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孤立性心肌炎(isolatedmyocarditis)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并不少见,由于本病可致猝死,故在法医病理学鉴定工作中常可遇到。一般对那些病变典型,有相应临床表现的案例,鉴定并不困难,但对病变程度较轻,又无相应临床表现的猝死案例,在死因诊断时往往出现分歧。作者复习本室30余年来尸检诊断为孤立性心肌炎猝死的案例,并选择部分因急性暴力死亡尸检案例的心脏标本作对照,结合文献,对该病猝死的法医病理学诊断问题进行探讨。材料与方法1.5例孤立性心肌炎猝死者的心脏。分别在其左室、乳头肌、右室取材,石蜡切片,HE染色,镜检。2.1…  相似文献   

2.
11例毒鼠强中毒死尸检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近年来毒鼠强中毒死的案例在法医检案中经常遇到,已有个案报道,视系统报道11例。1资料分析本文资料选自青田县1996年1月至1998年6月检验的11例毒鼠强中毒尸检案例,其一般情况和中毒症状、尸检所见等见表1-表4。表1毒鼠强中毒发作时间(min)2讨论2,1毒鼠强特性毒鼠强又称没鼠命(Tetramine),四二四,化学名称:四次甲基二矾四胺,其理化性质为无臭无味,白色粉末状,微溶于水,难溶于乙醇,稍溶于丙酮和氯仿,化学性质稳定。该药毒力极强,比磷化锌毒力强15倍,为氯乙酸胺毒力的1.8倍『‘],小白鼠LDS。致死置为0.2mg/kg。毒鼠…  相似文献   

3.
周伟  祝家镇 《法医学杂志》1997,13(4):193-194
将松下牌微波炉(microwave oven,MWO)应用于20例人体尸检材料(心、脑)的链霉菌素一生物素免疫组化染色(LSAB法),检测了10种心、脑组织抗原.MWO应用于尸检材料免疫组化染色时的使用要点为(1)抗原的修复:切片置于0.01M枸椽酸盐缓冲液(PH6.0)中,DEF档(210W),10min,温度92-98℃;(2)滴加正常血清、一抗、二抗及SP复合物后,于LOW档(70W),5min,温度20~37℃,其它步骤与标准方法一致.结果表明:MWO的应用有助于封闭抗原的修复,提高阳性染色程度,降低背景着色,缩短染色时间.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心肌病急死,是心脏性急死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急死者多为貌似健康的青壮年,加上本病易被临床所忽略,尸检所遗漏,而成为法医病理学研究课题之一。材料与方法本文作者所检查10例除系统剖验肉眼检查和必要的毒物检验排除了中毒和其它死  相似文献   

5.
1案例资料 本组16例螺旋桨损伤案例,选自武汉市公安局水上分局2004~2008年415例尸检案例,资料包括现场及尸检照片。各案例损伤部位、数目及特点见表1。  相似文献   

6.
为较好地快速检测羊水栓塞和羊水吸入的组织中多种灵敏度高的有形物质,我们选用酸、碱性染料和混合性试#似I成人和新生儿尸检组织进行实验性对照研究,建立了一种同时显示角蛋白、粘液、弹力纤维和微栓的新染色方法。材料和方法一、材料选用选自产妇和新生儿的尸检组织进行15%中性甲醛固定,常规脱水、透明和浸蜡的石蜡切片4~6urn。二、试剂配制和染色方法1.试剂配制(l)Victorisblue染色液:Victorisblue(维多利亚蓝)Zg,糊精0.sg,间苯二酚4g,蒸馏水200ml、将上述物质混合煮沸smin,再另将煮沸的30%三氯化铁25ml加入上液中,…  相似文献   

7.
心脏传导系统(CCS)疾病可引起猝死已得到公认,但其各种病变的具体意义尚需更多的资料积累。本文观察了10例经过常规检查,未发现明确死因者的CCS,现将其CCS的病理学改变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2000年~2004年间沈阳市公安局受理的10例尸检,均经过系统的尸体解剖、病理组织学和毒物分析学检查,排除了暴力、中毒和常见疾病致死。按宋一璇、姚青松[1]介绍的方法检查CCS,常规脱水、石蜡包埋,连续切片,间断取片。每例取25~35片,HE染色,少数经Masson三色染色,光镜检查。表1一般资料及心脏常规检查结果编号性别年龄职业心重(g)冠脉狭窄心脏病变死…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心纤维瘤极为少见,国外报告35例[1,2],国内手术后确诊3例[3]。但发生在室间隔顶部、压迫房室束(以下简称HB)的纤维瘤国内未见报告,现将所遇见的3例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材料来自1989年1月至1995年6月日常尸检案例,常规检查714例心传导系统(以下简称CCS),发现3例心纤维瘤。采用本组建立的CCS检查法“’,每例共取30片,每片厚SPm,HE、弹力纤维和Masson三色染色,光镜观察,肿瘤体积用显微测微器测量其最大切面。结果例1女,SO岁,既往健康。独睡,睡前无不适,早晨被家人发现已死二。尸检心重42Og(体重70kg),…  相似文献   

