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事点击     
《江淮法治》2010,(7):7-7
干部引咎辞职两年内不得提拔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办法》规定,干部受到调离岗位处理的,一年内不得提拔;引咎辞职和受到责令辞职、免职处理的,两年内不得提拔;受到降职处理的,两年内不得提拔。  相似文献   

2.
《公民与法治》2011,(10):4-6
3月22日,京版问责办法——《北京市实施(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办法》正式对外公布。相比2009年7月出台的“全国版问责办法”,京版问责办法更加严格:首度将北京市党委领导列入问责范围;“问题官员”两年内不得提拔;明确党委和政府作为问责第一责任人。  相似文献   

3.
《中国司法》2007,(5):112-112
日前,江苏省泰州市司法局、市公证员协会出台《公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明确假、错以及重大瑕疵公证的认定标准,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公证机构及公证处主任的责任追究:出现假证的,给予公证处取消市级以上司法行政机关或公证员协会授予的荣誉称号、三年内不得评先评优、停业整顿、通报批评、扣除公证质量保证金的处罚;给予公证处主任记过一次、扣除公证员办证质量保证金和全年奖金的处罚。  相似文献   

4.
刘畅  陈洪 《政府法制》2009,(17):49-49
近日,《深圳市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草案)》(下称《办法》)已经由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今后,深圳市将加强政府和公务员队伍的廉政建设,初步确定对23种行为要追究行政决策责任。  相似文献   

5.
罗南疆 《政府法制》2009,(16):45-45
在昆明新近出台的《昆明市被问责领导干部相应组织处理意见(试行)》中,被处以诫勉谈话等六种问责方式之一的领导干部,一年内将不得被提拔;被问责两次即可党内降职、行政降级;被问责三次将免职。面对这一政策,专家学者纷纷表示赞赏,但也提出建议:采取第三方听证,让被问责官员有申诉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提拔重用腐败分子,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如果说,过去仅是说说而已,并没有真正实行,或者说无依据实行,那么,到了中共中央颁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之后,追究提拔腐败分子的人的责任,已于法有据,就不宜再不实行。有法规可依而不依,法规的权威性就值得怀疑。腐败分子揭露了许多,从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到追究刑事责任的都有。可是,提拔重用他们的领导人,有没有受到追究?受到了什么样的追究?却一直没有听说,在媒体上也没看到公布这类消息。不知是实际上没有追究过,还是追究了,媒体未曾公布,或者公布了,而我孤陋寡闻,没有见到?!决不会…  相似文献   

7.
9月以来,最高人民法院相继公布了《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试行)》和《最高人民法院督导员工作条例》。这不仅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的部署和要求、确保司法公正的具体措施,也是进一步强化人民法院内部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8.
《中国监察》2008,(8):F0004-F0004
中国气象局根据气象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围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规范权力运行,对现有的制度进行了全面清理和整合,推进制度改革和创新。先后修订了《中共中国气象局党组工作规则》、《中国气象局工作规则》、《局务公开工作考核办 法》、《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实施细则溉制定了《关于气象部门建立健全纪检组(纪委)谈话制度的意见》、《气象部门领导干部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处理办法》、“重大项目投资决策责任追究办法》;  相似文献   

9.
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在总结各级法院施行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和《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审判纪律处分办法)。从实践中运行的情况看,对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司法公正,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的某些规定比较原则,影响了其效能的充分发挥。本文试就追究违法审判责任的若干问题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制度     
《中国监察》2013,(18):28-28
安徽省全椒县日前制定出台《全椒县影响机关效能行为的组织处理办法》,对隐瞒案件真相、歪曲案件事实、压案不查等23种影响机关效能的行为进行了界定,对处理的适用对象和种类、组织处理的责任追究范围、处理的方式和程序进行了具体说明,着力改进机关工作作风,规范行政行为,优化发展环境。(邹国富)  相似文献   

