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科学管理向现代化管理转化,其重要的方面是实现从以物为中心的“硬管理”向以人本为中心的“软管理”的转化。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基层企业必须强化“软管理”,坚持以人的精神需求为驱动,深入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坚持以文化管理为目标,持续增强对员工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和衡管理是以文化造就的人和为根基,以恰如其分地对正目标做事而获得最大利益,以机制平衡各种关系矛盾,从源头做起的一种崭新的管理理念。在公安队伍管理中实施和衡管理,对于软警力的提升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在具体操作中,可将提升软警力的组织总目标分解为“人和”、“事中”、“制衡”、“活源”几项子目标,然后分别围绕各子目标制定出各有侧重而又相互关联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前村账管理的现状。一是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业务素质相对低下,账目大多混乱,容易引发村干部群体性腐败和“窝案”。二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不规范,干部变动时账目交接不清,白条人账支出严重。三是村务公开执行不到位。四是对“村官”管理偏软,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部分乡镇对“村官”的监管甚至存在“三不”现象,即“不能管、不敢管、不愿管”。  相似文献   

4.
现代决策科学把决策方法分为“软”与“硬”两种 ,两种方法各有所长 ,又均有局限。只有科学地处理两者的关系 ,才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两种方法 ,软硬兼施 ,扬长避短 ,确保决策的科学性。这就要求领导者必须成为熟悉管理、精通决策的“软”专家  相似文献   

5.
浅析美国国家软力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冷战后 ,随着国家软力量在国家力量中地位的突出 ,大国开始看重一种特殊的能力即利用自身软力量的优势来影响它国的能力。国际政治领域中也由此出现了“文化霸权”、“信息霸权”、“制度霸权”等名词 ,或统称为“软霸权”。美国利用其软力量中的世界理念、大众文化与媒体、对国际制度的影响力等来为其全球霸权战略服务 ;但美国利用软力量称霸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应认清在“文明”、“合法”的外衣下的软力量所形成的“软霸权”与凭借军事等硬力量推行的扩张政策在本质上是相通的。由此要对美国的“软霸权”提高警惕 ,并通过捍卫、弘扬自身的民族文化特性 ,加强自身的软硬力量建设 ,来有效地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综合安全。  相似文献   

6.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同志的著名论断.但是,由于部分人对于这个论断理解存在偏差,因而在社会实践中造成了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因此,在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有必要对“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一论断作一全面、正确阐发,纠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不正确认识和做法,从而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水平的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顾宾 《外交评论》2022,(4):1-27
法治化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内在要求和显著标识。以软法思路推动“一带一路”,是中华文明对现代国际法治的重要贡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遵循以软法为主体和特色的治理思路。本文在“一带一路”软法治理实践基础上,主张“一带一路”软法体系应由参与主体、业务标准、争端解决三大板块组成。其中“参与主体”涵盖双边、多边、多利益相关方、单边等四个类别,“业务标准”涵盖债务可持续、环境可持续、廉洁丝路等三个领域,“争端解决”指与传统纠纷解决机制并行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一带一路”治理体系以软法为主,但并不排斥硬法。为了进一步提升“一带一路”的法治化和全球化水平,应深化“一带一路”与现行国际秩序的兼容互济关系,推动“一带一路”符合高且可行的标准,并就“一带一路”多边机制化作出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顾宾 《外交评论》2022,(4):1-27+165
法治化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内在要求和显著标识。以软法思路推动“一带一路”,是中华文明对现代国际法治的重要贡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遵循以软法为主体和特色的治理思路。本文在“一带一路”软法治理实践基础上,主张“一带一路”软法体系应由参与主体、业务标准、争端解决三大板块组成。其中“参与主体”涵盖双边、多边、多利益相关方、单边等四个类别,“业务标准”涵盖债务可持续、环境可持续、廉洁丝路等三个领域,“争端解决”指与传统纠纷解决机制并行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一带一路”治理体系以软法为主,但并不排斥硬法。为了进一步提升“一带一路”的法治化和全球化水平,应深化“一带一路”与现行国际秩序的兼容互济关系,推动“一带一路”符合高且可行的标准,并就“一带一路”多边机制化作出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加大对暴力袭警行为的打击,近几年,暴力袭警行为正在逐年减少,特别是2021年3月1日《刑法修正案(十一)》增加“袭警罪”,将暴力袭警的判罚刑期进一步上调以来,更是对暴力袭警行为进行了有力的扼制。然而,正是这种环境使得“软暴力违警”现象逐渐增多,许多不法分子为避免承担违法后果,逃避打击,便采用手段相对柔和、方法相对隐蔽的“软暴力”阻碍民警执法。本文围绕“软暴力违警”的特点和类型,选择现场处置软暴力违警的执法语言应对角度展开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软”与“硬”互为对称,各自相对于对方而存在。近年来,“软”与“硬”这两个词在法学及相关领域的使用频度日趋增高,如“法治硬件”,“法治软件”,“一手软、一手硬”等。看来,法治建设中确实也有软与硬的问题。首先,法治作为一种观念和意识是由衷地、自觉地视法律为最高权威的理念和文化积淀。观念不能强加,意识不能硬性输入,法律至上之理念的形成必须依赖长期的教育、思考所“熔铸”的内心确认。从这个意义上说,法治是人类文明进化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的观念升华,是社会意识的进步,是人类理念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丰富的人本行政管理思想散见于各种谈话、讲话、报告中。本文着重论述了邓小平人本行政管理思想的两大精髓即“解放人”和“发展人”思想的核心内容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2.
2018年8月28日,云南省永胜县”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暨第二届软籽石榴节”开幕.软籽石榴评鉴品尝、高原特色林果产业发展研讨会、标准化软籽石榴园现场观摩、主题文艺汇演、高原特色农产品展示及永胜特色文化展示等精彩纷呈的活动轮番上演,众多宾朋和群众前来“看演出、逛展销、品美食”.  相似文献   

