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孝道、孝行与孝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作为伦理规范,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型特征。孝道强调的是孝的理论层面,孝行侧重的是孝的实践层面,然而有时二者是合二为一的,孝道即孝行,孝行也即孝道。孝文化的基本内容均由孝道与孝行引申而来,亦是对孝道与孝行的理论概括与升华,同时也是将孝道、孝行的内涵与外延加以扩展、泛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2.
王贵东 《前沿》2012,(15):129-130
传统孝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弘扬孝文化有利于解决当前农村养老问题,有利于培养新型农民,有利于建立和谐新农村.为了更好地促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创建新型孝文化,加强孝道宣传教育,健全孝道法制体系,积极开展孝道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3.
论传统孝道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诸德之首。中国传统孝道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它既有民主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我们要批判继承传统孝道,并赋予新的诠释,构建现代孝道新理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众有着悠久的奉行孝道的历史,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继承和弘扬传统孝道之前,既要认清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历史意义,更要注意根据当今时代的特点,开掘传统孝道的现代价值,以期在此基础上促进现代家庭伦理建设,弘扬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的敬老社会风尚。本文即按照这样的思路研究了现代社会对传统孝道的选择与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众有着悠久的奉行孝道的历史,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继承和弘扬传统孝道之前,既要认清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历史意义,更要注意根据当今时代的特点,开掘传统孝道的现代价值,以期在此基础上促进现代家庭伦理建设,弘扬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的敬老社会风尚.本文即按照这样的思路研究了现代社会对传统孝道的选择与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哲 《思想工作》2006,(5):31-31
在韩国,90%的国民认为,孝是人类一种生生不息的亲情之爱,是家和万事兴的基础。只有在家庭中尽孝,在工作上才能敬业,对国家才能尽忠。“孝道”作为儒学文化的基石,浸透在韩国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韩国《东亚日报》的会长告诉我:“在韩国不尽孝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初听此话,我多少有些半信半疑,但经过一段在韩国的亲身体验后,的确感受到了“孝道”在韩国的历史沉淀。韩国的年俗是韩国人祭祖尽孝的最集中的表现。家家户户都要在正月初一之前赶回供奉祖先的长兄(或长子、长孙)家,参加祭祖的“茶礼仪式”。韩国人拜年非常严格:长者…  相似文献   

7.
养老孝道是我国代际关系的传统指南,可现实中儿子养老的弱化令人产生孝道衰落的隐忧。基于子女的视角,对660名来自一带一路地区男女的调查显示,中青年人普遍对传统养老孝道高度认同,但儿子和女儿在孝道认知上存在性别差异。一是与老人同住养老方面,女儿的认同度低于儿子。二是就养老孝道中性别分工而言,儿子比女儿更加赞同传统的由已婚男性来支付父母生活费用和儿子照顾父母;女性则更认同所有子女对父母经济奉养和共同照顾。三是从未来的预期孝行标准看,女性愿意接受机构养老的比例明显超出男性,男性中不能接受的多于女性。可以看出孝道并未衰落,并且男性表现得更加传统,更认同儿子来养老的家庭养老孝道。女性则趋于子女均衡,并愿意对下一代建构起新的孝行标准。女性对传统的超越既是社会发展客观环境的结果,也表现了对家庭代际关系中男权制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精神文明导刊》2013,(6):32-33
浙江省文成县孝道文化底蕴深厚,孝道美德扎根于民,孝道故事妇孺皆知。近年来,文成县在发扬传统孝文化,倡导孝道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尤其是珊溪镇街头村在发扬传统孝文化、倡导孝道方面进行了敢为人先的探索和发扬。  相似文献   

9.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现在是子女的人将来又会生育子女而成为父母,怎样正确对待父母,实在是伦理道德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孝道教育历来就是人类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部分人缺乏孝道,不孝敬自己的父母。辱骂父母者有之,殴打父母者有之,不赡养父母者也有之。在中学生心目中,父母的形象也不高大,一项对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高中生共13609人进行的“你最尊敬的人物是谁”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日本的中学生把父亲和母亲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美国中学生把父亲排在第一位母亲排在第二位,而可怜的中国父亲和母亲在自…  相似文献   

