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两岸关系》2014,(5):12-12
<正>预定今年11月29日投票的"七合一"选举,目前随着各政党提名候选人陆续出炉,选战气氛正在加热升温。鉴于台湾过去历次选举,都和两岸关系动向紧密牵连,两者互为影响,我们因而认为今年"七合一"选举热战下的两岸关系表现,应加关注。关于台湾选举和两岸关系相互牵连的历史事例,太久前的不说了,单讲近年,一般人一定记得,上次选举"五都"市长的2010年,投票日5个月前,即该年年中,两岸双方签署了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及早  相似文献   

2.
路梅 《两岸关系》2010,(12):15-15
<正>12月1日,来自两岸的专家学者在"2010年台湾政局暨两岸关系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上就台湾"五都"选举后两岸关系的发展进行探讨,多数与会者认为,"五都"选举对两岸关系影响有限,但其结果反映出两岸关系的一些问题与因素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3.
2010年,国民党延续并深化重新执政以来的相关政策路线,在岛内施政、党务改革、五都选举、两岸关系等方面均取得较大成果。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成为制约国民党下一步发展的困难和障碍。  相似文献   

4.
丁宇 《两岸关系》2013,(1):32-35
马英九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台湾同胞选择继续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1月14日,台湾地区领导人和民意代表选举揭晓,中国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国民党赢得台湾民意机构过半席次。选举结果表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得到广大台湾同胞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正台湾地区领导人及民意代表选举投票结果1月16日晚揭晓,民进党及其候选人在两项选举中胜出。尘埃落定,众声喧哗。有人称,这意味着台湾民众选择支持与大陆对抗的政策路线,不希望两岸关系持续和平发展;有人忧心民进党重新执政后将推动"台独",两岸关系将再度动荡不安;甚至还有人鼓噪民进党获胜意味着大陆近8年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对台政策"遭受挫败";云云。对于台湾"大选"结果,究竟怎  相似文献   

6.
刘红 《统一论坛》2011,(4):21-24
随着暑期的来临,台湾"二合一选举"热浪滚滚。在选举过程中最为吸引媒体、选民、舆论和政党、候选人的是民意调查。在台湾的政治运作中,有关选举的追踪式民调依其重要性和关注度,向来为各方所重视。从"五都"选举后的有关"二合一选举"民调中可以看出选举趋势。"二合一选举"对蓝绿来说分别是"政权保卫战"和"夺权热身赛"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6,(3)
正1月16日晚,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及民意代表选举投票结果揭晓,民进党及其候选人在两项选举中胜出。尘埃落定,众声喧哗。有人称,这意味着台湾民众选择支持与大陆对抗的政策路线,不希望两岸关系持续和平发展;有人忧心民进党重新执政后将推动"台独",两岸关系将再度动荡不安;甚至还有人鼓噪民进党获胜意味着大陆近8年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6,(3)
正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投票1月16日下午4时结束,得票第二的国民党候选人朱立伦于晚间7时许承认败选,当晚出炉的计票结果显示,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陈建仁当选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有声音认为,国民党的败选是2008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政策的失败,逻辑上是荒谬的。此次选举是国民党之败,而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之败。  相似文献   

9.
影响今年底台湾"七合一选举"选情的主要因素包括蓝绿基本盘变化、执政大环境、候选人特质与治理能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效应等诸多方面。目前分析,总体选情对执政的国民党不利,若将"六都"版图变化视为选举输赢的主要标志,选举结果恐怕将呈现出民进党不会输,国民党不会赢的局面。就影响而言,"七合一选举"不会直接动摇国民党中央执政根基,但可能延续"蓝消绿长"的态势,成为"蓝大绿小"向"蓝小绿大"方向转变的关键一役,并进一步削弱马英九党内地位和执政权威,加剧苏贞昌与蔡英文之间的矛盾,亦将间接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选举结果对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及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中之重。今年11月27日,台湾将举行"五都"(即所谓台"行政院"直辖的五个城市:新北、台北、台中、台南、高雄)“三合一”选举。  相似文献   

