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治理商业贿赂,是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当借鉴国际治理商业贿赂的成功经验,完善我国治理商业贿赂的法律法规和党内纪律,为治理商业贿赂提供法律保障。一、借鉴国际治理商业贿赂经验,完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2.
商业贿赂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也是腐败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侵害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秩序,腐蚀了我国的廉政制度,严重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然而,我国现行的商业贿赂立法存在法条分散、概念界定模糊、司法解释缺失等问题,从而给执法部门在司法实践中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此,明确商业贿赂犯罪的构成要件对于我国现阶段开展反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反商业贿赂立法之缺失与完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商业贿赂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也是腐败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侵害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秩序,腐蚀了我国的廉政制度,严重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然而,我国现行的反商业贿赂立法存在法条分散、概念界定模糊、司法解释缺失等问题,从而给执法部门在司法实践中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此,明确商业贿赂的范围、构成要件和法律责任对于我国现阶段开展反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商业贿赂现状的分析,对其预防和治理提出了个人建议,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完善治理商业贿赂的立法,加强行政、刑事执法力度及加强国际司法合作、加大反洗钱力度等三点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5.
商业贿赂是一种危害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违法行为。当前我国商业贿赂的成因主要表现为:内部原因是行贿者和受贿者自身层面的原因;外部原因主要是因为社会文化、对商业贿赂危害的漠视以及制度的缺憾。因此,在选择治理商业贿赂是应该采取内外结合的途径即一方面提高人自身的公平竞争意识和法律道德素质;另一方面完善我国治理商业贿赂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刘秀 《法制与社会》2010,(21):257-257,280
商业贿赂现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2006年,我国政府出台了治理商业贿赂的严厉政策。但是,四年过去了,我国商业贿赂现象还愈发不止,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市场秩序。商业贿赂如此猖狂,这跟我国的法律制度不严密有着根本的关系,为打击商业贿赂,我国必须从民事、行政、刑事三方面来重构我国商业贿赂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在商业贿赂犯罪的刑事立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学界和实务界对商业贿赂犯罪的许多问题还存在分歧和争议,影响了查办商业贿赂犯罪的效果。本文试对商业贿赂犯罪行为概念和特点作出阐述,对我国现行法律中有关商业贿赂犯罪的规定进行研究和探讨,获得对商业贿赂犯罪的全面、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进一步提出完善我国惩治商业贿赂犯罪事实法律体系的构想,为治理商业贿赂,打击商业贿赂犯罪司法实践提供立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商业贿赂是一种危害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违法行为。当前我国商业贿赂的成因主要表现为:内部原因是行贿者和受贿者自身层面的原因;外部原因主要是因为社会文化、对商业贿赂危害的漠视以及制度的缺憾。因此,在选择治理商业贿赂是应该采取内外结合的途径即一方面提高人自身的公平竞争意识和法律道德素质;另一方面完善我国治理商业贿赂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
商业贿赂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现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贿赂现象在我国已经达到泛滥的程度。目前,我国已经将治理商业贿赂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分析商业贿赂泛盛机理主要体现在:市场主体的趋利性是商业贿赂存在的前提条件;法制不健全助长了商业贿赂的泛盛;执法体制不顺使商业贿赂得不到应有的惩治;一些行业已形成的"潜规则",给惩治商业贿赂行为带来了不小难度。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构建反商业贿赂的法律体系;设置防范机制,遏制商业贿赂;完善举报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权力寻租机会;建立和完善职业道德,加强行业自律;营造健康的商业文化等治理我国商业贿赂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医疗卫生领域商业贿赂犯罪严重危害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当前,医疗卫生领域商业贿赂案件呈现新的特点.对已查处的商业贿赂犯罪进行实证分析,探讨案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而探索完善我国治理医疗卫生领域商业贿赂犯罪的制度.  相似文献   

11.
商业贿赂是一种不正当竞争手段,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目前我国打击商业贿赂的法律制度存在一些缺陷,如对商业贿赂主体的规定不周全,对商业贿赂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性质认识不清,为商业贿赂设置的法律责任不合理。为了能有效地打击商业贿赂,有必要对现行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完善,包括合理界定商业贿赂主体的范围,以实质损害竞争作为商业贿赂的核心要件,完善法律责任制度,建立有奖举报制度。  相似文献   