10.
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孝文化规范了家庭和社会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封建的孝道观念缺乏民主、平等和人文主义精神。传统的孝文化建立在血缘亲情基础之上,有其积极的一面,大力弘扬孝文化的积极因素,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略谈孝文化     
孝文化源远流长但渐行渐远,影响很大却日趋模糊。但面对今天的道德困惑,不妨回首略谈孝文化。不可否认,孝文化一度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构成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根基,浸染于华夏儿女的心灵深处。不必讳言,封建孝道将千年文明古国桎梏得万马齐喑。鲁迅说,封建礼教只剩下“吃人”的狰狞面目。孝文化精华与糟粕混杂,应对其有扬有弃,革除传统孝道中“三纲五常”的封建杂质和“埋儿奉母”的愚昧成分,  相似文献   

12.
《当代广西》2009,(19):42-42
“百善孝为先”,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本质最优秀的内涵之一。  相似文献   

13.
董仲舒孝治之思与汉代社会秩序建构的德化机制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凡明 《求索》2008,(11):217-220
董仲舒以孝道为社会秩序建构的德化机制,主张把孝道推行到社会共同体之中,使孝道成为社会共同体成员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建构一种以孝悌为本源,以仁义为核心的德化的治道。这种治道之所以可能,首先是孝道源于天道,本于“天次之序”,重建社会秩序的价值根基和政治秩序的终极依据,其次是以伦理感召为孝治提供了现实通道,最后是经典学习和礼乐教化构成了孝治的制度化生活方式。董仲舒孝道思想的治道之思,成为汉代帝王以孝治天下的理论依据。董仲舒以孝道作为为政者感化和教化民众的政治运思,努力发挥孝道对于社会成员的凝聚力,展示了其社会秩序建构重视道德力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苏海坤 《当代广西》2007,(19):58-58
俗话说,千经万典,孝义为先。流长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孝道”,一直是个神圣的词语,它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在孝道的诸多内容中,赡养老人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但迫于生活的窘困,或由于家庭的不和睦,广大年轻的农村子女背着“孝”字心有余而力不足。令人惊叹的是,贵港市港南区满村屯近年来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开创了农村养老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新型孝文化特征及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峰  计志宏 《人民论坛》2012,(2):130-131
社会主义新型孝文化体现时代性与文明性,民主性与平等性,科学性与和谐性等特征。应坚持普适性和民族性相结合、基础性与先进性并重、理论性与实践性并进、传统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等原则,重建孝文化的现代价值,营造孝文化的社会氛围,促使孝道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为构建孝文化提供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儒家孝道观为例证,以现代人的伦理困惑为依据,提出对青少年进行孝亲敬老教育,不能简单地诵读经典或照搬传统孝文化故事,必须通过扬弃,赋予孝道以敬为先,不以愚顺;以养为本,不以葬显;以护为要,不以守论;以正己为则,不贻亲羞;以及人之老,不独其亲等全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7.
张杰 《前沿》2014,(5):74-75
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经典和最具影响力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孝道文化也随之变迁。本文从占今的时代背景、家庭观念、需求模式和教育方法几个方面对孝道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以吸收古代孝道之精华,弥补今日孝道之不足,实现传统孝道文化的现代化转换。  相似文献   

18.
孝,作为一种基础道德,它与公民道德各个要素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正如《礼记》所云:“仁爱、守礼、正义、信实、自强等行为,皆本于孝道”。中国的孝道,是“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是家庭美德的核心,社会公德的根基,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礼记·乡饮酒义》曰:“民知尊老、敬老,而后乃能人孝弟。民入孝弟、出尊长,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孟子·离娄上》也讲:“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道德价值观的角度对当代大学生的孝道观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从价值目标、价值动机、价值手段三个维度对当代大学生的孝观念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0.
几千年来,孝道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基础内容,处于诸道之首、百善之先和教化之始的根本地位。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对传统价值观中孝道和敬老观念的重视是建立和谐社会所必需的,然而在中国当代社会,孝道却逐渐淡漠,特别在农村,由于孝道文化的缺失,大量农村老人面临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困境。农村社会孝道文化的淡漠不仅仅是个人的原因,更多的是由于社会的变迁所引起。孝道文化的重建,将对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