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汪岚  李志良 《证据科学》2000,7(2):75-76
法医在评定外伤性视力障碍残级时,通常参照<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GB/T 16180-1996(下称<工伤鉴定>标准),该标准的适用对象是职业工伤或职业病致残者,职业病致残多数为双眼视力障碍.法医鉴定人在使用该标准时,经常出现鉴定人掌握标准不统一、使用鉴定标准时自由裁量权扩大和同一情况使用不同条款、得出不同结论等混乱现象.如例 1:某人伤前双眼视力均为1.2,外伤导致左眼视神经萎缩,视力下降至0.2,数家法医分别参照<工伤鉴定>标准八级8条和九级11条的规定,作出了八级伤残和九级伤残的不同结论 ,形成鉴定争议.  相似文献   

2.
正视功能损伤是伤残评定常见内容之一,我国有关标准多采用损伤述明规定,而在法医伤残评定中,由于损伤复杂多样性,往往因有多个标准可适用,而出现鉴定意见不确定。国标GB/T 16180—2006《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下称《工伤》标准)规范性附录A.8规定:视力减弱补偿率是眼科致残评  相似文献   

3.
龙永存  张向东 《证据科学》2002,9(3):J001-J001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年3月14日发布的GB/T16180-1996<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下面简称<职标>)的附录C2.11规定:"利手与非利手伤残后功能影响稍有不同,同等程度损伤非利手应低定一级."该标准附录B(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分级)中从一到十级均有条款对上肢伤残的等级作出规定,其中三至六级中有多条将利手和非利手的伤残程度分别作了规定,例如:三级中第16项:"一侧肘上缺失(利侧)",四级中第24项: "一侧肘上缺失(非利侧),不能安装假肢."另外,在该标准前言部分注明:"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根据上述情况,在法医临床鉴定中, 到底如何理解和运用附录C2.11条"非利手应低定一级"的规定,法医界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三种观点.  相似文献   

4.
在刑事附带民事和民事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经常遇到伤残程度的法医学评定。现将伤残程度存在的问题讨论如下。1.适用标准。伤残程度的评定,现已有《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革命伤残军人评定伤残的条件》、《人身保险意外伤害残废给付标准》、《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五类(残疾标准)》等标准,其中只有《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为国家标准,其余均为行业部门标准。上述标准分别适用于工伤、职业病、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现役军人因战、因公负伤致残、人身保险意外伤害残废以及残…  相似文献   

5.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6年 3月 14日发布的GB/T16 180— 1996《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下面简称《职标》)的附录C2 .11规定 :“利手与非利手伤残后功能影响稍有不同 ,同等程度损伤非利手应低定一级。”该标准附录B(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分级 )中从一到十级均有条款对上肢伤残的等级作出规定 ,其中三至六级中有多条将利手和非利手的伤残程度分别作了规定 ,例如 :三级中第 16项 :“一侧肘上缺失 (利侧 )” ,四级中第 2 4项 :“一侧肘上缺失 (非利侧 ) ,不能安装假肢。”另外 ,在该标准前言部分注明 :“本标准的附录A、附…  相似文献   

6.
无晶体眼视觉功能评价及伤残鉴定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刑法和民法有关条款涉及“残疾”、“严重残疾”、“残疾赔偿金”等问题,要求法医对被鉴定人进行残疾等级鉴定,目前大多数法医参照《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以下简称工伤标准)执行。参照工伤标准对眼损伤进行残疾等级鉴定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工伤标准有关无晶体眼评残条款中存在误区,执行时对有关条款理解意见不一,给鉴定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在制订我省《人体损伤致残程度鉴定标准》时对这些误区进行了分析研究,现将我们的分析意见、建议方案提供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无晶体眼视觉损害程度评价方法之观点在工伤标准附录C36…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精神伤残评定的案例日益增多,国内伤残评定有多种标准,不同标准之间评定原则、等级划分不一,评定人对现行评定标准的理解不同,造成对同一案例得出不同评定结论的情况时有发生。通过比较,作者首先阐明精神伤残的概念;然后结合目前使用的伤残评定标准,燕点比较了常用的《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及《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之间的异同,最后提出了精神伤残评定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的《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关于"对原有伤残及合并症的处理"的规定较旧标准更为清晰、明确,在实践中便于把握,且符合职工工伤处理的基本原则。新标准规定,对损伤并发症、损伤加重原有伤残情形的,均需按照最终致残结局评定伤残等级;但对于本次工伤伤情显著轻于原有伤残的,则应以本次工伤所致残情为评定依据。与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相比,新标准规定的伤病关系处理原则有相当的差异,主要在于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往往强调按照最终致残结局评定伤残等级,并需说明损伤与伤残的因果关系。虽然职工工伤伤残评定并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司法鉴定范畴,但参照新标准进行伤残鉴定仍将是司法鉴定机构在诸如人身伤害的刑事案件以及侵权赔偿民事案件中需要进行的重要工作,司法鉴定人应根据不同情况,准确把握鉴定中的伤病关系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9.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2014)于2015年1月1日已正式实施。本文通过对比新、旧工伤鉴定标准中关于精神伤残评定条款的变化,探讨工伤鉴定中涉及精神伤残的相关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夏辉 《证据科学》2004,11(1):64-65
我国现行的伤残鉴定标准,诸如《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以下简称《道标》)、《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及各省制定的《人体损伤致残程度鉴定标准》等,在依据标准进行伤残评定中往往存在伤残等级不能完全反映伤者实际状况,或同样的伤残等级的个体状况存在明显差异,给实际处理带来很大的困惑,往往产生矛盾,增加了实际检案的难度。究其原因是伤残标准存在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和《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 程度鉴定标准》伤残等级划分的比较,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对《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陈良俊  潘永久 《证据科学》1998,5(4):163-164
由于我国刑法和民法有关条款涉及"残疾"、"严重残疾"、"残疾赔偿金"等问题,要求法医对被鉴定人进行残疾等级鉴定,目前大多数法医参照<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以下简称工伤标准)执行.参照工伤标准对眼损伤进行残疾等级鉴定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工伤标准有关无晶体眼评残条款中存在误区,执行时对有关条款理解意见不一,给鉴定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在制订我省<人体损伤致残程度鉴定标准>时对这些误区进行了分析研究,现将我们的分析意见、建议方案提供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运用职工工伤伤残鉴定标准进行伤残评定实践中腰椎峡部崩裂案例创伤、疾病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和鉴定意义。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32例腰椎峡部崩裂工伤案例的一般资料、致伤方式、临床治疗经过以及影像学检查,根据创伤与损害后果的参与程度,作出因果关系的鉴别和认定,并进行伤残等级评定。结果 32例中,创伤对损害后果没有作用7例,轻微作用5例,次要作用13例,同等作用4例,完全作用3例。存在因果关系的案例,参照职工工伤致残鉴定标准相应条款评定为七级3例、八级5例、九级6例、十级11例。结论腰椎峡部崩裂的形成与年龄、解剖、职业、致伤方式等因素有关,伤残等级应分析损伤和疾病与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后综合评定。  相似文献   

