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道德与利益有着密切关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囚徒困境”论证了个体在面对利益矛盾冲突时,基于主体利益的诉求而做出不同的道德选择,借此给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以重要启示:贴近大学生现实生活,提高道德教育的针对性;重视主体利益,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优化社会利益环境,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境界;注意方式方法,提高教育的信服力。  相似文献   

2.
调查表明,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总体上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青少年有较强的爱国意识和集体精神,价值追求积极,基本文明素养在逐步强化,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他们身上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自我情绪”凸显,缺乏明确的理想信念;内心苦闷,渴望理解;道德认知和行为出现矛盾性;精神生活贫乏。因此,必须加强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感受幸福的能力;科学知识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关注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以德治国的进程要求全民重视道德教育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只有充分把握道德的深刻涵义,正确认识道德及道德教育的性质,才能客观面对当前青少年道德状况及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着力加强青少年“以德安身,以德立命”教育,并对青少年道德教育作深沉思考,以培养青少年正直高尚、独立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4.
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的道德状况仍然令人担忧,道德教育也陷入误区。应在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思想的指导下,综合创新,建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在道德教育中应革新方法,加强责任教育,并挖掘借鉴其他学科领域的道德内涵和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调查统计,辽宁省青少年道德内化现状总体较好,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分析认为导致道德内化不足的原因在于:学校道德教育缺乏连续性与统一性;社会舆论宣传干扰道德内化深入;道德教育形式僵化脱离现实生活。由此.应切实遵循道德教育的规律,保持道德教育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加强社会舆论的宣传导向职能,建立全社会的道德教育体系;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特点运用新媒体等手段加强道德内化。  相似文献   

6.
现实的德育过程中,过多地强调道德知识的灌输,忽略了这些道德知识与受教育者现实生活的关系,导致出现当代道德教育实效性较差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在德育过程中让受教育者体会到德育内容对他们的主体意义。在德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进行情感教育和信仰教育,可以增强受教育者处理道德问题的智慧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的德育状况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分析大学生道德状况,探索适应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对策,意义重大。一、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为了了解大学生道德现状,探索大学生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的方法,笔者对当前大学生的道德现状进行了专题研究,归当纳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大学生爱国热情高涨,民族自尊心得到进一步增强。在二百多名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有三个年级的学生,他们之中有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普通学生。他们在回答“是否热爱自己的国家”的问题时,选择“是”的人数为100%;在回答“是否希望自己的祖国繁荣发展”,选择“是”的人数为…  相似文献   

8.
当前家庭道德领域存在着很多问题,开展家庭美德建设的主要对策有加强家庭美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家庭道德体系;精心设计载体,创造品牌效应,寻求家庭道德建设的新方法;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实现养成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保证家庭道德建设的顺利开展;加强道德教育,引导家庭成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道德自律性;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全社会共同做好家庭道德建设工作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9.
当前以法律职业为导向的高等法学教育改革在法科学生道德养成方面存有内在性不足,且高等法学教育中学生的知德与行德的道德错位问题并未得到理论界与教育界的充分关注,由此本文提出"法道德教育"的概念以应对高等法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需要,并对法道德教育的可能性、可适性与必要性进行剖析和论述,对法道德教育的实践特征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0.
检讨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现状,其中存在很多不 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道德教育“孤立、封闭化”,教 育方法知识化;单向灌输多,双向理解少;实效性不 够,缺少魅力;德育在很大程度上未能成为有助于青 少年心灵成长的工作。有鉴于此,当前的青少年道德 教育方式应当进行以下三个  相似文献   

11.
道德教育就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本文讲述德育教育指的是伦理道德教育以及相关的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情感,有了道德情感才会产生道德意志和道德实践。现阶段高校的道德教育对情感因素的重视程度有些不够,而要想提高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质量,必须把握大学生的情感教育的规律,提高和增强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转型时,道德会出现短暂的滑坡现象,为此新型道德建设需要把握好三方面的关系: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动能的匹配关系、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互动关系、原体制惯性“滑行”和新体制创新“飞行”的交替关系。只有把握好这三方面的关系,才能使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与新型道德建设进行对接。  相似文献   

13.
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困境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主要面临着道德教育与社会现实相分离、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相分离、规范教化与德性培育相分离以及灌输教育与学生主体性相分离等四个方面的困境;原因主要是由于道德教育理论的创新不足、方法单一、评价方式不尽合理,以及道德教育的社会合力未能形成。为破解困境和难题,需要充分认识道德教育的复杂性,注重道德实践能力培养,实现规范教化与德性培育的统一,不断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生命叙事在道德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叙事是一种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道德教育方式,它具有自我性、日常生活性和生成性的特点。它产生教育作用的内在机制在于:叙事过程中故事本身内在的教育价值,道德学习的特点。教师在道德教育中采用生命叙事应注意如何选择故事及叙事“视点”和方式。  相似文献   

15.
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现代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以“仁”为核心,以“仁人君子”为最高理想人格。儒家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道德教育经验,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道德教育理论,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民族的道德教育方式,而且对目前的道德建设,对“四有”新人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6.
目前,高校的网络道德教育远远不能与网络的飞速发展相适应,还存在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在实践中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的问题,导致了大学生价值取向紊乱、理想信念缺失等现象的出现。为此,高校应当从丰富高校网络文化、加大思政课网络道德教育的力度、完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具有网络信息技术的新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等方面着手加强高校网络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大学生的分辨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加强高校思想文化教育阵地建设。  相似文献   

17.
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道德智慧的培育。当前大学生道德智慧缺失现象严重,究其根源唯科学主义、唯经济主义以及价值取向多元化等对高校产生负面影响,使道德教育失去了其应有的智慧品性。高校德育工作要立足于大学生道德智慧的培育,采取科学性、人文性和艺术性的教育策略,提高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异质、开放、无政府的网络文化导致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变异,商业化、标准化、通俗化的大众文化导致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偏移,物欲泛滥、个性张扬、追求世俗的消费文化导致大学生的道德理性危机。大学道德教育应当预见并思考新的文化景观,建构网络教育与生活教育、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之间的联系,倡导全面、开放的教育方式,培育大学生健全的网络道德人格、日常道德人格和社会道德人格,使道德教育真正深入大学生的生活,触动大学生的心灵,发挥育人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弘扬、普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推动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提升新一代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的道德修养水平,为中国乃至人类建设新道德服务,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王殿卿教授承担了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学校中华美德教育与社区道德建设互动”。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合作,该项课题将在本世纪前十年持续开展“中华美德教育行动”的研究项目。“中  相似文献   

20.
道德与法律都是对人们“恶”的行为的规范,只是两者沿着不同的路径:法律注重外在强制和不侵犯他人,对人性的约束力强;道德强调内省和利他,对人性的约束力弱。因而,法律与道德相通相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但依其各自特点决定了法律对道德教育具有强化功能。所以,人类所追求的自由和谐的社会状态的实现,需要从法律规范的外在强制逐渐过渡到公民道德内省的自觉行为。贯彻落实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时,要把道德的教化与法律的强制结合起来,发挥法律对道德教育的强化功能,通过加强法治建设引导我国公民践行“八荣八耻”的道德要求,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