11.
《法律与生活》2012,(9):60-60
河南省高院最近制定并向全省法院下发了《错案责任终身追究办法(试行)》。《办法》明确规定:错案一般是指法院工作人员在办案中故意违反或者因重大过失违反与审判执行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2.
《违反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规定责任追究办法》(以下简称《责任追究办法》)已经监察部、人事部、财政部审议通过,并于2007年12月25日由监察部令第13号公布施行。这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对于保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征收使用管理的规范有序,切实保护水库移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刊特邀请中央纪委监察部法规室的同志对《责任追究办法》进行解读,供大家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违反配置、使用移动电话和住宅电话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第八十六条的规定,追究负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责任人员的责任。情节较重的,给予党内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一)擅自用公费超配额配置移动电话的;(二)用公费安装住宅电话的;(三)超范围、超标准报销和开支话费的。二、利用职权,接受外单位或他人移动电话和安装住宅电话以及话费(包括话费卡,下同),并为其谋利益的,以受贿论,依据《条例》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处理。…  相似文献   

14.
王畅 《特区法坛》2007,(6):44-45
审理被害人因犯罪行为致死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应否判处死亡赔偿金(死亡补偿费)?审判实践中,作法各异。在1991年9月22日国务院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称《办法))确定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和计算标准之前基本上没有判处死亡赔偿金;1991年9月22日至2001年3月10日期间基本上参照《办法》)判处死亡赔偿金;2001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称《精神损害解释》)施行后,一些法院将死亡补偿费理解为精神损害抚慰金,  相似文献   

15.
舒锐 《法庭内外》2012,(6):56-57
今年4月5日,河南省高级法院下发《错案责任终身追究办法(试行)》(下称《办法》),决定在河南试行错案责任终身追究制度,给法官上了一个"紧箍咒",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错案的发生。《办法》规定了错案追究制度设立的目的与依据、错案的概念及认定、实施错案追究的机构以及追究的原则。早在1998年,最高法院就出台过《审判人员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而后各省高级法院也出台了相关实施意见。但错案仍然时有发生,错案责任也鲜被  相似文献   

16.
《中国法律》2015,(2):11-12
2015年3月,中央政法委印发《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自下发之日起施行。《规定》共15条,明确: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都应当按照规定予以记录;属于违法干预办案的,一律予以通报;违法干预办案造成後果的,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相似文献   

17.
时事评点     
《法人》2008,(10)
国务院国资委近日颁布《中央企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暂行办法》,首次以文件形式对中央企业及其独资或控股子企业的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工作进行规范。从10月1日办法施行起,央企发生特别重大资产损失的,其相关责任人除了处以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外,还可能终身不得被企业聘用或担任企业负责人。  相似文献   

18.
法政新知     
《江淮法治》2014,(14):5-5
7月1日起,《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将实施,事业单位大改革全面打破终身制;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城将实施以房养老,并投保30日内可反悔;《交通运输部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将施行,规定事故应急处置不力导致事故发生将追究领导责任;广东规定农民工失业保险与城镇职工享受同等待遇……7月1日起,一批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19.
潘洪其 《政府法制》2009,(17):35-35
湖南省长沙市近日公开了2008年度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结果,11名被评为“基本称职”的领导干部被诫勉谈话、扣除全部绩效奖金,一年之内不得提拔使用,其中两人被免去现职。这是长沙市自2007年推行政府绩效考核以来,处理“庸官”成果的又一次集中展示。(《半月谈》7月29日)  相似文献   

20.
从制定《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以下简称《责任制规定》)的立法精神和现有规定来看,责任追究案件是指针对违反《责任制规定》的行为给予纪律处分或组织处理的案件。它追究的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关于政治、经济、安全、经营、行政、组织等方面的管理责任,这里既包括了责任者对主管、分管工作的失职、失察问题,也包括责任者对重大、特大责任事故和突发性群体事件中无过错责任的追究。一、现阶段责任追究案件的主要特点1.鲜明的政治性。从《责任制规定》的立法目的和立法精神上看,其主要目的在于督促和调动各级领导班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