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巩固教育收费治理工作成果,进一步规范公办中小学校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行为,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
任冉 《当代广西》2005,(11):28-28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05年高等学校收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做好2005年高等学校收费工作。通知的出台,对于进一步规范高校收费,做到教育收费上的公开、公平,无疑具有重要意义。通知要求继续稳定高校收费标准,规范收费项目,不得向学生收取国家规定项目外的其他任何费用,包括“转专业费”、“专升本费”以及向学生收取捐款等近30种名目的乱收费行为。招生简章须注明收费标准高等学校要按照《国家计委、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收费公示制度>的通知》(计价格[2002]792号)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学校在招生简章中要注明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在校内要通过公示栏、公示牌、公示墙等方式,将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投诉电话等内容进行公示,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增强学校收费工作的透明度。禁收20余种费用通知的第一条规定,除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外,各地不得出台新的收费项目,学校不得向学生收取国家规定项目外的其他任何费用,如“转专业费”、“赞助费”、“扩招费”、“定向费”、“跨地区建设费”、“专升本  相似文献   

3.
高校何时不再高收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爱东 《半月谈》2004,(22):20-20
前不久,教育部一高级官员在全国高校教代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工作研讨会上公开表态:我国的高校教育收费改革是必需的.但不能使高等教育的发展以教育收费为基础.收费只是对政府投入教育的财政资金不足部分的补充.今后我国高校教育的收费不能再提高了。  相似文献   

4.
又到一年升学时。走进东营市任何一所中小学.在最醒目的位置都有一个教育收费公告栏.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教育收费的政策依据、收费标准、收费时间和额度等。正是这种阳光收费模式加以全方位的社会监督机制.让东营市的教育收费信访投诉案件从2003年的56件下降到2005年的18件.2006以来实现了零投诉。而这一成绩的取得,与人大的不懈监督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5.
教育产业的均衡性、特殊性与收费的合理性度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明全 《求索》2007,(2):117-119
增加教育供给的确是治理教育滥收费的根本途径,但这又会扭曲我国的教育结构,从而导致整个国家产业结构的失衡。文章认为,考虑到政策成本问题,在产业结构已经实行均衡的基础上,我国教育供给只能适度增加,这一“度”需满足的条件是:教育供给超量增加的社会损失对社会福利的弹性等于1。为此,在教育滥收费之风猖獗时,政府应该调低现行收费标准,以降低结构的扭曲程度,同时也减少了受教育者的福利损失。  相似文献   

6.
从国际横向比较中看我国高校收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高校高收费政策。对此,社会及舆论界异议四起、岐见纷纷,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从政府对教育投入 国际比较看,我国的教育投入明显不足;从学生及家庭对教育投入的国际比较看,我国高校的高收费已经超过了社会绝大多数居民的承受能力。这种高收费,实际上把政府应负的责任转嫁到老百姓头上的错误行为。  相似文献   

7.
吴苡婷 《半月谈》2003,(19):16-17
上海市委、市政府近期提出,按照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的要求,严格规范收费,上海将率先成为全国教育收费规范城市。  相似文献   

8.
《今日上海》2009,(9):45-45
近期,市教委等七部门下发了“关于2009年上海市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意见”,明确:取消义务教育借读费;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公办学校的收费标准应保持基本稳定且不高于2006年秋季学期收费水平。  相似文献   

9.
《半月谈》2004,(5):29-30
以人为本求发展,教育是起点公正的第一起跑线。然而在有着“重教”传统的亿万中国家庭,教育负担正成为一大心病。高等教育收费动辄数千元,基础教育“乱收费”层出不穷,再加上形形色色的教育腐败,教育负担正成为亿万家庭捂紧  相似文献   

10.
计价格[2002]79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委、物价局、财政厅(局)、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教委:为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完善监督管理措施,增加透明度,治理乱收费,减轻学生及家长的负担,我们研究制定了《教育收费公示制度》(附后),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让学生及其家长能够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监督学校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收费政策,是规范教育收费行为,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巩固治理教育乱收费成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大措施。各地方和有关部门要从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的重要意义,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教育收费公示制度的顺利实施。各地区、各学校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的具体时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价格、财政主管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确定,有条件的地方要争取在2002年秋季开学前(8月31日前)建立起来。二○○二年五月二十七日  相似文献   

11.
《时事资料手册》2009,(2):122-122
新华社2月初报道,北京市发改委根据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取消和停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通知.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取消25项行政事业收费。主要包括中小学义务教育借读费、暂住证费、外来人口管理费证件工本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收费、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收费、经济合同示范文本收费、广告经营单位注册登记收费、护士注册收费、执业医师注册收费、职业资格证书费、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工本费等。  相似文献   

12.
深入推进学分制改革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学分制收费是与学分制管理相匹配的学费收费制度,学分制收费制度也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现实必然趋势。2018年6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统筹推进北京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北京市将完善学分制,探索建立学分制收费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机会均等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收费前后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在城乡间、阶层间、性别间、民族间发生了很多变化.本文通过对收费前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所产生变化的分析,揭示收费制度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产生的影响,从而指导教育实践与决策.  相似文献   

14.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高法院,高检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中央财政非税收入收缴代理银行:为加强中央部门教育收费收缴管理,建立规范的教育收费收缴管理制度,财政部制定了《中央单位教育收费收缴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5.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严禁截留和挪用学校收费收入加强学校收费资金管理的通知》(财综[2003]94号)精神,进一步规范学校收费资金管理,从制度上确保学校收费资金用于发展教育事业,经市政府同意,从2004年9月1日起,对我市政府举办各类学校的收费资金全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学校收费资金管理范围根据财政部等三部委《关于颁发义务教育等四个教育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教财[1996]101号)规定和近几年学校收费改革政策,学校收费资金管理范围包括:  相似文献   

16.
《当代广西》2005,(9):8-8
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做好2005年高等学校收费工作。  相似文献   

17.
《公民导刊》2004,(9):30-33
新闻背景一:为了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今年秋季开学时,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全面推行“一费制”的收费办法。所谓“一费制”,是指在严格核定杂费、课本费(包括教科书、作业本费)的基础上,一次性统一向学生收取费用。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经费来源必须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学生缴费为补充的原则,切实减轻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8.
张旭路 《人民论坛》2013,(11):224-225
文章以研究生群体这一兼具学生和青年科研工作者双重身份的特点出发,将高等院校与研究生作为两个相互影响的主体,从人力资本流动的视角,分析了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改革可能对高等院校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因素,并就如何推进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改革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物价局: 针对近期一些地方发生伤害在校学生和幼儿园儿童恶性案件,各地按要求加强了学校、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但是,个别地方学校以安全设施升级、配备安保人员为由,向学生收取“安全管理费”、“电子识别卡费”、“门卡费”、“保安费”等名目的费用,引起学生家长不满,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为严肃教育收费政策,规范学校收费行为,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0.
周红云 《理论月刊》2005,(9):91-93,96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考察教育服务的属性,说明教育服务具有私人品性质。当今社会,政府对教育服务进行干预是必要的,这使教育服务不能保持其原有属性。现阶段,我国实行教育服务由政府和私人联合供给的体制,而导致教育服务的现实属性多样化。对义务教育服务普遍收费是不公平的,对其的高额收费还会引发其他不公平的后果。高等教育收费过高也是不公平的。这些不公平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说,有赖于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和政府教育经费的增加及其均衡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