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李昭 《法学杂志》2000,(1):44-45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揭示了“依法治国”的内涵,强调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说到底,就是要依照宪法实行社会主义法治。而社会主义法治的首要要求,就要制定出体现广大人民意志的社会主义法律,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做到社会生活的各领域、各方面都有法可依。建立完善的社…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行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从宪法的高度看,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宪法原则,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认的结果。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共产党成为我们国家的执政党,是一百多年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必然产物,没有中国…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就未来中国的治国方略作出的重大决策。它指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而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和应有之意,是近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志。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推进依宪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国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 ,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 ,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江泽民同志这段讲话 ,高度概括了我们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 ,指明了“法治”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高度把握和阐释了依法治国这一方略的基本含义和基本内容 ,从而表明了党在今后领导和执政方式的基本形…  相似文献   

5.
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莫纪宏一、依宪治国是党的十五大报告的精神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在我国,所谓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  相似文献   

6.
《公民与法治》2009,(7):1-1
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为了法治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1978年12月,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1997年9月,“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首次出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成为民主法治建设一个新的里程碑。1999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11月14日,党的十六大通过了部分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增写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的治国方略,也是我们国家法治建设发展的根本方向。由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以及宪法与其他法律之间的关系,它在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依法治国最重要的是依宪治国。也正是因为宪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出发点,所以,依法治国必须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  相似文献   

9.
良宪治国:依法治国的核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进元 《现代法学》2000,22(2):43-46
作者认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法制建设史上的伟大创举。而依法治国的核心就是依宪治国,良性宪法则是依宪治国的基础。行文中作者提出了衡定良性宪法的标准:价值中立、权力制约、结构合理、程序正当。最后作者根据良性宪法的上述标准,具体讨论了中国宪法良性化的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0.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已经庄严地载入我国宪法。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首先是依宪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宪政国家。众所周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但在中国的宪法实践中,却存在着两种悖论:一方面违宪的法律、法规、规章的确存在,另一方面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迄今尚未撤销一例违宪的法律、法规、规章;一方面违宪是最严重的违法,另一方面恰恰是最严重的违法却无相应的司法追究机制和司法救济机制。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一文中明确指出:“保证宪法实施将是我们一直会面临…  相似文献   

11.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不仅写入了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还写入了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这标志着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以民主与法制生活的事实报道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新闻,要反映这种伟大的历史进程,就必须研究新情况,适应新变化。一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就是使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就是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就是逐步实…  相似文献   

12.
甄玉生 《中国司法》2004,(11):49-53
对于依法治理的客体、内容和重点,理论界有不同的学术观点,实际工作者也有不同的理解和把握。有的学术文章对客体与内容分不很清,有的把内容和重点混为一谈,对依法治理实践带来一些消极影响,有必要进行澄清。一、依法治理的客体依法治理是依法治国的实践推进。依法治国就是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律化、制度化,使这种法律和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根据对依法治国的这一科学概括,…  相似文献   

13.
依法治国,是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首先是要依宪治国,这是习总书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进行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中明确提到“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机制.”深入理解和掌握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的关系,大力健全宪法实施与监督制度,维护宪法的权威性,是我们必须明确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世纪之交的修宪──兼论宪法的概念和宪法修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实践经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需要,响亮地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任务和首要标志是实施宪政,建设社会主义宪政国家。所以,党中央和全国人大十分重视宪政建设,重视宪法的修改和完善,重视宪法的实施保障。前不久召开的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审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从而使我国宪法更加完善,更加…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治国方略,也是我国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从宪法学角度看,应当坚持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明确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实行良法之治,实现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办事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1999年现行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表明修宪者认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极为重要、关系国本,以至于必须成为整个"国家"治国的基本方略,非经宪法修改不得由政府机关(哪怕是代表多数民意的立法机关)所更改;胡锦涛2004年9月15日在纪念全国人大成立50周年讲话中提出的、习近平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重申的"依法治国首先要(是)依宪治国"的命题,则似乎表明了执政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法治"内涵理解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树立宪法的权威性,切实保障宪法实施。为发挥宪法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要明确宪法和法律的关系,要大力宣传宪法,培养和增强全体公民的宪法意识和法治精神,强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遵守和执行宪法,要健全和完善宪法监督制度,特别是建立违宪追究机制,把宪法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以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法治中国的号角.从中国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诞生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对于人民权利的保护,国家、社会的稳定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从我国宪法的发展历史为切入点,理清了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的关系,阐明了如何实现依宪治国,并指明了依宪治国对于夯实法治中国的宪法基础、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旭 《法学论坛》2023,(1):5-15
“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主要内容之一。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宪法在精神实质上是统一的,它系统、原创性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中国宪法的显著优势和重大作用是什么”“如何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等一系列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表现,是我们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法理依据,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原理运用,同时构成了中国宪法学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制度规范体系来源。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司法》2012,(1):5-5
以法治理念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需要以宪法为根本,社会管理服从法治框架,管理创新遵守法律规定。在法治理念中,要突出宪法理念。法治是执政的保障。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宪法体现了尊严、规则、法治等社会共同体的基本价值,是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规范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