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17,(4)
<正>永续传承台湾少数民族赛德克文化张贵珠,台湾南投县仁爱乡人,被2012年南投县政府公告登录为传统艺术"赛德克传统织布工艺"经挑技法技艺保存者。她在传承着台湾少数民族赛德克族群的编织文化。赛德克族群和台湾少数民族其他族群一样,经过历史的洪流,人口外移严重,耆老凋零,面临部落传统文化艺术逐渐消失的命运,但文化认同或许能够延缓族群灭绝的速度。  相似文献   

2.
<正>11月1日至11月4日,"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文博会")在厦门举办。文博会是唯一以"海峡两岸"命名、并由海峡两岸共同举办的国家级大型文化展会。本届文博会新增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旅游研究院、台湾工艺之家协会作为协办单位,结合文旅融合理念,以"文旅·共生"为办展理念,围绕"省市名企、工艺艺术、创意设计、数字影视、文创旅游"五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台湾民意有三个层次:一,"台湾民意"有"一般意见"与"政治态度"之分,是可以改变的、多元的;二,"台湾主流民意"有具体问题与总体发展之分,当前涉及台湾前途与两岸关系的主流民意有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维持现状以及"台湾认同"等;三,"台湾认同"的形成有其国际因素、内部因素以及大陆因素,它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等同于政治态度,"认同台湾"与"认同中国"并不一定互相对立。研究台湾民意的重点在于研究"台湾认同",需要多学科、综合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5,(12)
<正>台知名网站盘百岁大学近日,台湾"网络温度计"网站根据调查,整理出台湾10大人气百岁大学。依次为:台湾"中央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北市立大学、台湾交通大学、台南大学、东吴大学、台北科技大学、台北教育大学、台中教育大学及真理大学。图为台湾真理大学。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6,(14)
正日前,筹划许久的"中华工艺精品奖"台湾巡展在台湾第一个当代工艺馆——台北当代工艺设计分馆展出。展览汇集了三届得奖精品4大类30余个品种共150多件大师手作珍品。这场由两岸107位工艺大师作品组成的巡展带给台湾观众一场艺术的视觉盛宴。在开幕式上,作为此次巡展的主办单位之一,全国台联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6,(18)
正张胡爱妹,台湾顶级艺术家,2012年获颁"赛德克传统织布传人"证书。她7岁拥有自己的织布机,在母亲教导下学会织布,并由此展开不平凡的人生。21岁,张胡爱妹在部落成立了自己的第一个织布工作室;30岁开始陆续在台湾春阳小学、仁爱高中、仁爱高农、暨南大学等教授其族群语言及织布技艺;"9·21"大地震后,她又迁移到春阳部落,以"张妈妈工作室"招牌,吸引各界朋友慕名而来,访客络绎不绝。多年来,为守护台湾少数民族部落,捍卫传统文化与工艺美学,张胡爱妹不遗余力。  相似文献   

7.
铁虹  洪滨  马金 《两岸关系》2010,(11):28-29
<正>远望台湾名品城,最吸引眼球的是"七彩"建筑群;扫描台湾名品城,最体现节能环保的是内部设计;品味台湾名品城,最原汁原味的是台湾特色商品。被称为"永不落幕的台湾名品交易会"的南京台湾名品城,于2010年9月16日盛大开业。往事的回忆有一位女士在参观南京台湾名品交易会后说过这样一段话:"30年前,看到‘台湾产品'仿佛是飞来之物;20年前,家里如果有一件台湾物件,亲朋邻里会羡慕不已;10年前,台湾商品往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北京市台联联合(台湾)中华文化永续发展基金会、(台湾)中华文经交流协会、台湾中兴大学艺术中心、台湾螺阳文教基金会在台湾南投县艺术家资料馆共同主办"科举制度在台湾"——台湾进士专题展。来自两岸的有关单位领导、嘉宾及台湾中兴大学部分师生参加了开幕式。这是北京市台联在岛内举办"台湾进士专题展"巡展的第11站。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6,(5)
正当经济基础足够稳固,生活品质的提升就被放到了人们日常的议程中。这在近年国际上刮起的"绿家具"风潮中得到很好的体现。而在台湾迎接这一国际风潮的家具品牌,居然是由一位毕业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畜牧系、完全没有竹木工艺学历背景的刘文煌创办的。刘文煌带领自创品牌大禾竹艺工坊,秉持诚意、创新的思维,精密的技术,白手起家,率先采用现代科技竹切片、胶合、热压后的"积层竹",运用传统木工榫接技术,加上极简、禅境的设计风尚,得到消费者、专家、学者的认可,获选"台湾工艺之家"  相似文献   

