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英语委婉语是英语世界中引人关注的语言现象。它的使用已经涉及到社会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是西方文化的反映。本论文探讨了英语委婉语在西方社会上的使用范围及其翻译方法、提出了直译法、意译法及灵活采用各种翻译方法,目的是提高对英语委婉语的翻译水平,增强人们对英语委婉语的理解和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的艺术,翻译的过程就是通过深刻理解一种语言的含意,用另一种语言的表现形式再现这种内涵。汉法两种语言都是很发达的语言,历史悠久,表达丰富细致。但二者在结构形式、表达习惯、文化背景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本文试从汉译法的角度对比两者在语法结构上的差异及其在翻译中的体现。汉语和法语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在语言形式即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均有相当大的差异。法语语法范畴中有性数人称时态等,而且都有明确的形式标记。汉语则主要借助词汇手段和次序来表达这些语法概念。在句法结构方面,法语句子的较强的形…  相似文献   

3.
广告英语中各种修辞格的运用赋予广告语言形象生动、简洁幽默、新颖别致、富有韵律和节奏感等特点,充分展示了修辞格在广告英语语言中特有的魅力。广告英语的翻译主要有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创译法等。  相似文献   

4.
试析汉英词汇空缺互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英文化的个别差异性造成了两种语言的词汇空缺现象,但语言具有共性,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归化和异化为不同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可能。通过归化和异化来弥补翻译中的词汇空缺,可以正确传递原语信息。  相似文献   

5.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已经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的重新表达出来,翻译不仅仅是词汇的转换,更重要的是将原语言的文化内涵传递出来。由于文化差异在词汇表层上是最为突出的,本文就英汉词汇表层意义和联想意义的差异分析其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妍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11):114-115,120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词汇是语言中词语的总和,因此,词汇在语言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词汇就没有语言。就英语学习而言,对词汇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方面技能的发挥它用来表达信息,在语言交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词汇学习一直是研究的焦点之一,因此很多学者、教师对词汇学习做了大量研究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词汇学习是大学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的基础。针对学生在大学英词汇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介绍了提高大学英语词汇学习的方法策略,如派生法、联想法等。通过这些词汇策略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色彩词汇语义和语用上的差异,阐述了在社会的发展中,文化对色彩词汇意义的影响。了解并掌握色彩词汇的文化属性的差异,对中外文化交流及翻译实践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文化赋予了动物词汇相应的文化内涵,来表达人们的情感。但不同的社会背景、文化心理、价值取向使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英汉两种语言的翻译中,应该注意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英语习语的常用翻译法及其理论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了直译、借用和意译三种最基本、最常用的英语习语的翻译法。每一种语言都具有自己的强烈的文化色彩、地域色彩、民族色彩和宗教色彩。这就要求翻译工作者必须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深刻理解源语文化的内涵,明白两种文化的生存差异,了解两种文化的相容之处。合理、恰当、灵活地运用各种翻译法,把翻译工作做好。任何一部优秀译作,无不是多种翻译方法综合运用的完美产物。  相似文献   

10.
佛用梵文传过法.佛在世时已经有佛经存在.混合梵文不是一种独立的语言.天竺高僧所汉译之佛经必是翻译自梵文佛经,而西域高僧也是以天竺梵文佛经为最根本、最可靠之依据.竺法兰所译之《四十二章经》为汉地见存诸经之始是可以接受的.佛是一个由音译发展而来的意译词汇.佛、塔、禅等等最常用的佛教词语都是由双(多)音节词向单音节词发展,总的趋势是向单音节词回归.属于中古汉语的汉译佛经之典范语言(不包括过渡性的翻译现象和翻译试验)是中古文言书面语而非白话书面语,属于中古汉语的汉译佛经之典范语言(不包括过渡性的翻译现象和翻译试验),也不是所谓的佛教混合汉语,所谓的佛教混合汉语只是暂时的过渡性的翻译现象和翻译试验,根本就不是一种语言.  相似文献   

11.
和英语会话一样,在会话汉语翻译过程中,会频繁地使用方言和俚语,并受诸多语言环境的影响。在翻译中,运用恰当的方法,可以使会话翻译更加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12.
翻译中,充分、透彻的理解是表达的前提保证。在母语转换成外语过程中,对原文的理解要求决不低于对目的语的表达。在母语翻译成外语时,理解不仅是源语的字面意思,而应该是对源语所表达的包括语言和文化的各种含义的整体感悟,涉及源语的文化及其文化特点的表现,在译文中最大限度地弥补"信息遗失"。  相似文献   

13.
汉语吸收外来词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汉语的不断发展,被吸收进来的外来词越来越多.吸收外来词,主要有音译和音加意译两种方法;一些多意词则根据其语境而定.但不论采取哪种方法,都应遵守汉语语言规范,符合我们民族的语言习惯.  相似文献   

14.
欧美汉学著述翻译成汉语的时候存在着“反向翻译”的情形,“反向翻译”以一种矛盾的方式说明了翻译如何与解释不能分割。中国文化通过翻译获得世界性意义,反向翻译说明中国文化具有跨文化性和世界性,经由翻译的中国经典已经成为西方文化的一部分,不再是中国文化本身。汉学译文与中国经典之间存在着意义的张力,为我们思考如何展开中国经典的现代阐释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5.
汉语和英语在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方面都有着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分析、比较和掌握它们的这些异同是翻译的一项基本功,对提高英、汉语整体水平和翻译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就英汉语音、英汉语义、英汉句法结构的异同以及文化、社会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作了简要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中日对译作品中,日语指示词“ニ、そ、わ”与汉语指示词“这、那”具有不对称性。对这种不对称性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如下规律:(1)日语对指示词有着更强的依赖性;(2)汉语中的“此”、“如此”、“其”及人称代词代替了一部分“这”、“那”等指示词的使用;(3)汉语与日语中的指示词在指示方向上会出现截然相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语言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语言体系的发展变化是话语信息中各种微观语用变异形成和发展的结果。外来语对现代汉语词汇影响引起的语用变异既是对汉语语言体系的创新和突破,又是对汉语语言体系的丰富和发展。研究现代汉语词汇的语用变异有助于认识汉语语言体系和微观语用变异的关系,有助于认识汉语语言体系的发展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翻译的文艺学派理论指出,在文学作品翻译中,既要保持原文的语言信息,又要重视审美。作者在文中从审美意象性角度出发讨论了其常见的几种翻译方法,以提高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9.
外警培训汉语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种方式,开展外警培训汉语教学意义重大,尤其对我国边境地区的国际警察交流和警民双边交流帮助很大。汉语教学的选词原则是基本词汇与常用虚词选择要充分和恰当;体现时代色彩的词词汇选择必须慎重而稳妥;注重词汇的文化因素,有机地结合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慎重选择带有地域特征的词语。汉语教学词汇的选词标准是科学控制词汇选择数量;实用;覆盖率;课堂交际;易学。  相似文献   

20.
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表达效果有三:真值效果、侧效果和逆效果。其中,逆效果是客观事物对立统一规律在语言运用中的反映,逆向思维是其得以产生的前提。要实现语言的逆效果,可以通过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多种手段。语音方面,有音长、声音的高低升降、婉曲调等表现形式;词汇方面,有习惯用语、二元用语和反训三个类型;语法方面,常通过虚词、标点符号的运用及词序的不同来实现;修辞方面,逆效果的运用就更为广泛,几乎无处不在。语言的逆效果是在公众语境中获得的,它增强了汉语表意的丰富性,能突出语意,表达特别的情感意蕴和写作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