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7 毫秒
1.
随着高考的一天天临近,不少今年有参加高考孩子的家长对它的关注程度也日渐升温。在考前这段时间,家长应该做些什么,该如何配合学校把孩子调整到最佳的临考状态?为了帮您明确这些问题.本刊特邀我区心理学专家戴秀英撰稿,帮助您与孩子一起迎接高考,度过这段难忘的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2.
德才兼备是时代的呼唤和要求。有人预言:二十一世纪最大的挑战将是道德的挑战,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应把道德放在重要位置。因此,每个家长都要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教育孩子诚实正直、乐于助人、友爱奉献,培养孩子一个健康的人格。首先,要从小抓起。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在出生时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犹如一张纯洁无暇的白纸。所以,要抓住幼年时期的教育,在幼小的心灵里播撒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孩子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教育孩子言行一致,·恰守诺言,团结友爱。其次,家长要以身作则。家长的心灵是美的,才能塑造孩子美…  相似文献   

3.
8月17日,罗田县三里畈镇一位姓何的家长将“师德高尚,无私奉献”的锦旗亲手交给育英高中校长汪仕林手中。原来这位家长的孩子何薇去年就读该校,今年高考以633分被上海交大录取。他说,是育英高中的老师给了孩子学习的勇气,没有育英高中的老师,就没有孩子的今天!  相似文献   

4.
柴福花 《党课》2010,(18):87-90
《三字经》上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也就是说,孩子的成长和家长的教育密切相关,家长的教育理念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甚至一生。那么,家长都有哪些类型?你又是其中的哪一种呢?  相似文献   

5.
选择     
《廉政瞭望》2012,(13):4-4
表弟高考分数下来,还不错,上了一本,中等偏上的学校都还可以选选。要填志愿了。爸妈也这几天也开始干着急,既想帮孩子动手填写,又害怕没有照顾孩子的想法。  相似文献   

6.
刘畅 《廉政瞭望》2012,(20):56-57
崔莹知道,她和女儿在进行一场赌博.她没有像其他家长那样,在升高中时,把孩子送回老家。她赌,女儿高考时,政策能够松动。现在,离高考只剩不到200天。崔莹说:“我愿意用自己一条命。换一张北京的考桌。”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力促家庭困难毕业生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华 《党建文汇》2009,(7):52-52
“高考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是真的公平吗?中国教育战略问题研究专家田文江表示,这只是表面和形式上的公平,因为这是以一种人才标准来衡量所有类型的人才。人的大脑潜质有差异,思维方式不一样,人的天赋不同,成才的类型就不同。“什么样的人是人才?人才的标准是什么?90%以上的答案:科学家,大教授,北大、清华的毕业生!这对吗?”田文江说,家长和教育界在教育实践中是在用“训练科学家”的方式培养“普通劳动者”。他称,家长要树立多元的人才观。在人才培养上要将孩子的特长挖出,因材施教。田文江指出,小部分家长不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8.
品牌     
北京儿童医院是国内大型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科医院,每天要接诊来自全国各地的患儿8000多人次,忧心忡忡的家长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希望孩子健康平安。  相似文献   

9.
家长会的重要作用是帮助家长提升教育素养,形成家校合力.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所以家长会应该让家长回归主体地位,让家长成为会议的“主角”。为此,学校要立足学生和家长实际,为每位家长搭建好服务与交流的平台,让他们通过学习交流有触动、有反思、有收获、有提升。  相似文献   

10.
民情     
各省份必须出台随迁子女就地高考政策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无论外来务工者是多是少,所有地区都必须出台随迁子女就地高考的地方政策。袁贵仁说:“要解决进城务工子女的高考问题,指的是父母在这里务工,达到一定年限,孩子是在这里上学能够就地高考。”  相似文献   

11.
《求贤》2007,(6):36-38
蓟县下营中学坐落于蓟县长城脚下,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山区普通高中校。然而,几年来通过全校教职工的努力,学校教学成果(包括升学率、德育教育)都在全县名列前茅;其中高考“本科”上线率超过50%;个别尖子生成绩突破600分大关,走进了清华、南开校园。许多家在县城甚至是正宗大城市的孩子也被家长送到这里“借读”。为了破解谜底,我们走进了下营中学校园。  相似文献   

12.
陶新甜 《当代工人》2011,(19):49-50
请家长们定一下位,自己是哪类家长:A有责任心但不懂教育;B懂教育但责任心不足;C没责任心且不懂教育;D有责任心又懂教育。如果你是A类家长,建议遇事不妨向专家或经验丰富者请教;B类家长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孩子需要我:C类家长怎么办呢?为了孩子你自己看着办吧!但愿《当代工人》的读者都是D类家长!  相似文献   