11.
"三合一"选举方式(即将提名初步候选人,确定正式候选人和正式投票选举三者合并进行),在今年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中,再受基层"热捧".与传统的选举方式相比,"三合一"优势在于:一是节省时间."三合一"选举将提名初步候选人、确定正式候选人和正式投票选举三者合并进行,如果参加投票选民超过选民总数一半,每项职位都有选民得票过半,选举就一次"搞定".  相似文献   

12.
2012年台湾地区选举结束,马英九获得连任,国民党在台湾民意机构中获多数席位。这次选举表明,坚持"九二共识"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得到了广大台湾同胞的拥护。而选举结果,也将对今后两岸关系和岛内政局产生重大影响。为此,本刊推出特别策划:两岸关系展望。请看台湾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08年是两岸关系的关键一年。岛内先后有两场重要的选举,陈水扁当局为了掩饰其两个任期内的施政无能、贪腐有术,为了进一步炒热民进党的选情、骗取选票,不惜把两岸关系推向危险的边缘,肆无忌惮地挑衅祖国大陆,一意孤行地推动“入联公投”,并妄图利用行政手段将“入联公投”与三月举行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捆绑在一起举行。“入联公投”使两岸关系进入了高危期,严重威胁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严重威胁台湾同胞的根本利益,严重威胁海峡两岸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利益,严重威胁台海地区以至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  相似文献   

14.
<正>2月7日,台湾地区第8届"立委"补选投票结果揭晓。在5个补选席次中,国民党获2席,苗栗县候选人徐志荣、南投县候选人许淑华当选;民进党获3席,台中市候选人黄国书、彰化县候选人陈素月、屏东县候选人庄瑞雄当选,蓝绿"立委"席次补选维持原状。民进党认为,其在3个选区得票都有增长,维持了该党"九合一"选举以来的势头。但这一结果对国民党而言,也有一定的"止血"效果。选举结果也显  相似文献   

15.
3月18日,台湾地区选举揭晓,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以39.3的得票率当选,国民党候选人连战败选,得票率为23.1,独立参选人宋楚瑜居第二,得票率36.8。对于台湾地区的选举结果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各国政府和媒体十分关注,纷纷发表评论。 重申“一个中国”立场并希望两岸展开对话 3月19日美联社报道,美国总统克林顿针对台湾选举结果表示,美国将继续奉行“一个中国”政策,“致力于促进该地区的和平、稳定  相似文献   

16.
蔡玲 《台声》2019,(10)
<正>民进党自2016年上台"执政"以来,施政荒腔走板,两岸关系恶化,岛内经济沉沦;相反,大陆惠台政策深得岛内民心,台当局的"恐吓牌"已经失效。民进党"执政"不为台湾民众福祉着想,一味地玩政治,骗选票,那么,台湾民众一定会在下一场选举中用选票对他们进行惩罚。  相似文献   

17.
《统一论坛》2010,(6):78-79
近日,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学习研究委员会召开研讨会,就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订后对台湾岛内及两岸关系的影响,台湾"五都选举"选情及选后岛内局势,进一步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10年,国、民两党围绕"五都"选举、马英九当局施政及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审等议题展开激烈较量,岛内政局在某种程度呈现"国守民攻"、"蓝消绿长"态势,但"国强民弱"、"蓝大绿小"格局并未改变。马英九当局施  相似文献   

19.
石勇 《两岸关系》2013,(2):17-19
2012年,两岸关系承前启后,再结硕果。年内,两岸关系经受住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和民意代表选举的严峻考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局面稳定,迈入巩固深化的新阶段。马英九连任后受制于执政环境不佳影响,难以在推动两岸关系上迈开大步。民进党继续顽固坚持"台独"立场,路线转型困难,制约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广度与深度。2013年,两岸关系整体上仍将维持稳中有进的良好局面,但也将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6,(3)
正民进党台湾地区领导候选人蔡英文在1月16日举行的台湾大选中获胜,与此同时,民进党赢得"立委"选举,获得"立法院"的多数席位。台湾新旧政党轮替,国民党将再次成为在野党。对民进党而言胜选相对容易,胜任绝不简单。继承国民党两岸关系的政治遗产而非全盘否定,承认两岸和平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是解决其困境的最佳选择。此次选举国民党大比数落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执政当局8年来在经济发展与内部治理方面未能让民众满意。国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