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古国可称得上是散文的泱泱大国。先秦、两汉、魏晋、唐宋、明清的散文创作都曾极为繁荣。单就现代文学而言,散文创作的实绩也比其它文学门类更卓著。而散文,就其文体、内容的发展轨迹看,大致可分为“载道”和“言志”两种不同的散文观念和创作模式。发轫于五四新文...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传记的传播和创作在得到世界各国革命者和学者响应和支持的同时,也成为一些西方学者用来反对马克思及其思想的工具。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国革命者和学者翻译和创作了大量的马克思传记。马克思传记在中国的传播和创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和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紧密相连并为之服务,还与国外学界保持了密切的交流和交锋。这一过程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随着对马克思的文本和思想的挖掘与研究而推进,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孙政  孙耀华 《前沿》2003,(9):179-183
贾平凹的散文创作自成一格 ,成就显著。其中他对于散文创作的真知灼见及其相应实践 ,是新时期散文发展可资借鉴的参照  相似文献   

4.
张建国 《前沿》2013,(14):125-127
在美英两国,科学散文是进入21世纪以来刚刚独立的一种文学体裁,当代美国在科学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但是,国内外对美国当代科学散文进行的生态批评却存在着严重不足。因而,从生态批评角度系统、深入地研究美国当代科学散文七大家的19部代表性作品,既不乏创新之处,又具有重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将为促进我国方兴未艾的科学散文的创作和欣赏、弘扬辩证的科学观和科学创新精神、建设生态文明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吕蔚 《求索》2010,(9):197-199
先秦是中国散文创作史上的一个高峰,也是儒家思想的形成时期,但散文思想仍处于蕴育阶段,着附于儒家思想。至汉代,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依托的散文思想,主张散文的讽喻功能,并提出了明道、宗经、征圣及实录等创作原则。至此,中国散文理论正式形成,儒家散文经典也成为后代散文之圭臬。  相似文献   

6.
作为作家,林清玄是台湾作家中高产、多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虽然他的创作涉及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文化评论、散文诗等,但是他的文学主要成就是散文。他的散文,不但具有特殊的境界和气度,并且独具魅力。林清玄的散文,为何具有特殊的境界和气度...  相似文献   

7.
国内学者对世界文学巨匠茨威格的成就及分析多着眼于小说创作,而对其传记则重视不够,本文详细分析了茨威格传记创作中体现出的艺术追求,他关注人与时代的关系,对作品的戏剧化情有独钟,善于运用对比、细节等突现人物性格特征,传记呈现出精炼而华美的面貌。  相似文献   

8.
论宋代散文家刘辰翁记体文创作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扶平凡 《求索》2011,(4):179-181
刘辰翁是宋末重要遗民作家,其散文创作具有较高成就,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都是别具一格的。其散文创作中记体文数量很多,且极具特色,因此以记体文为切入点则颇有研究价值。刘辰翁是个儒者,但因其生活于浓厚的道教氛围中,加上其熟稔佛典,深通佛理,因而其记体文思想复杂,儒释道杂糅。他身处末世,幼年失怙,身世坎坷,性格磊落,体现在文章中就是感慨沉深,感情郁勃不平。在艺术上,刘辰翁散文创作思维跳跃,广泛运用联想、想象甚至幻想,加之造语新奇,运典繁密,造成文风奇崛、文义晦涩之特点。  相似文献   

9.
诉说与独白——当代台湾散文中的两种叙述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历代的散文批评中,论者总是着力于修辞、描写的方面,而从未能将散文创作中中的叙述问题细加考察。随着散文创作的发展,台湾当代散文家开始注重叙述角度和叙述观点的选择在散文创作中的作用,他们已经认识到叙述方式叙述语言是作品艺术风格的重要支点,它除了叙事绘状之外,还透露出特定的情感色泽、情调、氛围、情绪节奏,给人一种“语言化”的感觉。在高低、起伏,长短、轻重的语调中,涌动着作家的情绪、态度和心境。台湾批评家也发觉,可以把散文的叙述者与散文作者的个人历史个人品性作适当区分,而不必总是执着于合二为一地去从作品中印证作者。他们在散文叙述者与作者之间的差异上  相似文献   