9.
1例利多卡因过敏死亡尸检报告刘敏,邓振华,吴家文(华西医科大学法医病理学教研室;四川610041)利多卡因属酰胺类局麻药、发生过敏反应较少见.且以前的报告均未作尸体解剖[1],作者遇到一例,井经系统尸体解剖及病理学检查.现就有关问题讨论于后。1案例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3种甲苯胺蓝异染肥大细胞方法的应用性。方法采用甲苯胺蓝水溶液与高锰酸钾配比染色(方法一)、甲苯胺蓝酒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配比(方法二)、甲苯胺蓝水溶液染色、冰醋酸分色(方法三)3种方法对人和小鼠肺组织冰冻切片进行染色,比较染色结果、并评价方法稳定性及实用性。结果方法一染色肺组织切片,结果切片蓝色背景清晰,肥大细胞胞质内紫红色颗粒鲜明,与背景蓝色对比度高,易辨识,且多次重复染色效果稳定;方法二及方法三肺组织的蓝染背景、和肥大细胞胞浆颗粒的紫红色染之间的对比度均不及方法一清晰,稳定性亦次之。结论甲苯胺蓝水溶液与高锰酸钾配比染色法异染肺组织冰冻切片,结果清晰、操作简便且稳定性好,适合在相关检验中选用。  相似文献   

11.
950例中毒案尸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毒案在法医检案中占有一定比例。我区迄今尚无大宗中毒案尸检分析报告,本文统计我区20年中毒案950例进行分析,供今后开展全国性中毒案研究及同道在检案中参考。资料统计本文从总检案5862例中统计出三明地区(1973年1月~1992年12月)20年间中毒案95O例,资料全部来自一市十县(区)的尸检鉴定档案。每例均有完整的尸检、毒物分析报告(无特殊检验方法及毒物分析结果的不作统计)。一、性别与年龄见表1。950例中男性占40.2%,女性占59.8%二、毒物种类及其随年代变化的情况见表2。950例中毒案涉及三十余种毒物。农药中毒居首位,包括…  相似文献   

12.
3130例法医尸检资料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汕头市1977年1月至1996年12月20年间3130例法医尸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性别、年龄、季节、死因和案情性质构成,并与国内外文献比较。结果表明男性为女性的2.3倍;青壮年居多;尸检数逐年增加;损伤、窒息、粹死、中毒占2829例(92.3%),意外1226例(39.2%),他杀776例(29.8%),自杀658例(21.0%)。与广州、湖北部分地区资料相似,与日本东京、美国佛罗里达资料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自杀性犯罪是指自杀犯罪者主观上以自杀的方式采用爆炸、放火、投毒等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暴力手段进行的行为 ,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特殊性。笔者结合 6例尸检资料 ,分析报告如下 :1 案例资料6例案例为某县 1988~ 2 0 0 2年发生的已证实为自杀性犯罪案件。基本情况见表 1、表 2。表 1  6例自杀性犯罪受害者基本情况案例受害人数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否结果1 2女 1男 1 2 9、8 农小学已  1死 1伤2 3女 2男 1 4 9、2 7、3农小学已  2死 1伤3 1女 2 5  农小学已 伤4 1女 2 8  农小学已 死亡5 1女 71  农文盲丧偶死亡6 …  相似文献   

14.
1案例资料 1.1简要案情 翟某,女,36岁,已婚。某年4月20日中午,到其情人张某(男,23岁,未婚)打工处约会,期间两人发生剧烈争吵,下午1时左右,两人在野外发生性关系之后,在往回走的过程中,翟某突然人事不知,被送往医院(约10min)后经医生检查已死亡。其中午未进食,仅喝了1瓶自带饮料。次日下午进行尸检。  相似文献   

