以确定农民对土地的直接占有为前提。文章整理了目前关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有关学说,赞成在我国物权法中直接规定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分析了集体所有权的概念并提出以农民集体共同共有权解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国法治犹如一条唯美的河流,时而婉转悠扬,时而澎湃奔涌,其间的人和事,宛若前进中激荡起的一朵朵浪花,偶尔的一两个回旋,也改变不了她奔向大海的方向.梳理纷繁的记忆,那些曾经的兴奋、感动抑或哀伤、忧虑,无数个体的体验都构成了一种集体的法治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