12.
王海浪 《法律科学》2012,(1):158-167
对于贿赂行为的证明标准,国际投资仲裁庭的倾向是从回避到明确借鉴传统商事仲裁中的"更高证明标准"。然而,国际投资仲裁与国际商事仲裁存在较大的区别。支持国际商事仲裁庭采用"更高证明标准"的传统理由及潜在动机在国际投资仲裁中并不存在。因此,在国际投资仲裁中采用"更高证明标准"的法律依据不足。建议中国在BIT中将贿赂作为不可仲裁的投资争端事项之一加以规定,或者明确规定应采纳的证明标准。如中国作为被申请方参加国际投资仲裁程序,应该主动与仲裁庭讨论关于贿赂的证明标准问题,以争取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跨国网络犯罪的增加使得跨境电子取证的实际需求日益旺盛,我国在2018年颁布了《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目的之一是加强国际合作打击跨国犯罪,为我国履行国际条约义务提供法律依据。但在司法实践中,我国的跨境电子取证面临着理论困境和实践困境。网络主权、司法管辖权理论使得单边取证存在着非法性可能。传统跨境电子取证因数据本地化存储和"倒U型"取证结构而效率不高。现有的国际司法协助程序繁杂、时间冗长,无法满足打击跨境犯罪和电子证据取证的现实需求。因此跨境电子取证的简易程序构建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对现有司法协助程序进行适当简化,遵循合法性原则和效率性原则,构建境内外双方执法者直接合作方式合法化、派员调查取证方式、建立个案电子取证协助机制三种途径。  相似文献   

14.
With the enact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Target) Act 2015, the United Kingdom has enshrined an aid target in law. It is now under a legal duty to spend 0.7% of Gross National Income (GNI) each year on aid. This article assesses the implications of enshrining a spending target for development assistance in law. It argues that commentators have focused their analyses too narrowly on the legal target and that it is in fact the mechanisms for scrutinising development assistance contained in section 5 of the new Act that will be important in future. This is because judicial scrutiny of aid spending is a remote possibility as a result of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ct 2002. The article provides an analysis of the new legisl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UK's now detailed legislative framework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id and concludes that this framework is far from satisfactory.  相似文献   

15.
清末部院之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从容 《现代法学》2001,23(6):121-125
清末为仿行宪政而进行的官制改革使传统的司法制度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法部由于承担了包括审判在内的过多职能而阻碍了司法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为实现审判独立 ,大理院与法部就死刑案、重案的复核权及人事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清政府未能及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致使部院之争逐步升级。在清政府行政手段的调整下 ,部院之间终以相互妥协的方式就权限划分达成一致。部院之争不仅是政治体制近代化过程中机构之间的权力之争 ,更是司法权与行政权实现彻底分离这一变革与传统体制之间不可避免的冲突。  相似文献   

16.
商业贿赂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经济腐败现象最为重要的形式之一。我国为治理商业贿赂而全面启动的专项斗争产生了积极的效果。然而,构建于传统的、以“二元论”企业角色观为基础。以作为受贿主体的国家工作人员为规制重点的商业贿赂犯罪控制模式。并未切中商业贿赂犯罪“上游犯罪”之根本。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一元论”企业角色观为基础,以企业社会责任为视角,以作为行贿主体的企业及其工作人员为规制重点,提出商业贿赂治理新思路,并以此构建中国反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可以弥补传统治理商业贿赂思路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阮传胜 《河北法学》2006,24(4):28-32
在我国缔约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贿赂犯罪的规定与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是不同的.现行刑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相关规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贿赂的范围、贿赂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犯罪与受贿罪、行贿罪的构成要件三个方面.完善相应的现行刑法的规定,是我国必须履行的国际法义务,也是司法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独立与新闻自由是民主社会最弥足珍贵的两大价值。尽管在应然层面,这两大价值是相互促进与统一的,但在现实中,不同的主体依据不同的价值取向在两者之间的选择导致了冲突。本文以促进司法独立与新闻自由的良性互动的应然关系为主旨,首先,界定了新闻自由的内涵并从多个角度探究了新闻自由存在的理论基础;其次,总结了新闻自由在司法领域内行使的法律及理论依据,再次主要以美国的相关司法实践为基础,研究了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之间冲突的表现及发展;最后,本文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和现状,提供了认定新闻自由不当行使的标准及司法对策。  相似文献   

19.
裘树祥 《政法学刊》2007,24(1):34-38
商业贿赂犯罪是当前贿赂犯罪的一种新的趋势,党和政府已对此予以了有史以来的最大关注。但目前学界对商业贿赂的研究还不充分,商业贿赂有其特定的概念内涵以及行为特征和犯罪特点。对于商业贿赂犯罪,单一的预防和侦查效果都不太理想,应将宏观的制度性防控措施和微观的侦查策略性措施结合在一起去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