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清  茅蕾 《学理论》2009,(26):214-216
学生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和休息的主要场所,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和教育工作向生活园区沿伸,是一个值得研究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话题。本文认为在大学生党建工作进宿舍的过程中,应明确学生正式党支部与生活园区的党员活动站、临时党支部的不同,认清学生正式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支部活动与生活园区学生党员活动的差别,合理定位,依托合适的载体来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2.
邵旭晓 《学理论》2011,(20):203-204
校园是青少年最重要的生活学习场所,学生在校园中安享平静的学习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种种潜在的危机因素,威胁着他们的心理与生理健康。在诸多危机事件中,由不可抗力导致的校园危机事件更应引起重视。在实际学校危机管理工作中,存在不合理的"加减法",若加以改善,将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3.
董明晶 《学理论》2012,(28):190-191
英语多元校园文化建构是提高学生英语能力及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校园英语环境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技能,把英语学习过程由枯燥转化为乐趣。英语多元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为大学校园营造出一种学习英语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因此,英语多元校园文化的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龚成  刘辉 《学理论》2010,(20):217-218
校园戏剧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丰富了大学校园生活,培植和加深了大学校园的文化蕴涵。从以育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出发,探讨校园戏剧对非戏剧专业高校校园文化的积极影响和意义。在分析目前校园戏剧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思考如何采取使校园戏剧有效地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发展、提升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5.
退役复学大学生是大学校园里相对特殊的群体,他们经历了从校园到军队再重返校园的过程。他们重返校园后,在校园生活、人际交往、大学学业、自我发展、心理需求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高校(高职院校)应为退役复学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学业帮扶、心理疏导和职业生涯规划,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使他们适应大学生活和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6.
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网络等众多媒体聚集大学校园,探讨其中不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而必须依托某某大学的那一部分。目前学界对大学校园媒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闻学、传播学和管理学领域,从法学的视角分析大学校园媒体侵权责任主体和校园网络侵权,从而达到提醒大学、大学校园媒体及其工作者学法、守法并努力规避大学校园媒体侵权之目的。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6,(11)
高校学生公寓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更是文化校园建设所要依靠的重要阵地。文化校园建设与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存在着重要的联系,二者相辅相成,阐述了文化校园背景下高校学生公寓开展党建工作的意义,对在文化校园视域下开展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的途径进行了分析:一是提高对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的重视;二是强化学生公寓党建工作组织体系建设;依托公寓党组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公寓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4,(36)
学生宿舍是学生生活、学习、休息、沟通的重要场所。学生宿舍内务的状况如何,不仅反映了学生的精神面貌,也反映出一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加强宿舍内务管理需要学校高度重视宿舍内务管理工作,做到各部门齐抓共管,推动宿舍内务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宿舍内务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宿舍内务管理的水平,使之成为构建文明校园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31)
校园"短信文化"是学校的个体间通过手机短信进行社会交往及在校园生活、学习、娱乐等活动中交流讯息形成的一种亚文化。它主要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其作用也集中于学校个体和群体间。文章从社会心理、社会文化及技术功能三个维度来探讨大学校园"短信文化"流行的原因,论述大学校园"短信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丹 《学理论》2013,(29):301-302
大学校园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为国家输送人才的摇篮。大学生主要的目的是学习,只有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够完善自己。但就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说,形势不容乐观,甚至呈现消极趋势。学生不明确学习的真正目的,没有学习动力,不能够充分利用学习时间,导致知识储备不足,高校教育成果不明显。应该发挥自我学习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师生共同努力,共同学习。  相似文献   

11.
秦燕燕 《学理论》2015,(2):198-199
高校校园文化为高校办学实力和竞争力奠定了基础,是一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要"软实力"。通过对宁波大红鹰学院200名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WEB2.0时代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既有新的机遇拐点,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当前,加强学生的媒介素养;发挥校园网络舆论导向作用;打造特色二级学院文化是我们依托新媒体,利用新媒体,"借力使力"地牢牢把握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主动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学生社区的文化特点与党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敏 《学理论》2009,(5):178-179
高校学生社区是大学生们重要的学习、生活场所,社区文化建设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特殊作用。加强高校学生社区中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各级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刘若愚 《学理论》2014,(2):277-278
计算机网络深入大学校园,方便了大学生的学习。但是最近几年大学生网络德育问题愈发严重,引发了一系列的难题。对此,提出可操作性的具体对策: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加强网络德育工作;加强网络法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健全校园网络防卫。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和后勤社会化,越来越多的高校快速、稳健地推动着学生住宿的社区化进程,高校学生社区不仅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推进心理素质教育的新阵地.  相似文献   

15.
同性恋,在中国长期以来被涂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因为与传统的社会习俗相悖,到今天,同性恋群体仍然是一个被边缘化的群体,不被主流社会所接纳。研究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同性恋现状、成因、影响及对策,对建构全方位人文关怀型的高校校园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并对校园同性恋群体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有了新的认识。作为学校,应该把校园同性恋问题毫不隐蔽地提出来,改变传统的对校园同性恋群体的避讳、歧视等态度,让大学生真正去理解、关注这个群体,为同性恋者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6.
江鸿  宋建华 《学理论》2010,(17):243-244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高校扩招和后勤社会化的深入发展,学生公寓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新形势下学生人数的增加使高校学生公寓管理面临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加强学生公寓的管理,为学生提供一个更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是高校学生工作和后勤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26)
大学生学校认同感、归属感,是指学生对大学校园环境、高校的学习生活、学生自身参与学校的各种学术活动和科研实践,以及大学生在与高校共同的价值观基础上,产生对学校历史、文化传统、人文气息、科研成果的自豪感。同时,受到高校文化气息及管理制度的熏陶,使得学生对自己内在价值的判断和评估,从而产生对学校这一组织群体高度认同的一种归属感,并在行动上自觉维护学校的荣誉,即使离校后始终对学校的文化传统保持忠诚。  相似文献   

18.
王茜 《学理论》2010,(5):142-143
美好的大学校园里学生们却并不感觉幸福,从大学生入学前对大学的认识误区,到研究他们自我意识发展的矛盾,时间管理能力的缺乏,以及缺乏幸福能力与适应性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学生们处于不佳状态的原因,最终提出解决的建议,号召我们高校教师从各方面更加关注教育的生活层面,帮助学生获得更充实幸福的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6,(4)
大学生"边缘群体"是大学校园学生分化的一个表现,这种分化源于社会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那些过于离群索居、与校园主流群体格格不入的学生,则有可能最终成为社会的"边缘群体",甚至有可能成为制造极端事件的主角而危害社会。为了加强对大学生"边缘群体"及其教育帮扶的深入研究,有必要认真梳理和检视其研究意义、研究现状,明确其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0.
童卫丰 《学理论》2010,(29):44-45
高校完全学分制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逐步实施,使原有的班级观念逐渐弱化,学生公寓不再是单纯的休息场所,寝室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交流、成长的重要场所。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公寓管理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教工党员联系学生寝室的重要性,提出了实施教工党员联系学生寝室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