15.
120例心性猝死心传导系统观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心传导系统(CCS)在心性淬死者中的病理学意义存有争论。有的学者认为有一定意义[1,2],有的学者持否定态度[3,4]。争论的焦点在于:(1)CCS具有生理性变化,难以判定病变标准;(2)形态学上CCS虽检见病变,但无心电图资料,是否具有临床意义及诊断价值。过去的CCS检查法烦琐,难以作较大量的案例分析。为此,笔者收集了120例经系统尸体解剖检查、部分做了毒物分析,并排除心外原因的摔死者的心脏标本,常规检查CCS以探讨其在心性碎死者中的法医学鉴定的意义。材料与方法材料来自1989年1月至1995年12月期间,广州地区的尸检案例…  相似文献   

16.
由于少年儿童身体及智力发育均不成熟,常成为某些他杀案中的受害者。受害小儿尸检上与成人尸检比较有其一定的特点,国内文献尚未见有这方面的尸检报告。现将10年来受理的他杀案中小儿尸检材料进行初步分析,供同道参考。实例资料分析资料来源于1986年至1996年10年间的法医尸检档案,从中选出经破案后证实为他杀案件的受害者110例,年龄均在14周岁以下。其中男65例,女45例。年龄最小者仅有23天,3岁以上小儿占多数,共87例。死因以机械性损伤最多见,共69例,其次为机械性窒息38例(表1)。中毒3例(氟乙酸氨中毒2例,有机磷中毒1例)。死…  相似文献   

17.
致死性医疗纠纷中,p体解剖对确定诊断、判明死因.分清是非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据张益鸽等报导的100例涉及医疗纠纷的尸检病理诊断,仅有38例尸检证实死前临床诊断正确或基本正确,其余的62例尸检中,死前临床诊断不明的有27例,证实死前临床诊断有错误的有35例(占死前有临床诊断的病例的47.58%)。这与(德)U·N里德等关于德国、瑞士、美国临床诊断误诊率的统计之报导大致相一致(约40%)。尸体解剖在处理医疗纠纷中的重要性,已为医学界所共识,但是实践中,涉及医疗纠纷的尸体解剖工作却难以进行。例如,1994年苏州发生一起致死…  相似文献   

18.
隐匿式中毒自杀是指死者生前出于特殊目的,如嫁祸别人,而隐蔽地应用毒物自杀的一种死亡方式[1,2]。隐匿式中毒自杀多发生在纠纷发生过程中或不久,易引起对死因的争议。本文收集13例毒鼠强隐匿式中毒自杀资料,通过回顾性研究,提出毒鼠强隐匿式中毒自杀的特点及相关法医学鉴定注意事项。1案例资料13例毒鼠强中毒均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1997-2003年的尸检资料,每份资料包括法医病理学尸检鉴定书、尸体解剖记录、毒物化验资料等,部分案例还包括案情调查和抢救病历,见表1。案例性别年龄案情争议原因病理检查及化验结果1男42伍某因家…  相似文献   

19.
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是由肾上腺髓质之嗜铬细胞发生的肿瘤,由于瘤体分泌过多的儿茶酚胺,可引起高血压、儿茶酚胺心脏病,甚至摔死[1]。Hermann统计79例嗜铬细胞瘤患者,发生摔死者17例(25.3%)。国内关于嗜铬细胞瘤碎死的报道较少,作者报道二例,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病变特征及摔死机制。案例资料树1连某,男,47岁,水手。1992年5月15日上午7时许,被同事发现死于环上。5月14日晚9时觉身体不适,有呕吐、腹泻,服“霍香正气九”后入睡。平素体健,偶有头晕,曾在工作中昏厥一次。尸检左肾重1509,右肾165g,包膜易剥…  相似文献   

20.
214例中毒尸检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毒死亡案在法医学尸检工作中较为常见。本文通过对214例中毒尸检资料的统计分析,着力从毒物种类、中毒途径、死亡性质、年龄结构及农村中常见农药中毒尸体征象等问题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材料和方法本文收集的资料源于本地区1987年以来受理的中毒死亡法医学检验档案,经筛选资料齐全的计214例;经调查证实及医院抢救或尸检后进行毒物化验其毒物种类明确的案例。1.性别男性78例,女性136例,男女比例为1:1·74。2.年龄见表1。3.毒物种类和中毒死亡性质214例中毒尸检涉及两类毒物,一类系农药中毒,另一类系抗疟药物中毒,农药中毒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