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敬畏法律     
刘华 《政府法制》2014,(11):6-6
什么是法治国家?有两件事情和两个人给了我答案。有一次,公司接待了一位美国客户,在与这位叫尼尔森的美国商人谈判结束后,公司宴请尼尔森,了解到尼尔森喜欢吃鱼,我们就点了一道清炖虹鳟鱼。  相似文献   

2.
张生贵 《法治研究》2006,(11):46-46
有一则故事说的是需求。有这样两个人,一个名叫“务实”,另一个名叫“务虚”。两个人都从事着体面的工作,长相一样,都穿着时髦的衣装,都住有小康的家庭,一时间很难区分他们两人。但只要问一个同样的问题,立刻就能知道谁叫务实,谁叫务虚。这个问题是如果只剩下十元钱,你希望他去买肉还是去买花,务实的回答是买肉,而务虚的回答当然是买花了。两个人说话间谈起了心情加感觉的话题,务虚说买花就是心情加感觉,花是美好的象征,等于是希望,人生一世最好的就是有希望;务实说肉是保障,连基本生活都没有保障了,还讲什么希望,先顾及生活保障再讲究希望。商人和律师就如同务虚和务实一样,而要把律师和商人联系起来说一下,才会有所感悟。  相似文献   

3.
贿赂行为自古就有,历来不断。 晚清的贿赂名堂很多。而且还都有个很好听的名字。例如。过年送钱叫“年敬”,过节送钱叫“节敬”,夏天送钱叫“冰敬”,冬天送钱叫“炭敬”,喜庆事送钱叫“喜敬”,送给女人的叫“妆敬”,送给读书青年的叫“文仪”,送给门房叫“门敬”。送给仆人的叫“跟敬”。另外,尚有“陪敬”、“菲敬”、“别敬”等。至于专门为买官、免罪等而进行的私下交易,有什么名堂就不得而知了。  相似文献   

4.
柏拉图在《共和国》里谈到正义时,说了一个经典的比喻故事。在小亚细亚古国吕底亚,有个牧羊人叫盖吉士,有次牧羊时大地震动,他掉进了一个裂洞里,在洞里捡到一枚戒指。如果他戴了戒指,把戒面朝外,他就会被人看到;如果把戒面朝内,他就可以隐身,别人看不见他。  相似文献   

5.
《法治与社会》2006,(4):90-90
啥叫模范,吃苦在前叫模范;啥叫干部,领先一步叫干部。 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说,打铁先要自身硬。如果说一套做一套,群众就会戳你的脊梁骨。现在有些人寸官必争;有些人一说到给群众办事,连系鞋带的能力也没有。一说到给七大姑八大姨办事,就长出三头六臂。这种人群众最讨厌!  相似文献   

6.
王奕 《政府法制》2010,(9):29-29
半个多世纪以前,四川西部和西藏东部有一个完整的省建制,叫“西康省”,著名的《康定情歌》就出自这个省份,“康定城”是西康省会,时任省主席刘文辉上将在此办公。  相似文献   

7.
何集 《法治纵横》2014,(1):36-37
烈妇姓张,襄城县人。张家世代忠厚节义,情操高尚,行为正直,远近闻名。烈妇成年,嫁给同城人樊廷柱为妻,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盛,一个叫茂。不久廷柱去世,烈妇抚养二子,足不出户,誓死守节。后来,廷柱的父亲又死了,烈妇就与廷柱的弟弟樊宣共同生活,以赡养婆母,时间已经七年了。街坊中有两个名叫王荆州、王习武的,都是行伍家的子弟,一向无赖,凶狠残暴,在街道上称王称霸。他们听说烈妇美貌漂亮,很羡慕她的姿色,只是没有空子可钻。  相似文献   

8.
黄亚明 《江淮法治》2009,(22):54-54
何立伟是真性情者。以前读过他的《大号叫人民》,说的是俗人俗事,有几分调侃,有几分戏谑,更有股子老友新朋的巨大亲热劲。这一部《亲爱的日子》,还是以何氏之目独自打量生活,只不过,捎带了“亲爱”二字,上纲上线似的,他心底里活着的就多是沉淀后的美好。  相似文献   

9.
刘睿  春灵 《江淮法治》2009,(4):37-37
相传广东有个县令,由于他问案多似儿戏,却断明了许多疑难案件,人们称他有神明之目,给取了个外号叫颠梅。  相似文献   

10.
狄仁杰从小性格执拗,他引起皇帝关注的第一件事情就和他的性格有关。有两位将军,一个叫权善才,一个叫范怀义,误砍了昭陵的柏树,高宗大怒,下令严办这两个人。狄仁杰按照律法条文一审,认为应免官。高宗大怒:“砍昭陵的树,使我陷于不孝,必须杀头。”狄仁杰据理力争,但话说得极为艺术:“人都说劝谏皇帝难,我看是碰到桀纣就难,碰到尧舜就不难,我觉得跟您说这事应该不难。您为一棵树杀两位将军,千年以后人们怎么评价您?”高宗干脆耍赖:“我就是想杀这俩人,法外施刑如何?”狄仁杰说:“律法是您制定出来的,朝令夕改,天下岂不要大乱?”  相似文献   

