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伯军 《天津人大》2010,(11):40-41
宁河县人民法院刑二庭是专门审理青少年犯罪案件的审判庭,该庭把“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作为青少年维权工作的永恒价值追求。多年来,刑二庭认真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认真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全面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前不久,刑二庭被评为2009年度天津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人犯罪后有了前科,往往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一纸犯罪记录,成了他们身上一生都卸不掉的包袱。无论升学、就业还是与人交往,“犯罪标签”始终与失足未成年人如影随形,成为其回归社会最大的障碍。刑事污点限制公开制度的探索和试点,为消除失足未成年人“标签效应”打开了一扇窗。  相似文献   

3.
太原市妇联深入到小店区法院、司法所、社区和山西省未成年人犯管教所调查研究,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探索创建“平安家庭”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司法     
《人民政坛》2013,(11):5-5
最高法最高检联合两部门出台意见严惩性侵未成年人犯罪 据检察日报10月25日报道,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今天联合发布了《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意见规定,“针对未成年人实施强奸、猥亵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早期预防与社会控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许多发达国家,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近年来根据司法部门统计的情况表明,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较为突出且呈上升趋势。重视和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研究,是关系到我们国家、民族今后发展的大问题。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概念界定“违法”与“犯罪”在我国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未成年人违法”与“未成年人犯罪”是有严格的区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所谓未成年人违法,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  相似文献   

6.
胡健 《人民政坛》2006,(4):40-41
2006年1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实施。与1995年的司法解释相比较,本次司法懈释把未成年人犯罪和成年人犯罪明确区别开来,充分体现了全社会对未成年人加大保护力度,对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司法理念,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认定和量刑,也尽量在法定范围内从轻和减轻,彰显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关怀和宽容。本次司法解释还对很多司法实践中长期存在争议的问题作出了明确的界定,有利于法院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正确适用法律,最大程度地教育、感化和挽救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犯罪治理应秉承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既要加强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打击力度,又要合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强化对涉罪未成年人教育矫正,实现未成年人犯罪预防。随着《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修正和“刑法修正案十一”的出台,需法法衔接,方能形成系统化的处置预防模式,从而构筑起从预防、处罚、挽救未成年人的犯罪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民主与法制》2013,(12):22-23
1.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需要“一家牵头多家联动”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是一项需要司法、行政、党政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的综合治理工程,包括相关刑事案卷材料管理、户籍学籍管理、  相似文献   

9.
梁国栋 《中国人大》2013,(20):28-30
2013年9月,注定是中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制度的“多事之秋”。随着李某某等人一审宣判,未成年人犯罪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回首过去短短3年间,这个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从被收容教养到判处10年有期徒刑,一步步滑向更深的深渊。尽管此案还没有最终定案,但纷繁复杂的案情,拷问着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制度设计以及责任部门是否充分履行了自身的法定职责。  相似文献   

10.
卫磊 《青年探索》2014,(5):5-10
对待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无论在情感上还足在法律上,都应当保持最高关注、最低容忍,儿章最大利益原则应当在刑法上得到最充分的贯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既由于社会公众对刑法适用的不满意,也由于刑法本身未能实现最大合理化。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需要立足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的“严”的一面,在当下修改刑法有关规定仍有争议、个案从严仍有不足的情况下,运用严格责任化的刑法解释来从严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具有更高的可行性。严格责任化的刑法解释并非完全排斥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通过对某些性侵害未成年人行为在定罪机制上的严格责任化,将是对惩治全部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有益发展。  相似文献   

