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崛起成为全球大国的同时,中国民间外交也进入了新时代。民间外交从人民外交而来,但已超越人民外交。民间外交与公共外交并存,但有异同。特别应警惕对民间外交概念的"泛化"与"逆化"。中国民间外交具有民间性、开放性、基础性、灵活性、独特的理论性等全新的内涵,同时也临着狭隘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等外部挑战。为了推动和完善中国民间外交,中国人应更深入了解和理解世界各国人民心理,拓宽交流对象,重点做国外中产阶级的工作,以及探索建立政府与民间互动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中国民间外交研究:问题、理论和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入新世纪以来,民间外交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蓬勃发展,呈现出全方位、多形式和立体交叉的新格局,对15世纪以来主要以国与国之间官方交流渠道为主的外交观形成巨大压力和挑战.人们日益认识到主权国家委派的代表之间正式的、官方的、政府对政府的互动,未必是保障国际合作、消除分歧或者平息冲突的最有效方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继承和发扬民间外交的优良传统,在民间外交方面取得重大成就,但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实践中仍存在一些误区和盲点.本文以全球视野分析了新世纪民间外交的变化趋势,探讨了当代民间外交亟需深入研究的问题以及加强民间外交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侧重于揭露帝国主义和超级大国的侵略政策一重点转到为实现现代化争取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一全面融入国际社会,为实现“和谐世界”目标而努力。总结新中国60年来国际关系和外交理论研究的经验教训,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西方国际关系和外交理论的优秀成果,建立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范式,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快速上升,中国领导人也越来越强调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国内强调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国外强调做一个负责任、敢担当的国家.从理论上来说,权威是大国外交的本质和核心,与普通的国家相比,大国就意味着不仅有实力,更要有权威,在外交上得到其他国家和民众的尊重和支持.中国是一个有着大国外交基因的国家,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历史沉淀了大国心态,确立了独具特色的大国外交权威基础.近代以来,随着西方世界的兴起,中国外交的权威基础遭到严重侵蚀,缺乏必要的国力支撑.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重塑大国外交权威基础上走过了曲折发展的历程.在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背景下,如何成为一个有权威的大国,实现大国外交权威基础的再造,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5.
公共外交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九桓 《亚非纵横》2011,(2):1-4,59
公共外交是政府主导下的全民外交,它是政府外交的延伸,是对政府外交的有益和有效补充。同时,我们应注意到民间外交作为国与国之间的经常性互动形式也是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演讲是公共外交的主要手段,传媒则为公共外交的发展增添了活力。我们除了要做好日常性的工作之外,还应处理好各类突发事件,使之成为我公共外交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6.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外交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在世界大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取得了丰硕成果,交出了亮丽答卷。这一年,人民外交在持续深入学习党史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深入总结了党领导下的人民外交理论,积极开展了民间对外交往新实践。人民外交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外交的一项创举,它以增进人民友谊、促进国家关系发展为宗旨,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独有的特色。中国人民外交学会是由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亲自倡导成立并担任名誉会长的新中国第一个人民外交机构,成立于1949年12月15日,与共和国同龄。它以中国人民的名义,开创了中国和世界外交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从多边条约看中国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签订的国际多边条约为基本分析数据审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的基本情况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勾画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轨迹,揭示中国签订多边条约与中国外交政策、外交战略转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中国签订多边条约所反映出的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转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2004年是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召开50周年。这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大型国际会议,也是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开始。重温这段历史对学习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外交思想,继承和发挥我国外交事业的光荣传统,开创外交工作的新局面,都有重要意义。一、历史背景回顾1945年越南八月革命胜利后,于9月2日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但法国不甘心丢掉这块广阔的殖民地,遂于1946年12月出动大军,对越南发动了大规模入侵,并占领了海防、河内等大城市,封锁了中越边界。与此同时,又返回老挝、柬埔寨,恢复其殖民统…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文化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日益凸显,并由此产生了一种新型外交方式——文化外交。中俄两国比邻而居,有着近四百年的交往史,文化交流更是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随着文化外交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中俄文化交流不断擦出新火花。实践证明,文化外交在巩固中俄两国高层政治关系、推动经贸合作和扩大民间交往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地位和影响不断提高,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但中国外交话语的"短板"问题也日益突出。外交话语是体现国家文化传承、意识形态、重大利益、战略方向和政策举措等官方基本立场的表述,而话语权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中国在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与独立自主外交时,更需在大国外交的丰富实践基础上,厚植中国特色外交理论基础,加强外交话语体系建设,提高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和世界意义,以有效应对相关挑战,实现中国外交话语权的历史性提升,推进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11.
