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对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作出了总体战略部署。《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框架(2018-2022)》中明确提出,贯彻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以科技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2020年,《中国应急管理》杂志开设《数字应急》专栏,其主旨通过对“数字应急”的体系化、科学化研究探讨,作为引领驱动应急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发端,推动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同时,以“数字应急”的理念,启发应急管理和应急科技、应急产业发展的新思路,以开拓应急管理的新视野,激发应急产业的新活力。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学者、企业实践者参加研讨,共同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行政论坛》2021,(1):68-73
2018年机构改革以来,初具雏形的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暴露出短板和不足。究其原因,在应急管理范式变迁过程中,短期内完成了机构改革,但应急管理的制度、主体能力和意愿以及应急文化等方面建设出现行动延迟、错位或滞后,致使应急管理现代化建设的理想状态、制度状态和运行状态之间产生了变迁差距,即"堕距"。"十四五"时期应以弥合制度、主体和文化等三个方面的"堕距"为主要任务,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科技创新理论是习近平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法治建设、科技创新发展实践相结合,立足国内、国际发展大势形成的理论成果。这一理论体系以推进我国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法治和发展为总抓手,统筹国内国际科技发展和法治建设现状,协调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共同发力,推进我国科技创新成果的孵化与转化,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强国和法治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4.
2019年11月8日,应急管理部与中国政法大学就共建"应急管理法律与政策研究基地"合作协议举行签约仪式。今年1月10日,中国政法大学应急管理法律与政策研究基地进行了题为"新时代应急管理法制建设主题沙龙"专家交流活动。来自研究基地的法律专家们从多个角度针对应急管理法制建设这一话题表述了各自的认识和看法。首先针对应急管理法制体系建设对于实现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起到何种作用,重要性有哪些体现的问题展开交流。  相似文献   

5.
正进入"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上海肩负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任务,这是上海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历史使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需要以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重要前提条件之一。而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政府的作用、科学界定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角色定位,是推进我国科技治理现代化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从分析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政府优势与问题入手,通过观察  相似文献   

6.
风险防控思维是应急治理重要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要求应急治理工作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忧患意识。本文用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强化"两个根本"、用应急治理制度安排的法制化和权威性推动构建现代化应急管理体系、用应急治理方法手段的专业化和系统性来支撑保障集约化和高效性、用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等几个观点引导,提出实施风险防控思维下的新时代应急治理策略:扭住关键将风险防控思维贯穿应急治理各领域和全过程,前移关口强化应急治理中的风险管控,以预防为主完善风险防控思维下的预防性应急管理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基础性、全局性、系统性、战略性的层面推进应急管理系统建设工作。领导干部作为应急管理的中枢与关键力量,必须通过提升应急管理方面的能力,以适应新时代应急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治理现代化势在必行。新时代中国生态治理现代化包括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个方面,包括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民众参与、国际合作等多重要素。本文认为,新时代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包括政策法规的完善、智能化技术手段的运用和高效参与机制的形成,以及能够促进生态文明变革,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等;新时代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包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生态监管体制、进行生态科技创新、推进民众参与和加强国际合作等;新时代的生态治理现中,仍面临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等问题,这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追求和生态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存在差距;新阶段的生态治理现代化中,我们需要加强生态治理的法律制度建设,落实生态责任制,强化生态治理的技术创新,促进生态治理的公众参与,推动生态治理的国际合作,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应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湖南省前沿科技领域创新治理体系经历初步发展—快速发展—创新发展阶段,目前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存在着前沿科技创新治理战略性目标不明确、资源配置方式不合理、对前沿科技领域产学研创新主体缺乏系统认识、创新治理体系中政府治理约束性过强以及创新环境有待优化等问题。基于湖南省现有的资源配置机制,构建和完善湖南省前沿科技领域创新治理体系,对于提高创新治理效能,贯彻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借鉴国外应急管理有益做法,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世界主要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WHO)都越来越重视应急准备工作,注意加强风险评估与沟通,积极推进"专业化"能力建设,构建标准、规范的应急管理体系,以应对重大风险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方面,需建立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创新体系,打造文化产业升级版。要进一步发挥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体支撑和带动作用,构建文化产业增长速度和质量效益有机统一、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要注重五大平台建设:文化科技公共技术服务,文化科技企业信息交流,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科技应用,科技企业文化创意内容开发和文化科技消费市场扩展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2.
应急管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支撑,积极推进应急管理心理危机干预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应急管理心理危机干预相对薄弱,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作为应急管理心理危机干预的主导者和重要主体,必须持续不断审视现状、发现问题,立足建立我国应急管理心理危机干预长效机制,从预防心理危机发生前、应对心理危机发生时和推动心理重建中等三个阶段,积极制定并实施对策,推进我国应急管理心理危机干预稳步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适应科技信息化发展大势,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提高监测预警能力、监管执法能力、辅助指挥决策能力、救援实战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推动中国互联网进入数字科技时代,以互联网引领的这场新技术革命,将给我国应急科技发展带来哪些明显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14.
应急管理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工作。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加强应急管理作为充分履行...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强调,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科技事业,实施一系列推进科技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不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极大地激发了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迎来了我国科技事业大发展的历史新时期。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严格落实责任制,要适应科技信息化发展大势,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提高监测预警能力、监管执法能力、辅助指挥决策能力、救援实战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  相似文献   

17.
科技创新是人类迈向现代化的驱动和引领力量,科技发展水平是衡量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尺。科技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科技事业以其特有的维度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技底蕴,夯实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技根基。必须坚持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撑,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努力多出“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科技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科技标识,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抉择。科技强国建设既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原则,又具有科技创新的内在机理,彰显了新时代科技事业的典型特征和实践要求。新征程上,我们需要以科技强国建设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我国科技事业跨越发展,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王旭 《求知》2023,(9):43-45
<正>党的二十大发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号召。天津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中央部署,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为目标导向,聚焦事关天津长远发展的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十项行动”。未来五年,摆在天津应急管理部门面前最大的问题是如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统筹安全与发展,服务保障“十项行动”。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创新战略的作用领域完成了从星点式到系统化的突破,通过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实现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进,以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共同规制建构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打造了有别于以往、区别于西方的创新新格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景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创新之路的现实目标在于统筹发展和安全。走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创新之路需要构建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支点,形成发展和安全动态平衡的创新合力。新时代,要从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中把握创新之路的新目标,以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把握创新之路的新要求,从教育安全、科技安全与人才安全三位一体把握创新之路的新保障。  相似文献   

20.
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目标,是百年来农业现代化探索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理论内涵以中国式现代化特征为根本指引,具体表现为“三强”,即满足规模巨大人口的农业保障与供给要强,带动农业变革与升级的科技创新要强,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体系要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以高质量发展为行动导向,以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中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从稳根基、补弱项、重持续三方面推进,全面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提升高水平农业科技创新的自立自强,系统构建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