11.
邢媛媛 《前沿》2014,(9):95-96
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前最高院院长王胜俊认为,“少年法庭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复苏,人与人之间人际关系疏远,未成年人群体由于缺失家庭或学校的关爱,而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未成年犯罪正在引起社会越来越高的关注度。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矫治以及心理辅导显得尤为重要,而少年法庭的建立则成为当前最关键的问题,这关系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本文立足于保障从分析未成年犯罪心理为切人点,对犯罪成因、犯罪心理以及现如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的少年犯罪情况现状,构建少年法庭审判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犯罪概念的界定与涵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树华 《公安学刊》2000,12(3):15-19
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问题是青少年犯罪研究中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影响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犯罪概念界定的有两个方面问题 ,即青少年犯罪中青少年的刑事责任年龄的界定问题和青少年犯罪中“犯罪”范围的界定问题。我国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犯罪主要是社会学或犯罪学用语。青少年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岁不满26岁的青少年所实施的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龄上限为18岁 ,下限为6岁开始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3.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牵动千家万户,关系国家的明天。本市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程序规范,讲究科学,敢于创新,预防为重,做了大量有利于社会稳定,家庭安宁,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工作。”这是市和区县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部分人大代表在市检察院日前召开的实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座谈会上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我国政府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未成年人的犯罪自80年代中期以后,逐年回落。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未成年人犯罪仍很严重,显现出低龄化和犯罪性质日益恶劣的趋势。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违法犯罪成员的低龄化趋势明显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目前中国未成年人的生理发育成熟的时间比50年代普遍提前了二至三年,然而其心理发育却并不与生理发育完全同步,这样就形成了生理“早熟”与心理“相对晚熟”之间的矛盾,加上一些媒体、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致使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主体向低龄化发展,特别是90年…  相似文献   

15.
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未成年人犯罪是一种特殊的犯罪类型。一直以来,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法律制度精神充分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人文与关怀。“教育为主、惩罚为辅”这一方针作为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精神一直贯穿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个时期。本文结合检察工作实际,从审查批捕、审查起诉等检察环节的角度出发,探讨依法保护、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着力体现检察环节人性、文明的司法关怀,充分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6.
在日常语言交流(包括书面用语)过程中,人们经常使用“青少年”与“未成年人”这两个概念。但由于缺乏对这两个概念的严格界定和准确把握,常常出现把两者当成一个概念加以使用的情况。如把“青少年”等同于“未成年人”,把“青少年犯罪”看作是“未成年人犯罪”等等。这种把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等同起来的做法,在逻辑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因而,准确界定和科学区分这两个概念就显得尤为必要。一、“青少年”是一个社会学概念,而“未成年人”是一个法律术语青少年一词,主要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交流使用的概念。严格上讲,它…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国际上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国际上有社会学者把它列为继“环境污染”、“吸毒贩毒”之后的“第三大公害”。在我国,青少年犯罪现象同样令人忧虑。近些年来的犯罪情况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未成年人(18岁以下)犯罪在我国犯罪成员比例中占较大比重,且有犯罪年龄提前和犯罪数量继续增长的趋势。1988年全国未成年人犯罪比  相似文献   

18.
未成年人犯罪是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其原因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文章从法律和道德两个方面论及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并且提出要实行以“德治”为主、以“法治”为辅的方针来“教育、挽救、感化”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相似文献   

19.
日前,全国公安系统优秀“青少年维权岗”评比在京揭榜,安徽省安庆市公安局华中路派出所享此殊荣。心系“岗哨”任重如山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被许多教育专家誉为是特殊的“岗哨”。近年来,安庆市公安局华中路派出所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法制宣传和教育工作,把提高广大青少年遵纪守法的自觉性,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当成一件头等大事,常抓不懈。该所在分别获得市级和省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单位后,今年又跻身全国先进。所里经常组织民警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所在。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是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则更是值得我们警醒和思考的一个沉重的话题。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全社会注目的热点问题。在中小城镇,由于诸多原因,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呈逐渐增多之势,且犯罪种类和手段繁多,犯罪性质出现暴力化倾向。笔者根据泌阳县公安局2000年以来所办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实际情况,结合实际案例,浅谈一下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对策,以便对症下药、防范于未然。一、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一)犯罪指向方面,侵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