张锐 《和平与发展》2020,(1):113-128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能源外交已成为中国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政策内容的不同,可将1949—2012年的能源外交划分为阵营外交、产业"走出去"、开拓石油进口来源、推动全面合作四个阶段。党的十八大后,中国能源外交开创引领能源革命进入新时代,呈现诸多新特点,包括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为指引、与油气出口国构建能源命运共同体、促进清洁能源发展、推动"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和加强全球能源治理。回顾历史,中国能源外交形成一系列优良传统和鲜明特色。面对复杂局势,中国能源外交应积极谋划全球范围内高效的、可承担的海外利益保护体系,加强对外合作机制建设,系统筹划推进全球能源革命战略,打造能源大外交格局。  相似文献   

12.
承担国际责任既是一国获得国际合法性的重要来源,也是该国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始终将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作为外交的重要内容,并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的国际责任观,由此产生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国外交。新中国先后经历了国际主义责任观下的斗争外交、新国际主义责任观下的合作外交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责任观下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三个阶段。70年来的外交呈现出:和平是中国外交的最鲜明特征,社会主义是中国外交的本质属性,胸怀天下是中国外交的情怀。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为中国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也营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3.
外交是一个长期被混淆的概念,中外学者均将外交与对外政策等概念等同起来,严重影响了对外交的学术解释。事实上,外交在本质上是一种执行国家使命的代表行为,在不同历史阶段,外交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全球化和信息革命塑造了国家间关系的新情境,推动现代外交发生结构转型。主导国家间关系的传统职业外交范式正在向传统外交与非传统外交并重的范式转型。政府垄断外交的格局被打破,媒体、企业、利益集团、非政府组织、宗教等成为外交圈中影响巨大的行为体。然而,迄今为止,学界关于非传统外交还缺乏研究,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和理论界内部的学科分化严重制约了对非传统外交的研究。中国外交学界应重视对非传统外交的研究,将非传统外交作为当代外交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维度,大力推进非传统外交。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民间外交:历史反思与学术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中国革命的历史渊源,作为与美日冷战政治斗争的手段,人民外交是传统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政策思想和重要实践形态.到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中日关系正常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人民外交转型为民间外交,形成了在社会基础培育和全面实现国家利益两个方向上配合政府总体外交的战略格局.然而,有关民间外交的学术研究严重滞后,其基本概念混乱和重要结论错误的状况需要在研究中进行历史反思和学术规范.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总理是外交学中国化的奠基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中国外交工作的重要创始人和具体领导者,周恩来总理以十分宝贵的外交实践和极其丰富的战斗经验,还有一系列有关外交工作的精辟论述,为外交学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成为当代中国外交研究的重要现实、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6.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经济迅速成长,与世界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伴随这些变化,中国开始全方位地参与国际社会的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中国外交形成了一些新做法和新思路,被称作中国的"新外交"。"新外交"在客观上涵盖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发展的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17.
2013年中国外交的核心是创新.新理念、新风格、新力度、新战略、新战术、新倡议、新布局、新突破;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与周边外交双轮驱动;北联、东弈、南睦、西进.全球拓展既捍卫了国家核心利益,又坚持与世界合作共赢,充分显示了中国气势、大国外交和世界情怀.中国外交已经进入了全面战略外交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8.
城市外交为何会蓬勃发展?其动力机制与全球化、信息化存在密切联系。全球城市网络对城市拓展全球联系形成一种外部"牵引力",国家权力一定程度上向城市集中产生内部"推动力",使城市外交成为可能。外部和内部的动力形成合力,使城市在全球化时代的外交舞台上获取施展空间。城市如何施展外交功能?理想的路径选择是将城市外交与国家对外战略有效对接,使城市外交成为国家融入国际体系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渠道。改革开放后,城市成为中国发展的核心场域和连接世界的关键节点。提高中国城市外交的水平既要顺应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转型趋势,也要遵循城市外交发展的机制性规律,从国家和城市两个层面共同努力,为构建立体化的总体外交格局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民间外交涵义的学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上,外交被认为是由一国政府的外交机构代表国家所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而民间外交的兴起带来了许多理论上的挑战.本文论述了民间外交概念的历史演变及其基本涵义,指出当今的民间外交与过去的民间外交已经出现了社会基础的转换,公民社会成为民间外交的新的社会基础.在对民间外交的理论动因的解释上,本文从制度需求出发提出了"政府失灵"论,以及从成本效率关系的视角提出了"节约成本"作为民间外交兴起的可能动因,但仍然认为这是一个有待继续探讨的开放性论题.  相似文献   

20.
"和谐世界"与中国"新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对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新概括和指导中国新时期对外工作的新方针。“和谐世界”是中国外交思想创新的结果,同时又指导着中国外交的实践,使中国外交逐渐呈现出大国气派和崭新气象,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中国外交未来也面临不同程度的问题、挑战和风险。“和谐世界”观的进一步完善有待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和中国战略界继续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