10.
施叔青是出生于台湾、入籍于美国并一度定居于香港的著名作家.在她完成"香港三部曲"之后返归台湾矢志写作"台湾三部曲".本文以施氏返台后创作的两部长篇小说<微醺彩妆>和<行过洛津>("台湾三部曲"之一)作为讨论对象,探讨施氏的香港经验对她台湾叙事的意义、影响和局限,分析此两部作品的特点和不足,并将施氏的"跨越写作"作为世界华文创作中的一种文化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文化     
《台声》2017,(24)
<正>1"阅读·悦读·越读"——走进台湾阅读节在台湾图书馆前草坪的舞台上,矗立着一本约两米高、三米宽的展开的"书"。这本"书"由台湾100多家出版社2017年的推荐之作组成,涵盖了诗集、小说、散文集、地图集、食谱等各种图书。这本名为"台湾百阅"的"巨书"是2017年台湾阅读节的作品。台湾图书馆与财团法人温世仁文教基金会、九昱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0,(11)
<正>9月28日,为期10天的"郑州台湾产品节"在郑州开幕。此次由河南省台办、省商务厅,郑州市政府、郑州丹尼斯百货有限公司承办的"郑州台湾产品节"是"2010年河南台湾月"系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郑州台湾产品节,共设3个展销区域,分别为台湾县市馆区、台湾特色美食区、台湾精品百货区。其间展出了台湾精品百货、热带水果、农产品、特色小吃等。有台湾4个县长带队的参展团、80余家厂商参展,260多个展位,产品种类数百种。而其中的很多产品将常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9,(11)
<正>近日,由北京市台联与台湾世新大学共同主办的"科举制度在台湾——台湾进士专题展"开幕仪式在世新大学举行。展出于5月底结束。这是"科举制度在台湾——台湾进士专题展"在台湾巡展的第十站。台湾世新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李功勤、图书资讯长邱孟佑、人文社会学院文学系主任张雪媃、英语系主任王毓芝、部分世新大学教授、学生共100余  相似文献   

14.
正4月18日至29日,2018台湾文博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台北举行。展览在台北华山1914文创园区、松山文创园区和花博公园争艳馆三大展区同时进行,分别围绕"文化概念""设计品牌"和"图像授权"布展。涵盖产品设计、工艺产业、视觉传达、时尚品牌、建筑设计、创意生活等6大产业。台湾文博会自2015年转型以来,逐渐聚焦工艺、设计、授权领域,同时提出"城市即展场、展场即生活"的理念。本次"文博会"以全区策展、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9,(23)
<正>11月8日下午,由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主办的"蓝脉——2019两岸天然染色艺术联展"在台北开幕。展览汇聚了62名两岸天然染色工作者的100件作品,以取材于植物蓝靛的蓝染艺术为主,呈现出一派优雅自在的"草木之美"。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5,(11)
<正>5月18日上午,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台湾财团法人两岸和平发展基金会、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财团法人台湾文化会馆基金会共同主办的"北京台湾会馆重张五周年成果展"及台湾画家"山川韵秀——苏惠心书画特展"在北京台湾会馆开展。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汪毅夫,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台盟北京市委主委蔡国雄,台盟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苏辉,北  相似文献   

17.
《两岸关系》2014,(12):22-22
<正>2011年是陆生在台湾的"元年",742位刚刚跨出中学校门的大陆学生,在17、18岁的青涩年纪,跨越海峡来到台湾求学,转眼首届陆生就要在明年毕业,绝大多数人要离开台湾,回到大陆。他们满怀憧憬而来,经过4年"台湾经验"的浸润,会抱着什么样的"台湾认知"回到大陆?长期而言,他们会是台湾的朋友?敌人?或冷漠的他者?台湾《旺报》10月31日刊发社评文章《让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7,(16)
<正>摘编自7月29日台湾《联合报》台当局文化部门拟订"语言发展法"草案,基于尊重多元文化和语言平权,将"台湾语言"的定义扩增为"台湾各固有族群所使用之自然语言",甚至"台湾手语"也纳入。草案并规定,各阶段教育应将"台湾语言"列为基础或必修课程,学校教育"得使用各种台湾语言"。不仅如此,该草案还规定,台湾民众参与当局机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11月台湾"九合一"选举后,蓝绿执政版图发生重大变化,台湾政情走向成为关注热点,牵动台湾社会各界。对此,大陆学者作出解读。或将成为台湾政局逆转分水岭上海台研所常务副所长倪永杰表示,此次"九合一"选举国民党败选,除台湾社会结构矛盾、"反马(英九)"、"反商"、"反权贵"、"反中"的大环境不利国民党外,国民党候选人特质、选战手法等不符合台湾选民,特别是年轻世代、网络世界的变化,也是导致国民党失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文化     
《台声》2017,(3)
<正>1"观光工厂"成为节假日台湾民众出游热门选择"观光工厂"是近年开始在台湾流行的旅游项目,其结合"传统再造""体验经济""艺文展演"等元素,再加上寓教于乐的活动,成为春节等节假日台湾全家人出游的热门选择。据"中央社"、《中时电子报》等台湾媒体报道,台湾经济主管部门近日公布,全台湾共133家"观光工厂",2016年度游客人次达2210万人次,略高于2015年度的2200万人次;2016年度厂商总营收46亿元新台币,高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