14.
伤残程度评定在法医鉴定中极为常见,很长时间以来,法医界除“医出多门”、各唱各的调、多重鉴定频出外,还在适应标准的不一致上让受检者无所适从。近两年,在法院系统有了除交通事故适用“道路标准”外,其余损伤均适用“工伤标准”的“要求”。本文就实施该“要求”两年来,在法医临床检案中所遇到的问题,对“工伤标准”及适用“工伤标准”谈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工伤标准”本身还存在很多弊端:一是定残的基点过低;二是同一残级的不同部位伤残及本标准与其它标准同类伤残缺乏均衡比较;三是残级间缺乏连贯性,层次感不强。而让非工伤检案套用“工伤标准”定残、套用“道路标准”赔偿,给部门与部门间及当事者造成了不少麻烦。作者呼吁尽快出台全国通用《人体纠纷损伤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及配套赔偿办法,并提出了初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证据科学》2007,14(2):88-88
新修订的职工工伤伤残鉴定标准《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06)(以下简称新标准)已于2007年5月1日正式实施。新标准在内容设计上与旧标准有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新修订的职工工伤伤残鉴定标准《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06)(以下简称新标准)已于2007年5月1日正式实施。新标准在内容设计上与旧标准有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正> 正确理解和应用评残等级标准直接关系到有关部门确定经济赔偿和定罪量刑。本文作者认为,在实际检案工作中,评残等级标准的有些条款值得商榷,并应制定出实施细则。1 评残等级标准的现状和分级原则 目前国内较为系统的评残等级标准有《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A35—1992),《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16180—1996),《革命伤残军人评定伤残等级的条例》(民[1989]优字18号)等,其中常用的是《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和《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组织法医学教授、计算机专家研发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计算机分析系统。方法基于windows平台;依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GB/T 16180-2006)标准;应用Visual Basic 6.0编程。结果研发完成的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计算机分析系统对运行电脑系统的配置要求较低,安装过程简单,使用方便,界面美观,运行速度快,结论可靠,具有许多方便用户使用的特点。结论该分析系统使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结论的公正性、科学性、准确性和时效性得以充分保障,最大限度地减少鉴定结论的人为误差,适合在鉴定机构推广应用,并将对维护司法公正和提高司法鉴定效率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和《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等国内伤残评定标准,对《永久性残损评定指南》中有关多项伤残向整体伤残转化以及复合计算的方法进行溯源研究.从复合计算、GEPI的复合计算和概率论加法公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我国伤残评定的晋级原则进行比较.为我国伤残评定体系构建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晶体缺失和人工晶体植入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常见。目前对如何评价无晶体眼视觉功能观点不一。本文试从无晶体眼的视功能尤其是立体视觉损害入手,谈谈对无晶体眼的视觉功能评价方法及法医学应用。1无晶体眼视觉功能评价问题的提出本文所指的无晶体眼,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晶体缺如和人工晶体植入后的眼球。有关无晶体眼视觉评价问题,国内法定标准中最早见于《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GB/T16180-1996),该标准附录A9规定:因工伤或职业病导致无晶体眼,除了导致视力障碍外,还分别影响到患者的视野及立体视觉功能,因此,对无晶体眼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