13.
人类交际过程中的表达和理解是语用学的研究重点。我国文论着重探讨文学作品的创作和鉴赏,其中蕴含了丰富的语用学思想。本文着重探索鉴赏论中的语用学思想,主要包括鉴赏的语用本质、鉴赏中的语用谬误以及鉴赏应遵循的语用准则。一、鉴赏,技文人情的理解我国文论最早对鉴赏作出较有系统的理论论述的,是齐梁文论家刘褴的《文心雕龙》。该书专设软音》篇,用以探讨鉴赏的理论问题。《知音》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解认为“观文”之鉴赏与“缀文”之创作是相对而言的,创作是先有思想内容,然后用文辞表达出来,而…  相似文献   

14.
概念     
《社会主义论坛》2007,(11):21-21
软实力 “软实力”是“softpower”的中文译名,也译为“软权力”、“软国力”,最初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1990年提出,是同国家军事、经济力量等组成的“硬实力”相区别的一个概念。一般认为,“软实力”是指精神力量,包括文化、制度、价值观念等所谓软要素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在当今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5.
相对于刑讯逼供的硬逼口供,“九步审讯法”等软侦讯主张则是运用心战制胜之道来获得真实供述。由此洞察我国“说服教育”法的软处,辨析侦讯手段的软与硬,而主张软硬兼施。这里的“硬”,指证据等具有的法律强制性。“硬”要具有合法性.它才能为攻心软术“说服规劝”拓展使用空间。进一步比较“说服规劝”与“九步审讯法”的软和硬,将之上升为心理操控术的软和硬,其在心战实践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理论性。侦讯之手段方法,既需要软,也需要硬,应软中有硬,硬中有软;软硬兼施,软硬适中。  相似文献   

16.
儒家管理思想是当代管理创新的重要思想资源.可以从“以和为贵”的管理理念论、“富民安人”的管理目标观、“人性可塑”的管理人性论、“无为而治”的领导方式论、“德礼相济”的管理方式论、“执经达权”的管理方法论等方面,来重新诠释儒家管理思想的内涵及其对现代管理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刍议公安机关绩效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公安机关进行绩效管理是适应社会发展、加强公安建设的需要 ;是建立公安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 ;是实现队伍管理科学化、制度化的有益探索。绩效管理的重点内容与方法有 :确定管理目标和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是绩效管理的基础 ;落实严格有效的考核办法是绩效管理的核心 ;把握科学的原则是确保绩效管理目标实现的关键。进行绩效管理时应注意 :绩效管理成功的关键在于提高全体民警参与性 ,注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协作配合 ;要着力抓营造良好思想氛围等“软”环境的构建 ;要重视公安机关领导者综合素质的增强.  相似文献   

18.
三、成人高校组织人事管理的主要内容组织人事管理工作通俗地说可分三个环节,即进、管、出.“进”即人员的选拔任用;“管”是指对工作人员进行的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监督等活动;“出”即人员的离休、退休、退职、调出等退出工作岗位的活动.下面我着重讲四个方面:(一)人员的选拔任用人员的选拔任用是人事管理的进口,抓好这一环节,是达到人事管理最终目的的基础和前提,正如邓小平同志说的“选什么人,什么人进,这最重要.……进和出,进摆在第一位.”选拔任用得当,可以形成一个优化的群体结构,收到1 1>2的最佳功效.严格按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选人,确保选用对象的素质优良,就能使以后的一系列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焦世新于《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8期发表《“软均势论”及其实质》一文,介绍了“软均势论”的由来和内容。2003年伊拉克战争之前,除俄罗斯和中国外,法、德等美国的欧洲盟国也纷纷采取外交行动,试图阻止美国发动那场战争。有学者由此认为世界上出现了“软均势”。认为它反映了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是对美国单边主义的批评;并指出它具有合理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要深刻吸取近几年来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教训,在努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近几年来精神文明建设上的“软”,主要表现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只是停留在文件、文章和口号上,实际工作中则缺乏严格的配套政策和可行的得力措施.不少政策和措施过于原则、抽象、模糊,定性多,定量少,正向规范得多,逆向处罚得少,操作性差.因此,为了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采取一些得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