13.
何勇海 《学习导报》2014,(12):24-25
"五一"劳动节,一组"中美孩子家务清单对比图",被网友频频转发。对比图中,在中国孩子一直忙着学习、上辅导班、培训班时,美国家长则设计了适合不同阶段孩子的家务活儿:2~3岁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6~7岁能在父母的帮助下洗碗盘,能独立打扫自己的房间。7~12岁能做简单的饭,帮忙洗车,吸地擦地,清理洗手间、厕所,会用洗衣机和烘干机……引起热议的无非是中美两国教育理念的差异:多数美国家长认为,孩子不论年龄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员,所以告诉孩子他们在家庭中应该负起的责任是很重要的,而承担家务则是最好的方式。当然,中国的大多数家长也认同应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但也有部分家长以“孩子没时间,做不好”等理由,剥夺了孩子做家务的机会,对他们而言,学业才是孩子最重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尹邦明 《当代贵州》2017,(45):82-82
8月27日上午,在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世纪方舟幼儿园,一场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的游戏——"茫茫人生路",吸引众多市民驻足围观。游戏现场,孩子们领着蒙着眼睛的家长穿过一个个障碍场地。其中,一个小男孩在穿过每一个障碍时,都用手轻轻拍一下妈妈的腿,提醒她这里有障碍物。孩子的妈妈李智告诉记者,"家长要充分相信孩子,鼓励孩子。"  相似文献   

15.
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孩子最喜爱的书是《黑猫警长》、《葫芦兄弟》。《365夜》、《忍者神龟》、《变形金刚》等,除了《365夜》其余都是根据电视剧改编的,最热销的书也是这类书。产生了家长跟着孩子走,孩子跟着电视走的现象。尽管许多家长反映这些电视改编的热销书,文字、画面质量差,但又不知道究竟有些什么好的读物。 对此,有关部门建议要积极宣传优秀的幼儿读物,出版部门要为家长购书提供选择指导,家长也要为孩子读书提供指导,使幼儿读物能引导孩子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注意对幼儿读物的宣传和引导  相似文献   

16.
牛锐  杨思明 《先锋队》2015,(8):41-42
现在生活好了,家庭经济状况也宽裕了,但一些家长仍然很纠结,原因是有的孩子似乎永远也不知足,他们的花花点子层出不穷,不胜枚举,令父母难以招架。比如孩子有了一个书包,见到另一个新书包,又一定要买;孩子在商店看到玩具,立即要买,妈妈说回家拿钱,他会哭闹不止。父母有时也会感叹:自己小时候什么也没有,也觉得很幸福,现在的孩子什么都有了,为  相似文献   

17.
培养拥有健全人格的新一代,无论家庭或是国家,悠悠万事,惟此为大。然而,当下教育问题层出不穷,许多家长给孩子的仅是身体生长的营养需要,关心的只是孩子的考试成绩,没有关注到孩子的精神需要和更深层次的人格塑造。好的教育不仅来自学校,更来自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这要求家长不仅有教育的艺术,更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不仅要让孩子从小树立远大志向,更要分得清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并择善而从之。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论述,就饱含着这样的殷切希望。以下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谈了家长如何培养人格健全孩子这个话题。有的谈给孩子制定美德计划,建议塑造孩子良好的性格、培养好习惯;有的则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谈美国对孩子的人格教育;有的则建议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些文章观点新颖,内容实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家长朋友们不可不读。  相似文献   

18.
培养拥有健全人格的新一代,无论家庭或是国家,悠悠万事,惟此为大。然而,当下教育问题层出不穷,许多家长给孩子的仅是身体生长的营养需要,关心的只是孩子的考试成绩,没有关注到孩子的精神需要和更深层次的人格塑造。好的教育不仅来自学校,更来自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这要求家长不仅有教育的艺术,更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不仅要让孩子从小树立远大志向,更要分得清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并择善而从之。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论述,就饱含着这样的殷切希望。以下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谈了家长如何培养人格健全孩子这个话题。有的谈给孩子制定美德计划,建议塑造孩子良好的性格、培养好习惯;有的则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谈美国对孩子的人格教育;有的则建议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些文章观点新颖,内容实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家长朋友们不可不读。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4,(19):112-112
哭,是孩子的一种表达方式。作为家长,在解决孩子爱哭的问题时,既要有耐心还要有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培养拥有健全人格的新一代,无论家庭或是国家,悠悠万事,惟此为大。然而,当下教育问题层出不穷,许多家长给孩子的仅是身体生长的营养需要,关心的只是孩子的考试成绩,没有关注到孩子的精神需要和更深层次的人格塑造。好的教育不仅来自学校,更来自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这要求家长不仅有教育的艺术,更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不仅要让孩子从小树立远大志向,更要分得清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并择善而从之。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论述,就饱含着这样的殷切希望。以下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谈了家长如何培养人格健全孩子这个话题。有的谈给孩子制定美德计划,建议塑造孩子良好的性格、培养好习惯;有的则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谈美国对孩子的人格教育;有的则建议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些文章观点新颖,内容实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家长朋友们不可不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