11.
陈耀南徐州市原市长陈耀南上任才5个多月,凳子还未坐热,就被拉下了马。陈市长为啥“短命”?皆因官迷心窍。他在任镇江市委副书记时,为了就地“扶正”,竟然跑官,饥不择食,上了一伙骗子的当,演出了一幕丑剧。跑官,还牵出了他的经济问题,结果官没跑成,反倒成了阶下之囚。查巨贪捉住行骗者审骗案牵出跑官人2001年4月24日下午,南京城西江苏省纪委某办案地点,驶进来4辆警车,押下来4个戴手铐的人。这4人除了刘以江是镇江市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老总外,其余均为骗子。一个叫侯万清,一个叫孙德文,一个叫刘惠民。1996年初,侯万清在北京遇见了孙德文,问孙…  相似文献   

12.
唐虞 《公民与法治》2005,(11):47-47
明朝有个叫曹鼎的地方官,年轻时任山东泰和典史。一次在乡间捕捉盗贼时,抓获一名绝色女子,由于天色太晚来不及回县城,二人单独在一破庙中夜宿。女子屡屡以色相引诱,曹鼎也春心荡漾,欲火中烧。自觉将要把持不住,他就用纸片写下“曹鼎不可”四字贴在墙上,过一会儿,又揭掉用火烧毁。一会儿再写,再烧掉,如此这般十多次。写了烧,烧了写,一夜过去,好不容易熬到了天亮,英雄熬过了“美人关”。  相似文献   

13.
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是只选个人的效果好,还是既选个人同时又选“班子”的效果好?如果把这个问题单独提出来,你可能会毫不犹豫地赞成后者,因为后者比前者多了一个“选班子”的优势。在实践中,前者通常叫“海选”,后者就叫“组合竞选”。著名社会学家、安徽省社会科学院辛秋水教授对“组合竞选”进行了近20年的潜心研究,并从1989年起  相似文献   

14.
《法治研究》2006,(4):3-4
春节前夕,浙江省律师协会会长王秋潮给本刊总编打来电话。电话里,他的情绪十分激动:“我刚从杭州市司法局得到一个消息,平凡律师事务所有两个律师的事迹十分感人,你们杂志社赶紧派人前去采访,文章的题目我都想好了,就叫《平凡所里两个不平凡的律师》!” 于是,记者立刻前往采访,并记录下了如下文字。  相似文献   

15.
他只有小学文化,却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行骗苏浙沪多地,将保险公司玩弄于股掌,从24家保险公司“提取”共计18.7万余元。当真相大白时,叫人大跌眼镜。原来,诈骗无需高超的技巧,也不用绞尽脑汁的周详计划,有时候,只要胆识加点运气,也许就能发财致富了.  相似文献   

16.
青海奶奶     
姥姥活着的时候经常说:“你这个工作好啊,叫人家高看一眼。人哪,就得抬着往前走,越抬人越高。人就怕压着走,走着走着就掉地上了。”  相似文献   

17.
小佚 《政府法制》2011,(29):28-28
在西班牙安达卢西亚省的首府格拉纳达,有个叫埃米利奥·卡拉塔尤德的人.自1988年以来一直担任未成年人法庭的法官,他为自己确定的目标是给那些出入他办公地点的人们提供第二次机会。凭这点,就知道他是一位有良心的人。其实这主要是因为他自己也曾经是个十分令人头疼的孩子,逃学、调皮捣蛋。直到有一天,父亲让他去了解生活,于是他在工厂的车间里待了整整一夏天。从那以后,他懂事了,变了。  相似文献   

18.
清代文检定案一例李雪峰清乾隆二十三年,广西梧州县西门外枥木桥有个人叫余阿吕,写诉状控告仆人丘以诚背叛并殴打主人。当时的梧州司马李文在是个清官,处理政事很有才能,接到诉状后就当面询问余阿吕,余声称丘以诚于康熙五十九年卖身给其父做仆人,父亲去世后,因家境...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国家,跟金融业有关系的信托问题,无非是三个。   第一个是投资基金。投资基金到底如何理解为信托关系?这个问题法学界始终弄不清楚,看法也不一样。   我们知道,除了美国的公司型基金以外,还有契约型基金。契约型基金就是信托企业。受益人没有问题,是出资人。但到底谁是委托人,谁是受托人呢?这个看法就很不一样。有的人说,发起的公司是委托人,过去叫做管理人和保管人的,现在叫托管人,他们两个是共同的信托关系。我把财产交给两家来共同信托,信托关系有两个受托人。这点就非常难解释。也有的说,我把财产给了保管人…  相似文献   

20.
却礼守节故事三则张茂盛“以礼断理”三国时,刘备派庞统任莱阳县令。一天,张飞来到莱阳,看庞统如何办案。刚巧有个富豪之家的李彪与一个穷人家的王泽两人打起架来。告到庞统那儿,把各自的理由说了一遍。庞统认真听取两人的陈述后,就叫他们先回,第二天再到堂听候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