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战炤磊 《群众》2023,(18):10-11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强化区域创新,引领产业科学布局,是落实强省之要的重要抓手。因此,必须准确把握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在规律和现实诉求,优化创新生态,补齐创新短板,持续推动产业科学布局,助力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2.
坚持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新时代,推动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优化整体布局、夯实生态基石、拓宽国际空间、增进民生福祉。数字经济能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管理变革、市场变革、治理变革。因此在实践中,要以数字经济助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助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3.
《群众》2021,(14)
正新发展阶段对海洋经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江苏"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坚持陆海统筹、江海联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当下,推动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必须力促海洋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相似文献   

4.
正河北省秦皇岛市紧密围绕产业发展定位,依托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分中心优势,对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进行全产业链布局,推动各类优势要素快速整合,促进了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快速发展,培育了新动能,发展了新经济。高规格定位,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秦皇岛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布局与发展。省政府将其列为省长"一把手工程",  相似文献   

5.
栾大鹏  张威 《人民论坛》2022,(14):75-77
近年来,各级各类产业园区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广大产业园区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是推动产业园区发展质量、发展效率、发展动力变革的内在要求和现实所需。实现产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更加需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更加需要深刻理解新发展理念与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而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推动新发展理念贯穿产业园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  相似文献   

6.
李义良 《群众》2024,(2):39-40
<正>元宇宙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创新和应用的未来产业。2023年10月24日,省委书记信长星在南京调研元宇宙产业,指出要高度重视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推动元宇宙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抢占新领域新赛道。2023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积极布局发展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元宇宙作为数字经济新赛道,正吸引越来越多城市布局。江苏应抢抓元宇宙产业发展机遇,发挥江苏特色和产业优势,前瞻布局关键技术研发,打造元宇宙产业融合创新发展高地。  相似文献   

7.
周铁根 《群众》2020,(9):11-12
现代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和坚实基础。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选择,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迫切要求,对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加快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步伐、系统化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新征程,高质量工业化是现代产业体系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动力。高质量工业化由资源、技术和文化三大要素支撑,工业化初期和中期,资源与技术打造了"标准型"工业化模式,工业化中后期,文化塑造了不同的工业化"气质"。辽宁处于独特的工业化发展阶段,要实现高质量工业化进而带动区域振兴,需要量身定制工业化发展方案。  相似文献   

9.
叶振宇 《人民论坛》2023,(20):55-59
县域经济是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板块,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理论与实践表明,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市场作用充分发挥与政府积极有为共同作用下产业实现动态转型升级的结果。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面向未来,地方政府宜率先从优势特色产业入手,优化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城市品质,改善营商环境,适时采取有效策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塑造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新优势、新动能、新业态。  相似文献   

10.
刘雨果 《人民论坛》2023,(17):83-85
绿色技术创新兼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提升我国科技核心竞争力的新引擎。流域产业经济作为我国大区域经济发展体系的基础框架和重要支撑,应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依托完善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流域产业经济发展顶层规划和创新引领;应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保障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流域自然灾害防治;应以高质量发展为目的,推动流域产业更新升级,切实推动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沈阳的全面振兴需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产业创新的支撑,产业创新需要科技创新赋予能量,技术创新需要制度创新提供制度保障。自贸试验区沈阳片区的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体系的构建,尽管还存在法律和事权约束大、支持政策碎片化、事中事后监管难度大、与地方经济的联动不足等制约制度创新体系构建的问题,但是,通过赋予自贸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增强政策协同和地方联动、加强地方立法与明确容错机制以及提升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体系的区域实际需求契合度等措施,势必将成为沈阳新时代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和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离不开产业发展。在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广西紧紧牵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形成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激活发展新动能。近年来,我区锚定高质量发展新坐标,发力供给侧改革,不断促进农业绿色转型,推动铝、糖、机械、冶金等传统产业"二次创业",积极吹响服务业发展"冲锋号",构建  相似文献   

13.
钟茂初 《人民论坛》2022,(24):10-13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新时代十年来,我国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发展方式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变。未来五年,推进高质量发展,以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作为体制机制保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作为推动我国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原则,以创新驱动作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4.
杨继东 《人民论坛》2023,(22):54-57
当前,产业数字化不断深入发展,平台经济、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成为了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经济相比,以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为核心的产业数字化赋予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新的内涵,将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优化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重构传统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是驱动产业效率提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沈阳市作为东北区域中心城市,要牢牢把握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创新驱动、共创共享"四个要求",建设产业、协调、区域、绿色、开放、共享"六个体系",强化指标、政策、标准、统计、评价"五个支撑"体系,走出一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振兴的新路。  相似文献   

16.
苏瑞娜 《群众》2020,(2):53-54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园区凭借其在物流、资源等方面的集聚效应与低成本优势在承接海外产业转移、引进外资、培育孵化新产业等方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园区建设十分迅速,形成了国家、省、市多层级多类型的园区生态系统,是各大区域及城市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但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园区传统的低成本优势面临边际效用递减挑战,已难满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要求。为此,应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激活转型动能,深化管理专业化改革,从而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阎逸 《今日浙江》2021,(18):38-39
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浙江的光荣使命.产业是发展之基、富民之源,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物质基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浙江应高效率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夯实现代化先行省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产业之基.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19,(16)
<正>集群化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江苏紧扣"走在前列"目标,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重点集群培育,环境高质量区域集群已经成为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依托载体。何为环境高质量区域集群?即要求紧扣"区际产业链"和"环境高质量"两个关键,构建跨行政区域的区际产业链,打造生态环境高质量区域,形成具有高质量环境本底的区域产业集群。区域产业集群形成发展过程其实质就是区域一体化不断发展过程,而区域一体化发展程度则是区际产  相似文献   

19.
黄信 《桂海论丛》2010,26(6):79-82
广西沿海(北海、钦州、防城港)开发建设中的生产力布局,直接影响该区域区位势能的发挥,事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将来的发展格局。该区域合理的生产力布局要以区域经济理论为指导,立足于现有经济基础,正确处理布局与自然地理、产业选择、港口主体功能区、市场与资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出发,以湖北省为例,可以从产业发展的创新驱动能力、产业的集聚程度、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和产业协同发展力度等几个方面对产业发展水平进行分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构建一个具有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现代服务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绿色生态链与产业链相协调、产业链与政策链有机融合的,融创新型、现代服务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型、新生态型于一体产业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