10.
对2 0世纪90年代初为开端延续至今的学者散文写作热潮,批评界总的来看是一片叫好声,如有评论家认为:“学者随笔是90年代散文地平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促进了散文的本体回归,使五四一代文化巨人开创的散文传统得以薪火相传,引领中国散文创作从马鞍形凹槽中走了出来,90年代散文创作的繁荣,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是包括中青年学者为其主力军的学者散文随笔的繁荣。”①著名散文评论家楼肇明先生甚至把学者散文视为“世纪末中国散文成就的代表”。②的确,世纪之交的学者散文创作队伍拥有季羡林、张中行、金克木等“老生代”名宿,出现了余秋雨、…  相似文献   

11.
毕淑敏非常崇敬鲁迅,她的创作受到鲁迅很大的影响。他们都弃医从文,致力于改变人的精神,以"生命"和"死亡"、"人性"与"心灵"为主题创作了大量散文。但毕淑敏的散文和鲁迅的散文风格明显不同:鲁迅的散文冷峻、毕淑敏的散文温暖;鲁迅的散文刚毅、毕淑敏的散文柔和。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21世纪的散文创作深入开拓现实生活,更新创作观念,拓宽创作领域,并真正实现创作艺术的多元化,以不断克服野蛮、粗鄙、流俗文化的侵扰,力争出现散文大家和震撼人心的大气之作。  相似文献   

13.
重建绿洲     
<正> “文学沙漠化”这一提法,内涵是多重的。与此同时,我以为,“文学沙漠化”未必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沙漠之上,可以重建绿洲。我以为,我们更应该关注的问题,在于“重建”。当然,说到如何重建,我们还是要探究到一些深层的原因。现有的文学态势,小说已经走下圣殿,取而代之的,是散文、随笔、杂文、传记、纪实小说等多种样式多元发展、齐头并进的态势,此外,取代了传统戏剧的电影、电视剧的创作日益膨胀。文学的功  相似文献   

14.
李庆雯 《前沿》2010,(18):153-156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相当富有“个性”的散文家、艺术家。从30年代初,他就陆续出版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子恺近作散文选》等散文集。他的散文,以酣畅流利的文笔、自然朴素的语言、清新爽口的意蕴而在中国散文史上独树一帜。即使在颠沛流离的抗战逃难生涯中,他也只是在艺术的圈子里窥视炮火的飞溅,寻求仁爱的种子。本文就是通过对丰子恺在抗战期间的散文创作略作分析,从而揭示出在他的抗战散文中始终都抹不去的趣味性、“绝缘”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现代女性散文追求真情实感、行文直白坦率的写作风格 ,通过梳理其在各个时期呈现的创作情形 ,展示了女性散文的创作演变和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6.
程德强 《青年论坛》2006,(1):133-134
五四散文话语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的话语系统。以个人的视角对外在世界进行观照是五四散文独特的散文视角,直抒胸臆、对意象的描摹和对意境的创造是五四散文的艺术手法,自由流淌的结构方式是它组织材料时共同的特征,具有简单味和苦涩味语言是五四散文的语言特色。五四散文特有话语方式已经影响了整个现当代散文创作。  相似文献   

17.
艳的色彩寂的心情(随笔□何大草在我们国家,散文创作这些年达到了大的繁荣。文学、非文学期刊,以及所有的报纸,都给散文留出了大量的版面;与此同时,还有许多散文源源结集出版。可以想象,在这些异常庞杂的作品后面,应该潜伏着人数同样可观的作者队伍。有人估计,在...  相似文献   

18.
王阳明文学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阳明文学论略●刘再华王阳明是明代一位颇具代表性的文学家,以自己的诗文创作为后人提供了重要启示。然而,也许是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掩盖了他的文学成就,自清初特别是乾隆以后,作为文学家的王阳明逐渐被人们遗忘,除陈柱的《中国散文史》对他作了较高的评价外,近现...  相似文献   

19.
台湾文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三十多年来,一大批在校大学生散文作品的陆续问世,扩大了散文创作的新领域。年轻的作者面对台湾教育景观和社会现实,以独特的感受与追求,谱写出一支支激荡人心的音曲。考察他们创作的内容与特色,探讨其生发环境和存在问题,对加强台湾散文的研究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纪实性原则是文学理论界对散文文体特征的基本共识,但在散文创作实践中,“小说化”已经成为散文文体自身发展的一种必然流变,并引发了文学界不同意见的论争。实际上,散文“小说化”流变并没有否定纪实性特征,只是赋予了散文以更丰富的表现能力,审美效应和阅读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